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连香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黄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医院感染
  • 2篇耐药
  • 2篇病原菌
  • 1篇药物
  • 1篇原菌分布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切口
  • 1篇术后切口感染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感染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室
  • 1篇重症监护室病...
  • 1篇专职护士
  • 1篇现患率
  • 1篇耐药菌

机构

  • 5篇黄山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黄山市...

作者

  • 6篇余连香
  • 4篇汪红萍
  • 3篇曹芹芹
  • 1篇王京萍
  • 1篇柴桂芬

传媒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中...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27例)和非感染组(251例),收集入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机以及合并感染患者菌株类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感染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感染组,体质指数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合并糖尿病、Ⅱ类及Ⅲ类切口、急诊手术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40.74%(11/27)比8.37%(21/251),37.04%(10/27)比42.63%(107/251),59.26%(16/27)比15.94%(40/251),48.15%(13/27)比15.94%(40/25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Ⅱ类及Ⅲ类切口、行急诊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6.32%)、表皮葡萄球菌(21.05%)和粪肠球菌(15.79%);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较高的有大肠埃希菌(7.90%)、阴沟肠杆菌(7.90%)和鲍曼不动杆菌(5.26%)。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者、Ⅱ类及Ⅲ类切口、急诊手术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在切口感染中的检出率均较高。
汪红萍纪根宝余连香
关键词: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菌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提出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检验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医院2年时间内,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6株,主要分离自病人痰标本,构成比为81.82%。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标本主要来自重症监护病房,构成比占69.70%。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尚比较敏感,但对氨苄西林和头孢替坦耐药率达到88.0%~100%。结论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痰标本分离率最高,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曹芹芹余连香汪红萍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重症监护室病人医院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现状,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9年全年12个月内,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共入住患者867例,发生医院感染73例、158例次,感染发病率为8.42%,例次感染率为18.2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为3.68分,调整病人日感染率为4.14‰,日医院例次感染率为8.94‰。在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人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25.4‰,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占7.7‰,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占7.4‰。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应加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控制措施。
余连香曹芹芹汪红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
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11年11月10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195例,发生医院感染34例、36例次,现患率为2.85%、例次感染率为3.01%,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综合ICU占31.57%、烧伤科占22.22%、胸外科占9.52%、血液病科占8.00%、神经内科占7.69%、神经外科占6.45%;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下呼吸道占63.88%、泌尿道占13.88%;共检出病原菌23株,抗菌药物使用率49.29%,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66.49%。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提示,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监控,同时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余连香曹芹芹汪红萍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调查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病相关的主要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对151例老年人CAP住院患者,总结其基础疾病及其病原学分布特点。结果老年人CAP住院患者多有基础疾病,病原学检查检出率为76.1%,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检出率依次为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典型致病菌等。结论老年人CAP住院患者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复杂,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余连香王京萍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人病原菌
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腹透专职护士规范化护理干预对降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效果。方法腹透专职护士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实施规范化培训和门诊及电话随访,观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与病房护士进行遵医嘱常规教育管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分级管理、规范化培训、定期门诊随访等护理干预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病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柴桂芬余连香
关键词:腹膜透析专职护士腹膜炎护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