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守坎

作品数:37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栽培
  • 10篇早籼
  • 9篇早籼稻
  • 9篇籼稻
  • 6篇栽培技术
  • 5篇马铃薯
  • 4篇性状
  • 4篇早稻
  • 4篇水稻
  • 3篇施肥
  • 3篇组培
  • 3篇组培快繁
  • 3篇荸荠
  • 3篇抗性
  • 3篇快繁
  • 2篇多年生
  • 2篇多年生草本
  • 2篇选育
  • 2篇杂交
  • 2篇生草

机构

  • 35篇台州市农业科...
  • 4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广西药用植物...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嘉兴市农科院
  • 1篇台州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浙江科诚种业...

作者

  • 37篇刘守坎
  • 21篇陈孝赏
  • 8篇陈银龙
  • 8篇赖小芳
  • 8篇王伯诚
  • 5篇房玉伟
  • 3篇陈剑
  • 3篇陆国权
  • 3篇项玉英
  • 3篇莫云彬
  • 2篇何玲玲
  • 2篇林海忠
  • 1篇张增勤
  • 1篇何贤彪
  • 1篇刘庆龙
  • 1篇蔡洪法
  • 1篇陈深广
  • 1篇何道根
  • 1篇吴增琪
  • 1篇方红明

传媒

  • 9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上海农业科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杂交水稻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蔬菜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新农村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笔者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台州市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5.59t/hm2,施肥量分别为N141.93kg/hm2,P2O578.48kg/hm2,K2O241.33kg/hm2,但从经济效益考虑,最佳施肥量为N131.83kg/hm2,P2O575.51kg/hm2,K2O202.57kg/hm2,三种肥料需要量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57:1.54,对应的块茎产量为24.34t/hm2。
陈伟强陈孝赏陈绍才吴建民刘守坎陆国权
关键词:马铃薯肥料效应
荸荠‘店头三王’高效组培快繁及驯化移栽技术被引量:12
2011年
以台州本地荸荠‘店头三王’球茎顶芽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NAA,AC,PVP等诱导剂,结果显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 1.5 mg.L-1;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1+NAA 0.01 mg.L-1,增殖系数为11.2,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05 mg.L-1+AC 1000 mg.L-1或者MS+NAA 0.05 mg.L-1+AC 1 000 mg.L-1,生根率达100%。并且提出了荸荠继代培养中以添加400 mg.L-1PVP防治褐化现象效果较好,株褐化率从89.6%下降到2.0%,增殖系数从11.20提高到13.85。采用本项目荸荠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技术,假植秧田移栽成活率高达100%。
赖小芳陈银龙王伯诚杨昌亮刘守坎林海忠
关键词:荸荠组培褐化驯化移栽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中液体生根培养基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陈银龙赖小芳王伯诚刘守坎
关键词:生根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蚊净香草非洲菊
台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阐述了当前台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陈剑刘守坎何玲玲项玉英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
优质特色马铃薯健康种薯快繁体系构建与产业化应用
陈孝赏陆国权莫云彬刘守坎陈伟强曹雪仙王林伟
马铃薯是该省主要旱地作物和第二大杂粮作物,年种植面积约7万公顷。该省马铃薯以往多用自产自繁的地方品种,因而存在品种杂、乱、劣、差,加之病虫害严重,耕作粗放,致使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虽有北方来的菜用品种,但主要还是东农30...
关键词: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技术
台早518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1年
台早518系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早籼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与嘉育293相仿,具有高产稳产、中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陈孝赏刘守坎
关键词:早籼稻栽培技术
早籼稻台早733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台早733是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温岭市种子站和临海市种子站协作育成的早籼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与嘉育293相仿,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直链淀粉含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陈孝赏刘守坎
关键词:早籼稻高产栽培技术
早籼稻稻瘟病抗性基因鉴定及抗性评价
2024年
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9、Pib、Pigm、Pikh、Pikm、Pita和Pi5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104份早籼稻品系进行抗性基因鉴定与稻瘟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这些品系中,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的分布频率最高,达到66.35%,其次为Pi5(10.58%)、Pib(2.88%)、Pikh(1.92%)、Pita(1.92%)、Pi2(0.96%);稻瘟病抗性等级达到“抗”的品系有78份,占比75.00%,其中携带抗病基因Pi2、Pikh和Pita的品系全部表现为抗病。包含2和3个抗性基因的品系分别有8和1份,其对应的抗病基因组合为Pi5+Pita、Pigm+Pita、Pigm+Pikh和Pi5+Pib+Pigm,这些品系在培育具有持久稻瘟病抗性的早籼稻品种上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研究为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和稻瘟病抗性基因在早籼稻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侯金祥赵超越胡继杰刘守坎张胜
关键词:早籼稻稻瘟病抗性基因抗性评价
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号
叶复初陈玉虎章善庆张增勤刘小川陈昆荣曹之琼蔡洪法孙宝龙刘守坎陈深广方红明许德信林作平
“汕优10号”是以籼稻不育系珍汕97A为母本、以含有粳稻亲缘的密阳46为父本,经单株成对测交和反复提纯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成熟期适中、抗逆性强、丰产性好。1990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1991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全国重点...
关键词:
关键词:晚稻杂交稻汕优10号多抗性
早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开花习性研究
2024年
以7个早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浙江台州不同播期的育性转换特性,同时对其开花习性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7个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较低,有较长的育性敏感安全期,在制种时段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湘陵628S开花历期短,开花期和开花时段集中,柱头总外露率相对较高且张颖时间长,可作为当地理想的两系不育系制种亲本,应用前景较好。
胡继杰房玉伟赵超越侯金祥刘守坎章志远
关键词:两用核不育系开花习性柱头外露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