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海
- 作品数:26 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侧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探讨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对侧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 1年4月至2015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采用对侧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包括双侧多发动脉瘤10例(对侧眼动脉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4例、大脑前动脉A2 ~ A3动脉瘤1例),眼动脉动脉瘤2例,伴发动静脉瘘1例(对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采用经纵裂锁孔入路1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伴发对侧大脑前动脉2~3段动脉瘤),眉弓锁孔入路9例,翼点锁孔入路2例,额部小骨窗1例(同侧额部动静脉瘘出血,伴发对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必要时建立CT、CTA、MRI影像融合三维模型或3D打印实体模型进行术前设计.结果 13例对侧动脉瘤完全夹闭11例,不完全夹闭1例,对侧探查因夹闭困难未行夹闭1例.术中同侧嗅神经损伤2例,动脉瘤术后脑缺血2例,其余患者平稳出院.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Ⅴ级11例,Ⅳ级1例,Ⅱ级1例.结论 对侧入路可兼顾双侧病灶,适当选择可减少手术次数;对内侧指向的眼动脉动脉瘤,对侧入路可更好地显露,减少手术创伤.嗅神经解剖分离有助于行对侧手术入路时减少对神经牵拉,保护嗅神经的完好.影像融合三维重建模型有助于精准的术前设计.在熟练掌握对侧入路手术技术后,也可利用锁孔技术将入路微创化.但对侧入路应顺势而为,量力而行.
- 兰青朱卿许亮王中勇刘士海袁利群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
- 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锁眼”手术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将神经导航系统与神经外科“锁眼”技术相结合,使微创技术更完美。方法:对18例脑瘤患者进行3mm层厚的CT或1mm层厚MR扫描,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术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内结构。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误差1~3mm,全切14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系统与神经外科“锁眼”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定位更准确,病灶全切率高,功能损害小等特点。
- 刘兵刘士海陆朝晖兰青
- 关键词:神经导航神经外科
- 锁孔入路切除脑室肿瘤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手术切除脑室肿瘤的可行性及其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室肿瘤患者共25例,肿瘤平均大小为38.04cm^3,均采用锁孔手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肿瘤位于侧脑室8例,其中经纵裂胼胝体手术1例,经皮质手术7例;第三脑室肿瘤7例,其中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经眉弓入路2例,经枕部皮质手术1例;第四脑室肿瘤10例,均经枕下正中入路手术。7例侧脑室肿瘤以及5例第三脑室肿瘤在神经导航下设计手术入路并进行术中导航确认。结果25例脑室肿瘤中,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2例。术前明显脑积水者9例,术后6例脑积水消退,行脑室穿刺外引流及脑室一腹腔引流术各1例,另1例术前行脑室一腹腔引流术。术后肿瘤残腔出血1例,再次手术清除血肿,行去骨瓣减压,出院时神志清楚,伴有不全性失语及肢体偏瘫。其余患者出院时,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结论脑室系统位置深在,适合利用锁孔放大效应对手术野进行充分有效的暴露;通过对脑室系统的脑脊液释放,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增加手术显露空间;术前合并脑积水患者在术后脑脊液循环通畅后,脑积水多可消退,无需常规行脑室一腹腔引流术。
- 兰青朱卿许亮陈刚刘士海
- 关键词:脑室肿瘤显微外科手术锁孔入路
-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后颅窝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6
- 2005年
-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入路应用于后颅窝肿瘤手术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后颅窝肿瘤患者43例,其中CP角肿瘤20例(听神经瘤18例、脑膜瘤、室管膜瘤各1例)、岩斜区脑膜瘤8例、桥脑肿瘤6例(胶质瘤3例、转移癌2例、胶质增生1例)、四脑室肿瘤4例(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各2例)、小脑半球肿瘤3例(转移癌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天幕缘脑膜瘤、枕大孔鞍区CP角胆脂瘤各1例。根据肿瘤解剖位置及其特性,选择颞下、乳突后或枕下正中锁孔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结果43例肿瘤全切除37例(86.0%),次全切除5例(11.6%),大部分切除1例(2.3%)。无与锁孔入路相关并发症出现。18例听神经瘤患者均肿瘤全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83.3%),其中1例患者手术后第2天因脑干水肿死亡。8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5例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其中2例患者术后遗有轻度偏瘫,1例有轻度面瘫。6例桥脑肿瘤患者,3例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其他患者肿瘤均全切除,除1例巨大胆脂瘤患者复视在术后无明显好转外,无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锁孔入路进行后颅窝肿瘤手术具有安全、简捷、微创的效果,是神经外科手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 兰青钱志远陈坚刘士海陆朝晖黄强
- 关键词:后颅窝肿瘤切除锁孔入路转移癌轻度干水
- 持续腰大池引流临床应用35例体会被引量:2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7月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颅内感染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交通性脑积水4例,脑室出血2例,岩斜区脑膜瘤1例,双额叶胶质瘤1例。结果 15例颅内感染患者中,13例治愈,2例死亡;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11例,1例死亡;其它8例均好转。本组未发生因引流继发的颅内感染及脑疝等严重并发症,3例死亡原因均与置管引流无关。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可用于治疗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交通性脑积水等疾病。
- 洪亚军钱志远刘士海袁利群兰青
-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
- 新生儿肺出血52例病因分析
- 1995年
- 经尸体解剖证实的新生儿肺出血52例的病因以早产、低出生体重、寒冷损伤、严重感染、窒息缺氧为主。合并症为颅内出血、肾实质出血、肾上腺出血等。
- 刘士海王兴东朱雪明
-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病因合并症
- 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手术处理颅内病变
- 本文研究了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手术处理颅内病变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计算机神经导航系统使神经外科手术定位更精确,病灶切除更完全,手术并发症减少,是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重大发展方向。
- 陆朝晖兰青刘士海钱志远陈坚贡志刚张全斌
- 关键词:颅内病变显微手术微创手术神经导航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肺出血的X线诊断被引量:3
- 1994年
- 作者报告40例经病理证实的新生儿肺出血X线表现。根据病变程度把肺出血分为三期:(1)早期;(2)演变期;(3)终末期。对胸部有无原发病的肺出血X线改变进行观察对比,提出两肺透亮度突发性、广泛性、均匀性降低是肺出血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X线征象,并与出血肺泡的数目有关。重视X线、临床、病理相结合,配合短期X线随访观察,是一种可靠的诊断和研究方法,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还讨论了肺出血的鉴别诊断及X线检查的价值。
- 刘士海杨华元
-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X线摄影
- 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手术处理颅内病变
- 2004年
- 微创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计算机神经导航系统使手术更精确。本文探讨了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微创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最小的手术创伤来达到最好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7例颅内病灶患者进行3mm层厚的CT或MRI扫描,利用导航工作站进行术前计划、切口设计、术中指示病灶部位及重要颅内结构。结果:所有病灶定位准确,全切22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神经功能保留良好。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达到准确定位及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的目的。
- 陆朝晖兰青刘士海钱志远陈坚贡志刚张全斌
- 关键词:神经导航颅内病变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
- 1994年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时期一种较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为l~7.5%,病死率从六十年代78%至八十年代后期降为10~20%。本院自1980~1991年有临床及X线完整资料共150例,本文着重对X线诊断结合临床有关问题作一回顾性分析。
- 刘士海杨华元
-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平片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