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刁友涛

作品数:75 被引量:21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狼疮
  • 23篇红斑
  • 22篇红斑狼疮
  • 20篇系统性红斑
  • 20篇系统性红斑狼...
  • 12篇细胞
  • 9篇疗效
  • 8篇皮肤
  • 6篇注射
  • 6篇红斑狼疮患者
  • 5篇造血
  • 5篇造血干
  • 5篇造血干细胞
  • 5篇湿疣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5篇疗效观察
  • 5篇酶链反应
  • 5篇尖锐湿疣
  • 4篇衣原体
  • 4篇沙眼衣原体

机构

  • 5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广东省妇幼保...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4篇刁友涛
  • 60篇曾抗
  • 59篇孙乐栋
  • 57篇周再高
  • 19篇林子刚
  • 16篇王茜
  • 16篇陈明玉
  • 13篇李晓伟
  • 11篇黄良
  • 10篇彭学标
  • 8篇方亮
  • 7篇周真
  • 7篇江丽芬
  • 7篇于娜沙
  • 5篇孟凡义
  • 5篇孙竞
  • 5篇贺凤姣
  • 5篇徐丹
  • 4篇李建华
  • 3篇周冼苡

传媒

  • 11篇中国麻风皮肤...
  • 9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4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2007年中...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第三届中南地...
  • 2篇全国自身免疫...
  • 2篇第十届全国风...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6篇2007
  • 23篇2006
  • 15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应性音乐聆听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影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临床变化多端,其治疗仍是较棘手的问题,患者常需终身行免疫抑制治疗,特别是那些具有不良愈后因素的患...
孙乐栋曾抗王茜方亮陈明玉刁友涛周再高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音乐治疗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β-地中海贫血1例
2007年
刁友涛曾抗周再高孙乐栋陈明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Β-地中海贫血反复发热面部皮损疼痛不适四肢关节
梅毒并发突发性耳聋1例被引量:4
2006年
孙乐栋曾抗王茜肖庆陈亮周再高刁友涛贺凤姣
关键词:梅毒
CD4^+CD25^+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的表达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调节性T细胞是最近发现的一个独立的CD4^+T细胞亚群,主要功能是抑制其他T细胞的活化,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其功能异常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密切关系。CD4^+CD25^+T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性T细胞,并将其视为调节性T细胞的代名词。本研究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与SLE发病和病情活动度的关系。
孙乐栋曾抗刁友涛方亮王茜周再高陈明玉
关键词:CD4^+CD25^+T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自身免疫耐受T细胞表达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5年
孙乐栋曾抗周再高刁友涛林子刚
关键词:早期梅毒头孢曲松远期疗效观察药物过敏性休克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
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在浅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比较应用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在浅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皮肤科临床拟诊为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的673例患者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及平均阅片时间。结果荧光染色法总阳性率为91.23%,高于KOH湿片法的79.20%(P<0.05),总平均阅片时间为(73.00±7.95)s,低于KOH湿片法的(89.62±9.41)s(P<0.05);荧光染色法在念珠菌性尿布皮炎、手足癣、体股癣、甲癣、头癣、花斑癣各病种中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KOH湿片法(均P<0.05),荧光染色法在各病种中的平均阅片时间均低于KOH湿片法(均P<0.05)。结论荧光染色法有良好的染色效果,是较KOH湿片法更快速、准确的真菌镜检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常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胡林王俊玲张培珠刁友涛周真王智琴罗卓迪李晓伟
关键词:荧光染色法皮肤癣菌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狼疮性脑病1例被引量:1
2006年
刁友涛曾抗周再高孙乐栋林子刚
关键词:狼疮性脑病甲泼尼龙地塞米松鞘内注射SLEEP多系统受累
160例头部血管瘤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并总结头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60例头部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根据血管瘤的类型和分期进行治疗。4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8例行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9例局部注射平阳霉素,6例行血管瘤切除,58例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脉冲染料激光治疗(pulsed dye laser,PDL),21例外用噻吗洛尔+口服普萘洛尔片,10例行外用噻吗洛尔滴眼液+PDL激光+口服普萘洛尔片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过6个月到2年随访,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轻微,主要包括皮肤质地改变、睡眠障碍、胃肠道反应、及术后水疱、萎缩性瘢痕等。结论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头部血管瘤,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夏学颖刁友涛孙赛张碧芳李丽燕陈容容姜金豆胡葵葵
关键词:血管瘤噻吗洛尔滴眼液普萘洛尔手术
大疱性红斑狼疮3次罹患带状疱疹1例被引量:1
2005年
刁友涛曾抗周再高孙乐栋
关键词:带状疱疹大疱性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紊乱复发率自身免疫性疾病
脾多肽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探讨脾多肽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科室门诊收治的144例尖锐湿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CO2激光治疗,观察组脾多肽联合CO2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另选择5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结果 观察组治愈57例(79.2%),复发15例(20.8%),而对照组治愈40例(55.6%),复发32例(44.4%),两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28、4.267,P=0.003、0.039)。治疗前,144例尖锐湿疣患者CD3+计数、CD4+计数、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CD8+计数较正常组高(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CD3+计数、CD4+计数、CD4+/CD8+比值升高,CD8+计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3+计数、CD4+计数、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计数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脾多肽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可能与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周真石婧刁友涛李晓伟
关键词:尖锐湿疣二氧化碳激光细胞免疫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