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阳 作品数:23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冠脉造影与12导联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心电图(ECG)改变与冠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探讨常规12导联EC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7月~2008年6月拟诊冠心病(CHD)并行CAG患者(105例)的造影及冠脉造影前ECG资料。以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支狭窄≥50%者为阳性,按CAG结果将其分成阳性组与阴性组,阳性组依狭窄的程度或支数分组,对各组的灵敏度(阳性率)、特异度(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CG诊断CHD的灵敏度68.6%、特异度57.1%、假阳性率42.9%、假阴性率31.4%、阳性试验预测值76.2%、阴性试验预测值47.6%、CAG阳性组与阴性组ECG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狭窄50%~70%(A)组、70%~90%(B)组、≥90%(C)组,ECG灵敏度分别为47.1%、60%、75.6%,假阴性率分别为52.9%、40%、24.4%。比较三组ECG结果的差异性,结果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狭窄一支组、狭窄二支组、狭窄三支组,ECG灵敏度分别为62.5%、70.8%、72.7%,假阴性率分别为37.5%、29.2%、27.3%,三组ECG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CG对CH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ECG灵敏度与CH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较大,随着狭窄程度加重,ECG灵敏度增高明显,有显著统计学差异;ECG灵敏度与CHD患者冠脉狭窄支数的相关性较小,随狭窄支数增加,ECG灵敏度增高,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黎桃园 葛郁芝 刘艳阳 盛国太 余茂生 吴志勇 周裔忠关键词:冠心病 心电图 冠脉造影 腹部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1年 目的探讨腹部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腹部浅静脉组(观察组)62例和前臂静脉组(对照组)60例。观察2组穿刺一次成功率、静脉炎、堵管、渗漏、留置时间及操作时间等。结果 2组穿刺一次成功率、静脉炎、渗漏、留置时间及操作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堵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浅静脉留置针同样适用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 管细红 刘艳阳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Lorenz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梗组)及60例行健康体检时心电图检查正常者(对照组)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2组心律失常情况,绘制Lorenz散点图,并进行对比。结果心梗组Lorenz散点图形态呈三分布形、四分布形、不规则形、扇形、短棒状形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呈彗星状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心梗组Lorenz散点图的形态表现:无心律失常呈彗星状形,阵发性房性早搏、阵发性室性早搏均呈三分布形,频发性房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均呈四分布形,Ⅱ—Ⅲ度房室阻滞、频发性多源性房性早搏、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均呈不规则形,心房颤动呈扇形,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呈短棒状形。结论 Lorenz散点图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散点缤纷的图像与临床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刘艳阳 江舂媛 管细红 王云霞 兰梅香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LORENZ散点图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频域指标交感/迷走比值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行动态心电图的300例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 葛郁芝 熊力娟 王云霞 吴志婷 张淑华 刘秋玲 刘艳阳心率变异性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性分析. 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行动态心电图的300例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频域指标交感与迷走比值和心律失常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SDNN<100 ms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无器质性心脏病SDNN> 100 ms者增高,为39.5%(45/114)比4.1%(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比值较无室性心律失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增高(19.9±2.3比10.1±1.7)(P<0.01).时域指标SDNN与频域指标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比值变化呈负相关(r=-0.819,P<0.01). 结论 SDNN<100 ms、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比值增高可作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葛郁芝 熊力娟 王云霞 吴志婷 张淑华 刘秋玲 刘艳阳关键词:心率 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与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和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5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44例冠心病(CHD)患者和56例EH并发CHD患者与34例健康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研究。结果EH组和CHD组与对照组HRV时域法所有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H并发CHD组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但不同疾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个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EH组、CHD组及EH+CHD组间,除外CHD组与EH+CHD组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以房性早搏最常见,其次为室性早搏);当高血压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时这种受损更加明显,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是导致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和心律失常的可能因素。 陈军喜 刘艳阳 葛郁芝 黄北南 刘秋玲 吴志婷关键词:高血压 原发性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检测心率和QT间期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检测运动前后心率和QT间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病人275例,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其中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者133例为观察组,运动平板试验阴性者142例为对照组,测量各组运动前和运动终止即刻心率和QT间期。结果:观察组运动前QT间期长于对照组(0.341±0.026 s vs 0.334±0.028 s,P<0.05)。运动后观察组的即刻心率小于对照组(138.18±24.48次/分vs 143.37±21.14次/分,P<0.05);且运动后观察组的QT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0.268±0.031 s vs0.257±0.030 s,P<0.01)。结论:冠心病人心率变时受损,运动前QT间期已延长,运动后QT间期延长更明显。检测运动前后心率和QT间期的变化程度或许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简便方法。 刘艳阳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 心率 QT间期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0例(A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B组)、正常健康对照者50例(对照组)。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的记录资料,计算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各组之间的TO、TS、LVEF、LVEDD的差别。结果 A组TO值、LVEDD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TS、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B组TO值、LVED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S值、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组TO值、LVEDD值高于A组(P<0.05),而TS值、LVEF值低于A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现象减弱,而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减弱更明显。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刘艳阳 陈军喜关键词: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窦性心率震荡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与静息心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心率震荡(HRT)和静息心率(RHR)、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在冠心病(CHD)中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冠心病患者53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分组,A组(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偶发室早)32例,B组(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伴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多源性室早或频发室早)21例,动态心电图记录SDNN和6am的静息心率(RHR),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的差别,分析TO、TS与SDNN、RH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组TO值高于A组(0.80%±3.94%vs-1.45%±4.37%,p<0.05),而TS值低于A组(11.03±11.01ms/RR间期vs19.77±19.00ms/RR间期,p<0.05),RHR值明显高于A组(82.18±9.70bpmvs70.94±11.32bpm,p<0.01),B组TO与SDNN呈负相关,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TS与静息心率呈负相关,而与SDNN无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伴有不良室性心律失常时,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心率震荡增加,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平衡的破坏与不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刘艳阳 陈军喜关键词:冠心病 心率震荡 静息心率 室性心律失常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室性心动过速1例分析 2011年 平板运动试验是各种运动负荷试验中较重要的一种检测方法,因其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是目前对已知或可疑心血管病的无创性诊断试验方法之一。 刘艳阳 管细红 陈军喜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室性心动过速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