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娅
- 作品数:21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探讨——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更新时期,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能为城市更新提供一种切实可行且高质量的解决办法。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城市更新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与实践。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含义和类型,提出建立绿色网络系统实现城市结构更新,营造多元空间功能、实现城市职能更新2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展示了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更新中的实践。总结思考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及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建设提供绿色可行的有效途径。
- 苏泽琳傅娅
- 关键词:城市更新绿道
- 传统·积淀·重生——邛崃平落古镇保护与发展被引量:1
- 2003年
-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采取有机演化 ,承上启下的态度 ,辨证地对待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同保有地域文化认同感的物质和人文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种“人·建筑·自然”
- 傅娅
- 关键词:人文空间古镇保护建筑风格
- 成都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从成都古镇的价值评价入手,在综合价值评价的基础上,对成都古镇的价值类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古镇,提出各自的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思路与对策。
- 傅娅季富政
- 高等教育方法研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
-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和模式进行了论述,并以加拿大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为例,提出了我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的范围.
- 傅娅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方法
- 成都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碳汇效益分析及配置模式研究
- 2024年
-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直接增汇,还能通过调节城市微气候实现间接减排,对促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市浣花溪公园、白鹭湾湿地公园、麓湖水城景区3个滨水区的滨水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选取49个相对典型的植物群落,利用NTBC模型计算群落的碳汇效益,并对群落的树种组成、垂直结构、径级结构、种植密度、郁闭度对碳汇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对植物群落短期碳汇效益的影响相当,针阔叶混交型植物群落与常绿型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高于其他群落类型;②“乔-灌-草”复层结构的植物群落碳汇效益大于“乔-草”双层结构;③乔木种植密度在100~600株/hm^(2)时,乔木平均冠幅与平均胸径对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呈显著正相关,但当平均胸径大于40 cm时,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有所下降,而群落平均株高对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影响不显著;④同一径级范围内,种植密度对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呈显著正相关,增加灌木的种植密度有助于增强植物群落的碳汇能力;⑤郁闭度对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呈显著正相关。基于分析结果,筛选出高碳汇优势植物,并提出碳汇效益主导型、碳汇兼景观效益主导型和景观效益主导型三类滨水绿地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建立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高碳汇效益的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模式提供参考。
- 陈丹旎傅娅
- 关键词:滨水绿地植物群落NTBC
- 基于IPA分析法的乡建介入文创产业的建设现状质量评价研究——以四川省明月国际陶艺村为例被引量:8
- 2016年
- 在乡村建设大力介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之下,有效地实施规划设计,塑造有地域特色的空间场所,使乡村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合理共生是当下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乡建与文创融合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然后对四川省明月国际陶艺村特色发展历程进行总结,采用"重要性—绩效性"这一评价模型(IPA),在解析、检验其乡建地域特征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层面对建设现状质量从多方面进行绩效感知的评价与反思,结果发现:明月国际陶艺村建设现状质量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地域尺度区分效果,且随着地域尺度的扩大,其地域差异更为明显;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活动、乡土材料的运用、建筑立面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相邻空间的可达性是受访者高度重视的因素;而休息设施的数量、主要街道灯光效果及创意小品数量因具有较低的绩效性,而有待提升。
- 傅娅代佳每
- 关键词:IPA分析法乡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
- 成都古镇综合价值评价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在对成都市域范围内的古镇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对成都古镇进行价值评价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成都古镇价值评价体系,并应用此评价体系,对成都市域范围内的10座古镇进行了综合价值评估,得到其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由此初步建立起地域范围内的古镇研究基础资料数据库,并以此作为成都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的量化信息基础与依据。
- 傅娅赵炜
- 关键词:价值评估体系
- 四川汉族地区小城镇休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014年
-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打破二元结构的重要连接点,与城市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区别。休闲文化是由当地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共同凝结而成,同时也是成为小城镇发展的"软实力"的保障。四川汉族地区小城镇历史悠久,在大力建设小城镇的背景下,首先通过多次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然后分析休闲文化的特征和构成体系、休闲方式以及影响休闲方式的要素,最后提出现阶段四川汉族地区小城镇休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将人们的心理需求、外部空间、历史地理文脉和社会影响等考虑在内。
- 张琦傅娅
- 关键词:小城镇休闲文化
- 基于弹性适应力提升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大遗址是我国核心文物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大遗址是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但随着城市扩张,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以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分析了现阶段遗址公园面临的问题,将弹性规划理论应用于遗址保护,并提出了3个层面的保护策略:①宏观层面整合场地现有资源划定分区,明确各分区主导功能,并给出了开发策略;②中观层面结合遗址与景观,从道路规划、建筑规划与遗址保护思路,打造遗址的多元展示平台;③微观层面,通过改变遗址周围植被覆盖类型与结构,调节场地微气候,综合实现遗址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
- 周雨潇傅娅
- 关键词:大遗址三星堆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及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从市域角度出发,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将198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五期土地利用数据以20、10、5年的时间跨度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及模型推演,最终选取其中精度最高的土地转移矩阵在IDRISI软件中进行CA-MARKOV模型预测,得出2035年的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结果,并将此结果进行了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分析。结果得出,预测到2035年成都市城乡及建设用地的增幅最大,其次为水域,分别占2035年土地利用总面积的20.33%和2.21%,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城市的景观格局演变上呈破碎化程度变高的趋势。通过定量的预测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景观指数的演变,可以更明确地认知成都市在快速发展时期景观格局的变化,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生态景观空间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马锐傅娅刘珉杉
-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