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友佳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6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火山岩油气藏研究被引量:34
- 1999年
- 目前,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的发现和开采实例都不多。在调研了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的基础上,对火山岩形成油气储集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火山岩油气藏的认识过程、一般地质特征以及一般开采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火山岩油气藏中值得探讨的一些技术问题。
- 何琰伍友佳吴念胜
- 关键词:火山岩地质特征油藏产能油气藏
- 大民屯油田沈150块储量核实评价方法
- 2000年
- 油气储量评价是油气田开发可行性研究的基础。油气储量的计算方法很多 ,大体可分为动态法和静态法两类。一个油田应根据其地质特征、开发实践及具体情况决定油气储量计算方法。本文以辽河油田沈 150块储量核实评价为例 ,详述了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并进行了该块的储量核实评价 ,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吴念胜何琰伍友佳
- 关键词:储量核实容积法油田
- 相对渗透率定量预测新方法被引量:12
- 2000年
- 在压汞测试的基础上 ,利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和方法 ,建立了毛管压力曲线分形模型和相对渗透率的分形预测模型。在毛管压力曲线分形模型和分数维的基础上 ,能准确确定任意含水饱和度 ,提高了饱和度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 ,利用建立的相对渗透率分形预测模型 ,可求得任意含水饱和度下的润湿相相对渗透率和非润湿相的相对渗透率。
- 何琰伍友佳吴念胜
- 关键词:油藏储集层相对渗透率
- 鸭儿峡志留系变质岩油藏油水分布及控制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鸭儿峡志留系是一个以千枚岩为储层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该潜山高、中、低部位相差近千米,但各处都有油和水产出,其油水分布违反常态。本文研究认为:该潜山油气分布具窝团状特征,显示物性油藏特点;在各含油窝团内部,平面的中间部位和剖面的高部位油多水少,而边部和钻进潜山较深的部位,则含油变差、含水及产水较多。出现这种油水分布的原因,在于储层发育尤其裂缝发育具含油窝团中间和上部较好、向下向外逐渐变差的特征。
- 李辉伍友佳肖克李建
- 关键词:变质岩潜山油藏油水分布裂缝
- 火山岩油藏注采动态特征研究被引量:20
- 2001年
- 火山岩油藏无论在国内或国外 ,其数量与规模都既少又小。我国的火山岩油藏主要分布在新疆 ,这些油藏注水开发已有数年 ,其动态特征表现为 :油井产能高低悬殊 ;油井及油田产量递减均快、油藏无稳产期 ;注水井吸水差别大 ;注水开发时少数油井水窜水淹严重、而多数油井长期不见注水效果 ;油藏采收率多在 8%~ 13%之间。上述注采特征与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极强的地质特点是相一致的。根据上述特点 ,建议火山岩油藏的开发应慎重注水 ,重点做好高产井管理 。
- 伍友佳
- 关键词:火成岩油气藏注水开发水窜动态特征
- 双台子油气田气顶驱开发中的问题探讨被引量:10
- 2001年
- 详细讨论了辽河双台子油气田气顶砂岩油气藏在开发过程中气窜严重 ,导致大量气顶气过早采出 ,使该油气田中后期开发效果急剧变差的问题 .研究表明 ,该油气田气窜严重的原因 ,一是1 984年 9月以后 ,油井大幅度放大压差生产使气窜加剧 ;二是 1 985年以后频繁补孔使油井避气厚度减少致气窜更趋严重 .此外 ,该油气田加密调整效果不好 ,加密井与老井的井间干扰明显 ,说明油层连通渗流条件较好 ,原有 60 0 m井距已可有效控制储量 。
- 伍友佳
- 关键词:辽河油田气田开发
- 裂缝研究方法综述
- 2006年
- 叙述了目前国内外裂缝研究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及运用范畴,并重点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强调运用多种方法增加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并推荐一种好方法——开发动态分析法。
- 李辉伍友佳肖克
- 关键词:裂缝研究方法
- 裂缝研究方法综述被引量:14
- 2006年
- 本文叙述了目前国内外裂缝研究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及运用范畴,并重点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强调运用多种方法增加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尤其深入的叙述并推荐一种好方法—开发动态分析法。
- 李辉肖克伍友佳李建
- 关键词:裂缝研究方法
- 裂缝水窜形成的剩余油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裂缝水窜在注水开发的火山岩、变质岩类块状裂缝型油藏中相当普遍,位于裂缝发育带附近的高产井,常常就是裂缝水窜最严重的井。裂缝性油田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少数几口高产井控制着全油田多数的储量和产量,开发效果好坏决定全油田的开发成败。以克拉玛依及内蒙古注水开发的火山岩油田为例,研究发现,国内多个火山岩油田,存在相当数量快速水淹的高产井,当这些高产井水窜水淹以后,只要采取及时的停注强排措施,油井产能大部分就可顺利恢复。分析出现这种生产动态的原因,在于裂缝水窜水流形成连续相以后,运动粘度较低的水流形成“水锁”封闭流道中的可动油。据此提出了裂缝与大孔洞水窜机理以及水窜后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 伍友佳李建赵明贾丽平赵中华
- 关键词:裂缝水窜剩余油火山岩油藏
- 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被引量:51
- 1999年
- 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开发特低渗透油藏对稳定国内石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年来国外以及国内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实践和部分理论研究成果,探讨该类油藏的特点,提出了合理开发该类油藏的新技术,主要有:(1)油层改造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①多缝加砂支撑压裂;②低压油井的泡沫压裂技术;③高砂比压裂;④水力化学压裂技术。(2)油层保护技术;(3)注水注气技术;(4)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包括:①非常规物理振动技术和压裂技术相结合;②化学生热驱油技术;③微生物采油技术;④化学驱采油技术;(5)机械采油技术;(6)水平井技术。
- 何琰伍友佳吴念胜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油层三次采油油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