于桂香
- 作品数:15 被引量:1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江西银山(铜)-铅-锌-银矿床水-岩体系氢与氧同位素研究被引量:11
- 1996年
- 该矿床不同阶段脉石英δ^(18)O值稳定在16‰±,计算的δ^(18)O_(H_2O)达8‰±;脉石英包裹体δD_(H_2O)产值稳定在-60‰±。从地表向不同深度,直到1200m以下,蚀变岩石δ^(18)O值从15‰±,逐渐降为11‰±。各种水-岩交换计算表明,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与千枚岩在350℃和有效W/R值为0.1左右时形成的,当它进入上部矿化体系线形水-岩交换时,有效W/R值增大为5.0以上。进而建立了缓冲开放体系两阶段水-岩交换演化成矿模式。
- 张理刚刘敬秀于桂香陈振胜
- 关键词:氢同位素铜矿床铅锌矿床
- 赣东北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同位素找矿研究
- 张理刚刘敬秀陈振胜于桂香
- 对江西铜厂、银山、冷水坑矿床和湖南麻子坪矿点研究测试获得280余个氢氧同位素现:超大型铜厂铜矿床有5个水/岩交换成矿活动中心且彼此靠近;麻子低18O带;银山、冷水坑两矿床由深部向地表蚀变岩石18O逐渐升高。建气降水/岩石...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岩作用氢同位素氧同位素多金属矿
- 大别山-苏北榴辉岩带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 1994年
-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涉及同位素的资料多限于对榴辉岩形成年代的测定,谢窦克仅报道了安徽境内岳西地区榴辉岩中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而研究整个榴辉岩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报道至今都还没有出现过.本文将根据13个样品的氧同位素分析数据简要报道大别山-苏北榴辉岩带的氧同位素组成和温度特征,并初步讨论全岩δ^(18)O值变化的原因及其在大地构造学上的某些意义.
- 杨东生刘敬秀于桂香
- 关键词:榴辉岩地球化学氧同位素
- 水─岩交换体系氢同位素动力分馏被引量:5
- 1995年
- 水─岩交换体系氢同位素动力分馏张理刚,陈振胜,刘敬秀,于桂香(地质矿产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443003)关键词氢同位素、动力分馏、水—岩交换体系以往对成矿流体中δD值的研究,一般采用测定矿物包裹体水的δD值;也有测定含羟基矿物的δD值,结合温度...
- 张理刚陈振胜刘敬秀于桂香
- 关键词:氢同位素
- 江西德兴铜厂铜矿水-岩体系氢氧同位素演化被引量:30
- 1996年
- 江西铜厂铜矿床露天采场岩石76个全岩氧同位素组成表明,该超大型铜矿的形成与具有5个水-岩交换成矿体系汇集在一起有关。水-岩体系计算表明,成矿流体储库形成是大气降水与千枚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在300℃以及W/R比值为0.5左右条件下形成,而后上升进入矿化沉积体系时温度降低,W/R比值超过10.0,计算的最少水量达1.9x1010t以上。
- 张理刚刘敬秀陈振胜于桂香
- 关键词:铜矿床氢同位素氧同位素
- 焦家式金矿水-岩交换作用─—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被引量:70
- 1994年
- 焦家式金矿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矿体赋存于花岗片麻岩-花岗闪长岩类岩石断裂带内,呈破碎黄铁绢英岩化浸染状矿石。矿体中均伴有富含金的成矿前、后中基性脉岩。成矿作用包括乳白色块状黄铁矿石英和(或)伟晶石英脉阶段、含金硫化物石英阶段和方解石石英阶段。三个阶段石英δ ̄(12)O值平均为12.4‰、13.2‰和14.4‰。计算的石英δ ̄(18)O_(H_2O)值平均分别为4.7‰、3.5‰和3.5‰。三个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水δD_(H_2O)值平均分别为-73‰、-80‰和-92‰。经反演计算,提出成矿流体是中生代大气降水(δ ̄(18)O=-15.5‰,δD=-115‰)与5km以下深部中基性岩在350~400℃时,有效W/R比值从0.01至0.05之间交换作用形成。
- 张理刚陈振胜刘敬秀于桂香王炳成徐金方郑文深
- 关键词:金矿床氢同位素
- 广西龙湾铅锌矿区成岩时代研究
- <正>广西龙湾铅锌矿区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南缘,合浦一博白一岑溪大断裂的北东端,佛子冲铅锌矿田的南部。区内出露地层为一套下古生界奥陶—志留系浅海相沉积砂岩、板岩为主的夹薄层泥质、白云质灰岩的类复理石建造。构造形迹十分...
- 翟丽娜于桂香
- 文献传递
- 焦家式金矿水-岩交换作用─—蚀变岩石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被引量:19
- 1995年
- 焦家式台上蚀变岩型金矿地表及浅部绢英岩δ ̄(18)O值平均在12.5‰,δD值在—75‰,分别比新鲜原岩花岗闪长岩高出2‰~3‰和20‰。垂向1000m以下,即沿矿体倾斜方向1500m以下,绢英岩的δ ̄(18)O和δD值分别降低为+8‰和—95‰左右,显示出比原岩亏损δ ̄(18)O,但是D含量几乎不变。相应地,石英和绢云母蚀变矿物对的δ ̄(18)O值分别从14‰和12‰左右,降为深部的11‰和9‰左右。综合资料表明,成矿流体是由大气降水与深部中基性岩呈面型淋滤相互作用,温度为350~400‰,有效W/R比为0.001左右时形成的演化大气降水含矿储体热液,随之上升进入破碎带充填呈线型扩散水/岩相互作用,有效W/R比超过5.0,降温的缓冲开放体系中矿化沉积。
- 张理刚陈振胜刘敬秀于桂香王炳成徐金方郑文深
- 关键词:金矿床水-岩同位素
- 大气降水-岩石交换体系氢氧同位素演化模式及找矿
- 张理刚陈振胜刘敬秀于桂香王可法
- 该项目对中国东部十余个不同类型矿床三维蚀变体系岩石测定并获得100余个氢氧同过统计和反演计算,首次提出缓冲开放体系早期大气降水深部淋滤形成及晚期上升扩散水,岩体系形成矿化沉淀的两阶段氢氧同位素成矿演化研究有效水,岩比值变...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岩作用氢同位素氧同位素成矿模式
- 热液体系氩同位素示踪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采用分阶段加热爆裂法测定了不同成因热液矿床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氩同位素,计算出各温度段内大气氩的相对含量,从而,总结出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等成矿流体的氩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典型的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以具有高大气Ar组分(约95%-100%)为特征;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Ar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与其有成因关系的初始岩浆水的Ar同位素组成及矿源层和围岩的性质,产于古老变质岩中的,一般以具有低大气Ar组分(约6%-20%)为特征,其它的再平衡岩浆水热液矿床在主成矿温度范围内一般为50%-60%左右。
- 刘敬秀王明洲于桂香
- 关键词:示踪氩同位素热液体系热液矿床矿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