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军胜

作品数:34 被引量:539H指数:1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旅游
  • 9篇游客
  • 7篇入境旅游
  • 6篇旅游流
  • 5篇入境游
  • 5篇入境游客
  • 5篇目的地
  • 5篇城市
  • 4篇入境旅游流
  • 3篇游客感知
  • 3篇耦合协调度
  • 3篇协调度
  • 3篇旅游产业
  • 3篇旅游供给
  • 3篇感知差异
  • 3篇城市旅游
  • 2篇审视
  • 2篇实证
  • 2篇世界遗产
  • 2篇区域经济

机构

  • 3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陕西职业技术...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山西工商学院

作者

  • 34篇刘军胜
  • 32篇马耀峰
  • 3篇高楠
  • 3篇刘智兴
  • 3篇詹新惠
  • 2篇白丹
  • 2篇李森
  • 1篇李振亭
  • 1篇张春晖
  • 1篇朱晔
  • 1篇高杨
  • 1篇罗赟敏
  • 1篇薛华菊
  • 1篇吴冰
  • 1篇白凯
  • 1篇高军
  • 1篇李天顺
  • 1篇宋炳华
  • 1篇姜嫣
  • 1篇庞玮

传媒

  • 7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河南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旅游科学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遗产与保护研...
  • 1篇2014《旅...

年份

  • 4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时空动态分析被引量:41
2013年
基于1997~2010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及入境旅游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从共时性与历时性2方面分析了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演变过程,并对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时空差异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部六省集聚与扩散指数均呈现波动演变趋势;江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能力及外部依赖性最强、河南省次之、山西省为第三位、湖北省为第四位、安徽省为第五位、湖南省为第六位;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扩散能力及外部依赖性最强、山西省为第二位、江西省为第三位、湖南省为第四位、湖北省为第五位、河南省为第六位;中部六省是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旅游流扩散的重要"二次目的地";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是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重要"二次客源地";入境旅游流不仅存在"东-西"递进演化规律,中部六省内部之间同样存在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现象,资源禀赋效应与距离衰减规律仍然发挥作用;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来源地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具有显著的互动效应。
刘军胜马耀峰李振亭
关键词:入境旅游流中部六省
中国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基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宏观背景,通过分析中国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遗产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中国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旅游发展战略。主要包括:遗产旅游品牌打造战略、境内外市场拓耕战略、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创新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点—轴—带—面"发展战略、旅游新业态培育与提升战略、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支持保障发展战略。
马耀峰刘军胜
关键词: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旅游
河南省城市入境旅游规模与位序差异化被引量:38
2012年
选取河南18个地市2000—2010年入境旅游人数,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等方法,对入境旅游规模差异与位序规模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2000—2010年,河南城市入境旅游差异化明显,首位度呈现交替性变化,入境旅游差异化逐渐降低。②通过对数据进行双对数回归分析发现,入境旅游符合位序规模分布,首位城市主要在郑州与洛阳之间交替分布。③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呈现四种形态:平稳发展型、波动发展型、快速进步型、减速衰退型。并从资源禀赋、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设施、交通区位、政治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河南入境旅游发展态势的原因,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河南入境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刘军胜马耀峰
关键词:入境旅游
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测评及差异分析——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不同群体对区域旅游的供给感知评价可为目的地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北京市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一手调查数据,建构两大群体旅游供给结构方程感知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两大群体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程度及其差异,以识别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不同群体所注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通过对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样本数据的公因子萃取,提取出两大群体旅游供给感知公因子,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安全、交通服务、服务质量与设施、旅游活动、信息服务与营销、旅游景区等方面,并以此建构并验证两大群体结构方程感知模型;2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旅游供给感知存在宏观差异,入境游客注重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水平与软件环境建设,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性消费,而社区居民更注重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市场营销等基础层次消费;3入境游客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较高,而社区居民所提取出的一阶隐变量对旅游供给感知的路径系数相对较低;4入境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旅游供给感知受个人及群体认知能力、感知水平等一系列微观因素影响,受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发展水平等宏观条件的制约,同时在二大群体所扮演的自然人与理性人角色的共同影响下导致对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出现差异与错位。
刘军胜马耀峰
关键词:入境游客旅游供给感知模型
中国旅游业“十三五”规划须关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9
2016年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旅游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为逻辑思路,从"结构、空间、产业"3个维度,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结构性矛盾与问题突出、空间拓展与利用不足、产业转型与升级任重道远;并从顶层设计视角提出一些建议:(1)调整结构,促进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寻求休闲度假旅游的突破;消费结构优化——积极促进非基本消费增长;城市供需结构性耦合——分类强化城市旅游供给短板规划建设;三大市场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入境旅游。(2)重塑格局,开拓空间:空间重构——科学优化我国旅游空间大格局;轴线重铸——以"三道"走廊重铸我国旅游发展轴线;海洋拓展——积极开拓我国海洋旅游空间;乡村升级——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的质量性增长。(3)转型升级,融合创新:基础提升——实现基础性产业要素转型升级;融合延展——推动融合性产业要素交叉嫁接;创新驱动——推进创新性产业要素创造性发展。
马耀峰张春晖薛华菊刘军胜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
1994年以来山西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13年
文中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和集中指数,对1994-2010年山西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入境旅游市际差异逐渐缩小,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分阶段影响市际差异;地带间差距在缩小,下降速度和幅度均较大;地带内差异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经历了波动下降、缓慢上升和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三个阶段。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楠马耀峰李天顺姜嫣刘军胜
关键词:入境旅游
西安秦岭自驾游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自驾游游客一手数据,对西安秦岭地区自驾游旅游服务质量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可提取出西安秦岭自驾游旅游服务质量4大主成份(隐变量),分别命名为标识系统、维修保障、基础条件、服务环境;并以此构建游客旅游服务质...
刘军胜马耀峰
关键词:自驾游旅游服务质量
目的地旅游供给游客感知评价与行为态度的比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被引量:27
2017年
入境游客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消费者与体验者,其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对准确把握区域旅游供给情况,及促进区域旅游供给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游客感知理论,采用西安市2013年与2015年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入境游客结构方程感知模型,对入境游客目的地供给感知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整体上持认同态度,旅游供给指标路径系数均在0.6以上;(2)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信息与营销、旅游餐饮住宿与城市人文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强,路径系数均保持在0.7以上,对城市自然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弱,路径系数保持在0.5左右,旅游安全因子上升程度最大,提高了0.16;(3)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与游客满意度及重游意愿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入境游客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满意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值为0.357、0.226。研究结果对把握入境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加深对西安市旅游供给结构的认识,以及实施旅游供给侧改革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刘军胜马耀峰
关键词:入境游客旅游供给游客感知感知差异
成都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发展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为研究成都市在线景区信息与旅游流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百度(Baidu)引擎搜索成都市2006—2013年在线A级景区信息,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成都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成都市A级景区信息与旅游流之间耦合作用明显,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成都市旅游流的综合发展水平高于A级景区信息,说明A级景区信息提供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流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因素包括单要素的综合发展水平、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景区类型多样化等.
白丹马耀峰刘军胜
关键词:旅游流百度搜索
旅游需求与目的地供给耦合的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六大典型城市入境旅游为例
城市是旅游流最主要的发生地,但城市的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判断,往往成为一个难题,困扰着城市管理者。为保障城市旅游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供需协调发展状况亟待从科学性上厘清。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作为评价事物之间协...
刘军胜
关键词:发生学系统论入境旅游流目的地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