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
- 作品数:50 被引量:28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宜昌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妇科患者血清IL-6与皮质醇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妇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方法3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15)和ANH组(B组,n=15),分别于诱导前、切皮前、手术开始1h和手术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清IL-6、皮质醇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1h和术终的血清IL-6,皮质醇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未导致妇科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 侯俊龚园汤和青唐万英方为陈春
- 关键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白细胞介素6皮质醇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天麻素对患者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天麻素对患者脑血流量/脑氧耗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期间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在中低温心脏停跳CPB下二尖瓣置换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案和体外循环方法,试验组在CPB前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600mg),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CPB开始前鼻咽温为36℃时(T1)、CPB降温至28℃升主动脉阻断20min时(T2)、心脏复跳20min鼻咽温为36℃时(T3)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的静脉血液进行血气分析,测量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组内比较,CERO2:T2时与T1比较两组均显著降低(P<0.01),T3时较T2回升(P<0.01);脑血流量/脑氧耗比值(CBF/CMRO2):对照组和试验组T2与T1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ERO2:T2、T3时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BF/CMRO2:T2时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中天麻素能降低脑氧耗,有利于改善大脑氧供需平衡。
- 汤和青林雷侯俊方为陈春柯齐斌
- 关键词:天麻素体外循环
- 帕瑞昔布钠对两种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输注下七氟醚MACBAR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纳对两种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输注下七氟醚阻断肾上腺素能反应最低肺泡气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七氟醚+瑞芬太尼1ng/ml(A1组);七氟醚+瑞芬太尼3ng/ml(A3组);七氟醚+瑞芬太尼1ng/ml+帕瑞昔布钠0.8mg/kg(P1组);七氟醚+瑞芬太尼3ng/ml+帕瑞昔布钠0.8mg/kg(P3组)。依据HR或MAP变化序贯法观察七氟醚浓度改变。记录诱导前、切皮前2min、切皮后5min期间每分钟HR、MAP。序贯法半数效量公式计算每组七氟醚MACBAR。结果 A1、P1组七氟醚MACBAR分别为1.66%[95%可信区间(CI):1.31%~2.11%]和1.48%(95%CI:1.28%~1.72%),P1组较A1组减少11%(P<0.01);A3、P3组七氟醚MACBAR分别为0.32%(95%CI:0.26%~0.40%)和0.29%(95%CI:0.24%~0.35%),P3组较A3组减少9%。结论 1ng/ml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时,帕瑞昔布钠可减低七氟醚MACBAR的11%;而在3ng/ml靶控输注时,则可减低七氟醚MACBAR的9%。
- 汤和青林雷方为侯俊柯奇斌
-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
- 舌咽神经阻滞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 临床上由于患者的解剖变异常需应用特殊技术保留呼吸作清醒气管插管。将舌咽神经阻滞应用于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临床上较少报道,本研究观察了舌咽神经阻滞用于清醒插管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清醒插管探索新的镇痛方法,减少清醒插管时患者的不...
- 汤和青李克军侯俊孙德海陈春方为冯雪刚刘艳军
- 关键词:清醒气管插管
- 文献传递
- 盐酸戊乙奎醚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sTM和vWF水平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P组)、东莨菪碱0.3mg(S组)和生理盐水(C组)。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术后6、24、72h采血动态监测三组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血浆sTM和vWF水平在手术结束、术后6、24h时均高于术前(P<0.01),但P组和S组低于C组(P<0.01);P组又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均可减轻梗阻性黄疸导致的VEC损伤,而盐酸戊乙奎醚作用更加明显。
- 陈春龚园汤和青侯俊方为冯雪刚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梗阻性黄疸
- 地佐辛抑制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所致呛咳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地佐辛抑制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所致呛咳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39例,ASAⅠ~Ⅱ级,麻醉诱导前10min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地佐辛,随后所有患者均在3s内静注舒芬太尼0.5μg/kg,并记录1min内是否发生呛咳。采用序贯法静脉注射地佐辛,初始剂量为0.1mg/kg,若抑制呛咳反应完全,则下1例地佐辛剂量降低0.02mg/kg,反之增加0.02mg/kg,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地佐辛抑制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所致呛咳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地佐辛抑制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所致呛咳反应ED50为0.092mg/kg,CI为0.059~0.128 mg/kg。结论地佐辛抑制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所致呛咳反应ED50为0.092mg/kg。
- 皮名芳陈春林雷侯俊
-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呛咳半数有效剂量
- 右美托咪啶对后腹腔镜术后患者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在关气腹时给予右美托咪啶0.5rtg/kg微量泵泵注,10min左右泵注完毕,对照组泵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患者停用麻药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min(T2)、拔管后10min(T3)几个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记录术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和躁动情况。结果实验组MAP、HR在拔管时、拔管后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术后躁动发生率及OA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抑制患者苏醒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起到了良好的术后镇静作用,从而降低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
- 皮名芳陈春侯俊林雷唐万英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后腹腔镜手术
- 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择期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采用单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Ⅱ组硝普钠联用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观察降压前、降压后5,10,15 min以及停止降压后5,15 min的SBP、HR、RPP、CI、SVR、PCWP及CVP值,记录2组从降压开始到降到目标血压所需的时间。结果:Ⅰ组与Ⅱ组从降压开始到达目标血压的时间分别为(5.3±1.5)min和(3.6±0.9)min(P<0.05)。Ⅱ组HR、RPP值在降压后5,10,15 min及停止降压后5 min时均低于Ⅰ组对应值(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可以降低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患者的HR与RPP、减少硝普钠的用量、降压迅速、复压平稳。
- 袁芬赵世美唐万英侯俊孙德海柯齐斌
- 关键词:硝普钠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腹主动脉瘤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期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U组)及对照组(C组),U组术中应用乌司他丁90万IU,C组对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麻醉前、手术当晚、术后第1、第2、第3、第4及第5天的心肌酶谱(GOT、CK、CK-M B、LDH)变化情况。结果C组CK-M B于术后第1天增高;但U组CK-M B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CK-M B、CK、LDH值在术后第1、2天与对照组相比减低。结论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使用乌司他丁对围术期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侯俊袁芬唐万英孙德海赵士美
- 关键词:乌司他丁心肌酶谱体外循环冠脉搭桥
- 乌司他丁不同处理方式对体外循环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预处理组)、C组(后处理组、D组(联合处理组),每组20例;B组予乌司他丁2万U/kg,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自中心静脉输入;C组予乌司他丁2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加入CPB预充液中;D组先以乌司他丁1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前10 min自中心静脉输入,后以乌司他丁1万U/kg于升主动脉阻断后加入预充液中。分别于CPB前(T_1)、升主动脉开放5 min(T_2)、CPB结束后30 min(T_3)、CPB结束后4 h(T_4)时采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采用标记特异性抗体CD146的免疫磁珠技术分离循环内皮细胞(CEC)并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TNF-α浓度于T_2~T_3,IL-6浓度于T_2~T_4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各组SOD血浆浓度在T_2~T_4明显升高,各组MDA血浆浓度在T_2~T_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TM浓度在T_2~T_3,B组T_4较A组明显降低;B组vWF浓度在T_2及T_4,C组在T_2~T_3,D组在T_2~T_4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D组CECs数目于T_3点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和后处理均对体外循环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发挥作用。
- 杨鹏侯俊陈春汤和青柯齐斌林雷
- 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心肺转流术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循环乌司他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