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本林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将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了比较,并针对电工电子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进行了总结。经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 马峻刘本林
-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电工电子课程
- 车用转矩转角传感器无侧隙齿轮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国内现有EPS系统多采用转矩、转角传感器分别安装的办法解决两类信号的获取,造成成本的上升和精度不足。文中设计了转矩转角一体化传感器,选择了齿轮的材料及加工方法,并设计了齿轮侧隙消除机构,消除了齿轮换向时的回差。该传感器实现了集转矩测量、绝对转角测量以及转动方向判定于一体。
- 马峻刘本林
-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齿轮设计
- 基于LBW教学法的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改革
- 2012年
- “LBW教学法”就是“基于车间的学习法”(Learning Baseon Workshop,简称LBW)。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于LBW教学法重新构建了电工电子课程的知识体系,以Unimog车模为载体,以车模灯光系统的制作为主线来完成授课。事实证明,这样的课程改革更易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共赢。
- 马峻章宁刘本林
- 关键词:电工电子课程改革
- 基于混合算法的车用传感器齿轮组优化设计
- 2015年
-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转矩传感器进行改进设计,实现了转矩和转角信号的一体化测量,节约了空间。建立了传感器齿轮组的数学模型,根据其使用特点,设定了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并利用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对齿轮系统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传感器的质量和体积均有所下降,通过与传统设计方法及惩罚函数优化法相比较,混合算法优化的效果更佳。
- 马峻刘本林
-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粒子群算法
- EPS转矩传感器齿轮组设计被引量:2
- 2014年
- 转向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实现了转向时“轻”与“灵”的统一,应用普及得到提高。传统EPS只能依靠安装在方向盘转向柱上的转矩传感器获得转矩信号,并据此进行转向助力转矩的分配。本文设计了新的EPS齿轮组结构,为同时测量转矩和转角信号提供了可能。
- 马峻刘本林
- 关键词:EPS
- 基于车身三自由度模型的EPS系统微分方程被引量:1
- 2016年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称EPS)的应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EPS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也是一个离散事件与连续动态事件并存的复杂系统。为更好进行EPS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需要对EPS系统建立数学模型。传统的EPS数学模型大多基于车身二自由度模型建立,这样会造成数据的缺失以及模型的准确度下降。本文基于车身三自由度建立了EPS系统的数学模型,列出了微分方程,为求解EPS系统控制策略提供了参考。
- 马峻刘本林凌红
-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微分方程
- 一种转矩转角一体化传感器齿轮组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矩转角一体化传感器齿轮组,包括上转向柱、下转向柱、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向柱固定于所述扭杆的上端,所述下转向柱固定于所述扭杆的下端,所述上转向柱上套有舵轮齿轮组,所述下转向柱上套有转向器齿轮组。其...
- 马峻刘本林王京
- 文献传递
- 浅析西门子S7-300PLC控制技术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PLC是用于工业现场的电控制器,其核心是微处理器。PLC不单纯是简单的芯片,更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数据通信、继电器控制器技术的结合体,它已逐渐成为工控领域的支柱产品。本文基于应用广泛的西门子S7-300PLC,分析了PLC在工业现场中的应用,并根据一定的工作经验,阐述了PLC控制在抗干扰方面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 李金义吕世霞刘本林
- 关键词:西门子PLC控制技术抗干扰
- 一种传感器无缝隙齿轮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无缝隙齿轮装置,包括主轮、辅轮,所述主轮贯穿于主轴上,所述辅轮贯穿于辅轴上,所述辅轮的下端设有垫片。其有益效果是:使用过程中由于传感器本身承受负载较小,不会产生较大的磨损量,因此能保证较长的使用寿...
- 马峻刘本林
- 文献传递
- 基于ARM的手持智能终端系统的搭建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基于ARM的手持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植进行研究。该系统CPU采用基于ARM7TDMI内核的S3C44B0X微处理器;以功能强大而源码免费开放的Linux系统作为开发环境,同时采用专门针对微控制领域而设计的μClinux作为目标系统的操作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预期目标实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实现网络互联,同时为智能终端系统提供良好的多任务多用户的交互界面。
- 吕世霞王京李金义刘本林
- 关键词:ARM智能终端S3C44B0X嵌入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