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咏梅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变应原
  • 2篇切除术
  • 2篇紫茎泽兰
  • 2篇花粉
  • 2篇教学
  • 2篇鼻炎
  • 2篇变应性
  • 2篇变应性鼻炎
  • 1篇带教
  • 1篇带教体会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分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亚群
  • 1篇咽喉科
  • 1篇咽异物
  • 1篇咽异物感
  • 1篇眼视光学

机构

  • 13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3篇余咏梅
  • 4篇何晓光
  • 2篇焦扬
  • 2篇谷小鸣
  • 2篇邱吉蔚
  • 2篇纳玉萍
  • 2篇方润琪
  • 1篇张瀛
  • 1篇江明华
  • 1篇王文慧
  • 1篇孙俊
  • 1篇许亚光
  • 1篇展鸿谋
  • 1篇汤勇
  • 1篇郭敏
  • 1篇黄永坤
  • 1篇李玉晓
  • 1篇顾娟

传媒

  • 5篇昆明医学院学...
  • 2篇云南医药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复发性巨大喉纤维瘤1例被引量:2
2004年
余咏梅何晓光黄加健
关键词:复发性部分切除术纤维瘤探查术咽异物感
紫茎泽兰花粉变应原浸液的制作被引量:1
2009年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一带,现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紫茎泽兰于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云南南部首次发现,现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等省份。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优群落,排斥本地植物。紫茎泽兰系菊科泽兰属多年丛生型半灌木植物,株高1~2m,最高可达3m以上,根成绳索状,十分发达,茎杆圆实心,茎叶叶柄紫色,故名紫茎泽兰。
余咏梅邱吉蔚谷小鸣
关键词:紫茎泽兰花粉变应原浸液
气管支气管异物1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8
2006年
展鸿谋余咏梅
关键词:气管异物支气管
36例特殊表现的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2007年
许亚光汤勇余咏梅
关键词:上颌窦炎误诊X光CT
垂直部分喉切除保留喉发音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1年
采用单侧双蒂肌膜瓣、单侧甲状软骨外膜 ,对 30例喉癌患者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喉腔进行Ⅰ期重建修复术 .术后平均随访 1a ,患者均能进行日常语言交流 ,未见肿瘤复发 ,拔管率 93 % .表明垂直部分喉切除Ⅰ期喉腔重建术 ,既能有效切除肿瘤 ,又能较满意地重建术后发音功能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何晓光王文慧余咏梅
关键词: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发音功能
扁桃体结核1例报道
2002年
纳玉萍余咏梅江明华
关键词:扁桃体结核X线片
云南省白族、彝族遗传性非综合症性耳聋人群GJB2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白族和彝族耳聋人群GJB2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对白族、彝族和汉族的耳聋患者及正常人群GJB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研究该基因的突变位点、突变频率及该基因与遗传性非综合症性耳聋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了GJB2基因的三种突变方式:79G-A突变、341A-G突变和235delC突变.结论 79G-A突变与遗传性非综合症性耳聋有极高的相关性;341A-G、235delC这两种突变不仅与非综合症性耳聋有密切的相关性.
余咏梅焦扬顾娟张瀛
关键词:GJB2基因突变
头颈外科学PBL教学案例撰写的探索被引量:3
2011年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被广泛接受的以临床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案例质量的好坏是PBL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复习文献见案例撰写的讨论甚少,作者基于头颈外科最常见的上颌窦癌病例,对PBL案例的设计、撰写原则及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好的PBL教学案例务必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围绕案例提问并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沟通技巧和社会责任感。
李玉晓何晓光余咏梅孙俊
关键词:PBL头颈外科临床医学教学
变应性鼻炎患儿及家庭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和比较变应性鼻炎患儿及家庭成员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9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及其一级家属中1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与31例非变应性鼻炎成人及健康儿童比较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
余咏梅黄永坤
文献传递
云南地区10a的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云南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种类.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6年8月到我科门诊就诊的5~14岁变应性鼻炎的患儿资料,其诊断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应用皮肤皮内试验对492列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10种吸入变应原及8种食物变应原的皮内试验.结果小儿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测试,以尘螨为最高,占79.67%(392/492),其后依次为多价真菌Ⅰ占31.09%(153/492),第3位为屋尘(152/492)占30.89%;食物性变应原测试虾最高为33.53%(165/492),其后依次为淡水鱼、芝麻、牛肉.结论初步了解云南省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气传变应原种类,为儿童变应性鼻炎防治方案的个体化、具体化提供客观依据.
余咏梅郭敏方润琪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儿童皮内试验变应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