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心理治疗师理论取向选择的相关因素(述评)
- 2012年
- 心理治疗师的理论取向对治疗过程、结果、治疗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培训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影响理论取向选择及其改变的相关因素,包括"外部"因素(例如培训、督导等)和"内部"因素(例如人格特点、认识论等),并阐述了其研究意义。
- 刘晓敏曹玉萍胡力侯言彬张迎黎张亚林
- 关键词:心理治疗师
- 心理社会因素对性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 目的: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性病(STI/STD)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抽取2006年10月~2007年4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复诊的性病患者中愿意接受访谈者305人。以自编的《性病患者药物...
- 刘晓敏
- 关键词:性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心理社会因素
- 文献传递
- 昆明市300名城市社区失独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评估云南省昆明市社区失独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以提升失独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1月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300名、深度访谈19名失独者。结果失独者SCL-90得分为(161.40±24.30)分,心理健康问题检出阳性数为167名占55.67%。除敌对项目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女性失独者SCL-90得分高;最近1年平均月收入越高、失独年限越长的失独者SCL-90得分越低。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体现在心身、认知、行为和社会文化4个方面,受个体因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3个方面的影响。结论半数以上失独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失独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受诸多因素影响。医护人员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站在失独者的角度,体会他们的困境,了解他们的想法,充分创造并利用影响因素中的有利因素,构建完善的失独人群心理干预方案,改善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最终提升失独人群的健康水平。
- 王海彦李莹霞周梅王小兰刘晓敏李保刚
- 关键词:心理健康
- 不同从业系统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理论取向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调查教育、医疗和"其他"从业系统中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的理论取向。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方便抽样,在中国内地6个行政区选取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从业者1232名,包括教育、医疗和"其他"从业系统,以及经济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城市。使用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人员现状调查问卷中的"疗法和疗效"部分,调查从业者的常用疗法和首选疗法。结果:3个系统从业者常用疗法的前3位依次为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3个系统从业者首选疗法的前3位依次为认知疗法、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CBT)。其中,教育系统首选认知疗法的比例高于"其他"从业系统(47.8%vs.35.2%),医疗系统和"其他"从业系统首选精神分析的比例高于教育系统(16.6%,21.1%vs.10.0%),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首选CBT的比例高于"其他"从业系统(11.5%,14.4%vs.5.2%),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3个从业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均更多地选择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经典"的疗法。
- 刘晓敏曹玉萍施琪嘉姜长青刘建新魏虹马学尧万建群吕淑云胡力刘盈周春英张骏张亚林
-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
- “医教结合”理念下医科类高校心理咨询特点及建议
- 2022年
- 在“医教结合”的理念下,文章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某医科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133例个体心理咨询记录进行整理分析,明晰医科类高校心理咨询特点。结果显示:心理咨询群体以低年级学生为主(χ~2=142.037,P<0.001),一般心理问题居多(χ~2=159.594,P<0.001),发展性心理咨询是主流,障碍性心理咨询需求不可忽视;每月的心理咨询量差异较大(χ~2=114.982,P<0.001),学期中段是心理咨询密集的时期,学期末考试前有上升趋势;心理咨询以短程心理咨询为主(χ~2=256.549,P<0.001)。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医科类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心理健康课程教师队伍、调整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水平。
- 刘晓敏刘倩倩和瑾
- 关键词:医教结合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