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光

作品数:35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肾小球
  • 17篇细胞
  • 13篇蛋白
  • 11篇系膜
  • 10篇系膜细胞
  • 8篇肾上腺
  • 8篇肾上腺髓质
  • 8篇肾上腺髓质素
  • 8篇肾炎
  • 8篇髓质
  • 6篇增生
  • 5篇肾病
  • 4篇型胶原
  • 4篇肾系膜细胞
  • 4篇肾小管
  • 4篇肾小球病
  • 4篇肾小球肾炎
  • 4篇鼠肾
  • 4篇小管
  • 4篇病理

机构

  • 25篇复旦大学上海...
  • 14篇复旦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刘学光
  • 18篇郭慕依
  • 16篇张志刚
  • 15篇赵仲华
  • 6篇陈琦
  • 5篇刘晔
  • 4篇张秀荣
  • 4篇戴璐
  • 3篇徐辉
  • 2篇张敏
  • 2篇陈广平
  • 2篇杨琛
  • 2篇吴慧娟
  • 2篇徐虹
  • 2篇郭常安
  • 2篇林梅
  • 2篇王慧君
  • 2篇肖川
  • 2篇刘琨
  • 2篇丁小强

传媒

  • 9篇中华肾脏病杂...
  • 8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Ⅲ型胶原肾小球病一例被引量:5
2005年
Ⅲ型胶原肾小球病又名胶原纤维性肾小球病(collagenofibrotic glomerulopathy),是1979年由日本学者首次报道的一种新型肾小球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内有显著的Ⅲ型胶原沉积.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肾病综合征(NS)或大量蛋白尿,呈缓慢进展,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1-3].近年来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陆续报道[1-11].为提高对Ⅲ型胶原肾小球病的认识,现报告1例.
刘学光赵仲华刘晔张志刚郭慕依
关键词:肾小球病肾小球疾病大量蛋白尿胶原沉积病理特点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膜性肾炎和肾淀粉样变一例被引量:4
2005年
肾病综合征(NS)由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引起者十分少见(<2%).据最近英文文献统计,由CLL或B细胞淋巴瘤所引起的肾小球病全世界仅有43例,其中最常见者是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其次是膜性肾炎(MGN)[1].在同一病例中,同时被证实为膜性肾炎合并肾淀粉样变者极其罕见,现报告1例.
刘晔张志刚刘学光蒋智铭任加强郭慕依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淀粉样变膜性肾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文献统计CLL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抗肾小球基底膜新月体肾炎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现报道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抗肾小球基底膜型新月体肾炎。
江静余晨刘学光赵振峰丁小强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球基底膜新月体肾炎
线粒体相关肾病2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2例线粒体相关肾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例线粒体相关肾病患儿的病史特点、肾脏病理、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家族史等资料。采用外显子捕获的方法对4 000种人类单基因病的相关致病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包括线粒体DNA A3243G等37个基因和ADCK4等13个参与辅酶Q10生物合成的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用Sanger法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并在家系中进行突变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儿男女各1例。女性患儿11.7岁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肾功能异常,无肾外症状,肾脏病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检测到NPHS1基因已报道的p.E447K和p.G601A杂合突变,ADCK4基因纯合p.D209H错义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家系突变分析发现,NPHS1基因p.E447K和p.G601A杂合突变均来自父亲,其哥哥也有相同的基因型,其母亲不携带该2个突变;患儿父母和哥哥分别携带p.D209H杂合突变。男性患儿出生后起病,多个系统受累,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心脏和大血管多发畸形,肾病综合征。检测到COQ6基因的纯合p.R360W错义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家系突变分析显示,患儿父母分别携带杂合p.R360W错义突变。ADCK4基因p.D209H错义突变和COQ6基因p.R360W错义突变经在线软件Poly Phen和SIFT预测为有害性突变,经多物种蛋白序列比对,2个突变位点均具有保守性。结论 2例患儿肾脏表型分别由辅酶Q10合成基因ADCK4和COQ6突变引起的线粒体相关肾病。新发现p.D209H和p.R360W突变分别丰富了ADCK4和COQ6基因突变谱。
李国民孙利沈茜徐虹方晓燕曹琦刘海梅翟亦晖吴冰冰刘学光杨青
关键词:线粒体病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中药治疗1例脂蛋白肾病被引量:2
2017年
