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英浚
- 作品数:210 被引量:1,84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理学更多>>
- 测算技术进步增长速度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16
- 1991年
- 一、引言美国经济学家 R.M.索洛(Solow)于1957年在文献[1]中首次分离出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作用.人们开始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R.M.索洛的理论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影响.R.M.索洛还提出了著名的用于测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余值”法,向人们展示了抽象的经济增长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可能性.1987年 R.M.索洛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索洛余值法被介绍到我国之后,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成为目前国内从国家到省市、地区。
- 冯英浚吴江琴
- 关键词:索洛余值法经济增长贡献生产可能集线性规划
- 企业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效率与管理变迁被引量:6
- 2007年
-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管理有效性,本文深入挖掘了企业管理有效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提出根据管理有效性的内涵确定管理效益指标体系,根据它的外延确定管理绩效的测算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基于此项原则,建立了管理前沿、管理效率和管理变迁的数理概念和测算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工业企业2002、2003年的管理效率以及2003年的管理变迁的评测结果表明:同时考察管理效率和管理变迁这两个技术指标,可以更客观、更全面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管理有效性。
- 葛虹黄祎冯英浚
- 关键词:企业管理绩效管理数据包络分析管理有效性
- 金融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被引量:2
- 2002年
- 王忠玉王大伟田波平冯英浚
- 关键词:金融经济学资产定价理论
- 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对策与建议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是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测度与评价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中小企业产品创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企业和政府改进中小企业产品创新状况提供相关依据。
- 毕克新朱娟张铁柱冯英浚
-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
- 一种基于DEA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大学科研绩效评价方法被引量:72
- 2004年
- 针对传统科研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DEA方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科研绩效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给出的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DEA模型的计算结果,对传统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修正,使得修正后的结果具有考察不同投入规模单元之间产出绩效的比较分析功能。
- 王晓红王雪峰翟爱梅冯英浚
- 关键词:科研绩效DEA数据包络分析
- 领导团队相对进步效度的一种动态测评方法被引量:7
- 2006年
- 团队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佳的领导方式,以往的绝对进步效度(Absolute Progress Effectiveness)是通过领导团队绩效的对照期指标的比值来测算,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结合团队成员的有效努力程度,通过个体相对进步指数测算相对进步效度(Relative Progress Effectiveness),真实地反映领导团队在等参照前提下的有效进步程度,有利于领导团队的阶段性自检和渐进性发展。
- 王巍冯英浚
-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领导团队
- 群组决策DEA模式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传统的锥比率DEA模型并没有给出应该如何选取约束锥的区间,本文通过群组决策的方法,以Multiplier C2R模型为例,确定锥比率的合理取值范围。并且,通过对相应参数的调整,决策者可以控制有效单元的数量。
- 王宇冯英浚庄思勇
- 关键词:C^2R模型
- 基于单参数坐标轮换法的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的一种新型算法被引量:4
- 1999年
- 关于前馈型神经网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参数坐标轮换法的新型高效算法,并就其计算复杂性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本算法之所以收敛速度快,是因为其计算复杂性只与网络单元有关参数关系密切.算例证明了本算法对实际应用问题比BP算法有明显改进.
- 张少仲冯英浚王雪峰王雪峰
- 关键词:神经网络BP算法
- 单参数快速搜索BP算法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7
- 2000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参数坐标轮换法的改进 BP算法 .与其他算法相比 ,它不仅寻优方向性强 ,目标函数计算量小 ,而且使 BP网络的收敛速度明显提高 .仿真应用表明 ,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
- 陈晓东冯英浚
- 关键词:神经网络BP算法仿真计算
- 用最优控制原理进行地震勘探的数字仿真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建立了二维声波方程速度反演问题的其数学模型.为了提高其求反演的收敛速度,应用了最优控制原理导出关于层速度的梯度近似公式,用梯度法进行反演迭代,得到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 冯英浚张彪洪成杓单式灶
- 关键词:数字仿真最优控制地震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