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奎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城镇化进程中的“留守土地”:影响与出路
- 2012年
- 1993年以来,我国农村一直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土地承包期从“30年不变”、“再延长30年”到“长期不变”。而此后,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从1993年的28.14%增加到2011年的51.27%。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仅2000—2010年我国就新增城镇人口2.07亿人,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的城镇人口总和。
- 刘保奎
-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数据显示人口普查承包期
- 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解决途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从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现状出发,界定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内涵,提出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划分方法,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人群定位。在评析国外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解决途径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演变规律对我国的启示。最后,基于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性质等根本性问题的剖析,提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调整规划提供参考。
- 冯长春陈怡刘保奎
- 关键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
- 首都经济圈规划与建设面临的难题与建议
- <正>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已经确立了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北京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发展都表明,世界城市是在与周边城市相...
- 肖金成刘保奎
-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都市圈首都圈
- 文献传递
- 土地储备规划编制方法探析被引量:9
- 2010年
- 近年来,土地储备作为土地市场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已成为各地土地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和工作重心。为了更科学有效地指导土地储备工作,各地纷纷编制土地储备规划(计划),大大促进了土地储备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特别是《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277号,下称《办法》)的颁布实施,为土地储备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 刘保奎冯长春韩丹
- 关键词:土地储备土地管理部门储备管理
- 特大城市存量用地空间转型的难点与对策被引量:4
- 2017年
- 城市建设用地的粗放低效利用与城市用地供给短缺在我国城市形成巨大反差,成为倒逼城市“存量空间转向”的重要背景。最近一段时期,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非常重视优化存量空间,出台了如关于“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等方面的文件,但在实践中仍在专项规划、用地分类、
- 刘保奎
-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工业用地专项规划
-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下半场”:稳中求进
- 2017年
- 纵观过去30年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经历了“农村-城市-农村”的历程,即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土地有偿使用为核心的城市土地市场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心又从城市转向农村,
- 刘保奎
- 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土地土地有偿使用市场化改革
- 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政策困境与改进思路被引量:9
- 2012年
- 一、当前农民工的总体状况与趋势农民工的内部属性与其居住选择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摸清农民工群体内部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是制定其住房政策的基础和依据。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并相继发布了2008年和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是目前关于农民工调查较为全面也相对权威的数据。基于此报告,当前我国农民工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数量大、增长快,在解决三农问题、区域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从2003年到2009年年均增长约1500万人,总数达2.3亿人,其中在城市就业的约1.4亿人。
- 刘保奎冯长春
- 关键词:农民工住房问题住房政策内部结构三农问题
- 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开发的产生、发展与内涵被引量:7
- 2007年
- 近年来,土地一级开发越来越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并广泛开展,并且已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各地对土地一级开发的称谓不一,在这些研究中缺乏对土地一级开发内涵的明确界定,尤其是缺少对土地一级开发与土地整理、土地储备、房地产开发等相关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梳理。内涵不清晰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土地一级开发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因而有必要对此做深入研究。
- 刘保奎冯长春
-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城市土地土地整理土地储备
-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被引量:3
- 2023年
-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是一项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实施多个区域重大战略,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和支撑。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小城镇和村庄将构成中国新的国土空间体系。未来,中国要积极调整区域政策,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
- 肖金成肖金成刘保奎
- 北京外来农民工居住选择、迁居与聚居研究
- 我国的城市化过程被分离为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和市民化两个阶段,农民工正是这种“半城镇化”的代表,其进城务工实现了非农化,但市民化进程中遇到了诸多障碍。其中居住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
本文采用...
- 刘保奎
- 关键词:外来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