脂蛋白肾小球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也称脂蛋白肾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组织学特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脂蛋白性血栓形成,临床常表现为脂质代谢障碍、严重蛋白尿并最终进展至肾功能衰竭。近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诊断1例LPG,以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薛汝群陈万佳钟逸斐赵仲华蔡小凡刘学光
关键词:脂蛋白肾病肾小球中药
淋巴细胞增生症伴糖尿病合并免疫类晶体肾小球病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免疫类晶体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 glomerulopathy,ITG)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肾小球病,电镜检查显示肾小球内存在有序性微管状或原纤维结构沉积为其特点.现报告1例淋巴细胞增生症伴糖尿病合并免疫类晶体肾小球病病例.
张志刚赵仲华徐辉刘晔刘学光郭慕依
关键词:细胞增生症肾小球病伴糖尿病免疫电镜检查
肾上腺髓质素与肾小球疾病被引量:4
2001年
肾上腺髓质素 (AM)是从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提取 ,属降钙素基因相关性多肽 (CGRPs)超家族的一员 ,是由5 2个氨基酸构成的小分子多肽 ,分子内部有一环状结构 ,C 末端酰胺化。AM通过第二信使cAMP和NO介导扩张血管和利钠的作用 ,并且能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它定位于体内多种器官和组织 ,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发挥其重要的生物活性作用。
刘学光郭慕依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肾小球系膜细胞学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上皮细胞分泌肾上腺髓质素抑制系膜细胞增殖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M)及其受体CRLR在培养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 (GEC)和系膜细胞(MsC)的表达 ,以及AM对MsC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RT PCR法分别制备AM及CRLR探针 ,Northernblot法检测其在GEC和MsC的表达 ,[3H]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MsC增殖情况。结果 AM仅表达于GEC ,不表达于MsC ,而其受体CRLR的表达则相反。含有AM的GEC培养上清可抑制MsC生长 ,而CRLR阻断剂CGRP8-37可部分消除此抑制作用。结论 GEC可通过合成和分泌AM抑制MsC增殖 ,提示AM作为一种重要的旁分泌因子 ,以保持肾小球微环境稳定 。
刘学光陈广平张志刚郭慕依
关键词:肾小球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肾上腺髓质素NORTHERNBLOT法
肾上腺髓质素通过调控Rho GTPases促进足细胞细胞间接触的形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对足细胞细胞黏附分子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AM对足细胞细胞间接触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温度敏感型小鼠足细胞株分为对照组、AM处理组(10-7mol/L)及AM联合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1-6mol/L)处理组,并以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福司柯林(forskolin)处理组(10-5mol/L)作为阳性对照组。作用12h后,经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黏附分子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并经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拉下实验(GST-pull downassay)法检测RhoGTPases酶活性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AM作用12h后,细胞黏附分子、肌动蛋白相关蛋白以及肌动蛋白F-actin均向细胞间接触集聚表达,该效应与forskolin作用一致,且可被H89阻断,但其蛋白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AM可分别上调RhoA、Racl及Cdc42的酶活性水平(P〈0.05),该作用被H89部分阻断,其总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AM可促进足细胞细胞间接触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M上调RhoA、Racl和Cdc42酶活性,从而促进细胞黏附分子、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及肌动蛋白的重排密切相关,该效应部分由cAMP-PKA信号通路介导。
肖川董楠赵仲华刘学光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足细胞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骨架蛋白
膜性肾病并发纤维样肾小球病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纤维样肾小球病(fibr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FGN)是少见的肾小球病,电镜显示肾小球内存在杂乱排列的、直径约20nm的纤维丝样结构为其特点。现报告1例纤维样肾小球病并发膜性肾病。
刘红刘学光郭慕依赵仲华张志刚丁小强
关键词:纤维样肾小球病膜性肾病并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