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顾岗
- 作品数:41 被引量:21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纵隔巨淋巴结增生二例
- 1986年
- 巨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自1954年Castleman认识该病以来,至1980年国外文献已有200多次报告,国内文献报告尚少。我们于1977~1982年发现该症两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未能作出诊断,现报告于下。
- 周世柱刘顾岗
-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纵隔放射照相术
- 主动脉弓离断的血流动力学分析及临床和放射学表现(附10例报告)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离断 (IA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0例已确诊为IAA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参考文献复习。结果 :IAA病人能否存活及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与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 ,而血流动力学改变 ,又与其畸形组合、畸形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IAA的畸形组合不同 ,其血流动力学亦不同 。
- 杨东益罗建光刘顾岗李德泰喻风雷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弓离断血流动力学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放射学
- 79例胸腺瘤临床X线分析被引量:7
- 1992年
- 作者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胸腺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了各种X 线检查方法(包括CT 扫描)对胸腺瘤的诊断价值;并结合临床表现,探讨了胸腺瘤的诊断及良、恶性胸腺瘤的临床X 线鉴别诊断。同时,结合本组病例,对胸腺瘤的转移和复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王云华刘顾岗
- 关键词:X线诊断胸腺肿瘤
- 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学诊断被引量:7
- 1999年
-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肺泡蛋白沉积症4例,其中3例由支纤镜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1例尸检证实。均摄有胸部正侧位片,其中1例进行了CT检查。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尸检病理所见,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病理基础。结果:该病依病程长短可分别具有下列不同的影像学表现:①弥散分布的非肿瘤性腺泡结节,为较早期表现;②弥漫性斑片状阴影与磨玻璃影,CT扫描病灶常呈地图样分布;③蝶翼征,见于病程较长者;④支气管气相;⑤实变阴影或磨玻璃影衬以网状影。结论:仔细辨认X线与CT征象,明确肺部病变属腺泡型,再结合病灶形态与分布,胸内胸外有无其他改变,影像学动态对比观察及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不依赖支纤镜或肺活检而明确诊断。
- 王云华刘顾岗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X线CT
- 有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 2002年
- 罗帝林杨茂洪刘顾岗
- 关键词:肾肿瘤B超CT病例报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主动脉弓离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比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弓离断 (IAA)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 对 10例确诊为 IAA的各种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胸片诊断仅有某些提示意义。升主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并分型 ,但为有创性检查 ,有时需多次插管 ,多部位造影才能充分显示病变。超声显示心内畸形好 ,但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畸形欠佳。螺旋 CT血管成像 (SCTA)能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畸形 ,但不能显示心内畸形。电子束 CT(EBCT)优于螺旋 CT,但尚未普及。MRI亦能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畸形。结论 SCTA、EBCT或
- 杨东益罗建光李德泰刘顾岗喻风雷汤文华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弓离断影像学诊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 外伤性白内障的CT诊断(附53例分析)被引量:12
- 1998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75例共77只受伤眼,其中53例共55只晶体为外伤性白内障。将伤眼晶体与健侧非受伤眼的正常晶体进行CT表现对照分析。结果22只外伤后无白内障的晶体密度与对侧正常晶体密度相似。83.6%(46/55)的白内障晶体密度降低,其中17例晶体密度近似于玻璃体密度。晶体密度减低程度与病程长短及损伤程度有关,与受伤机制无关。CT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83.6%,假阴性率为16.4%。结论伤眼晶体密度降低提示有白内障的形成。
- 罗建光杨东益刘顾岗杨树仁李德泰沈树斌
- 关键词:白内障眼外伤CT
- 围产期心肌病2例报告
- 2002年
- 刘顾岗罗帝林黄春元
- 关键词:X线诊断X线片围产期心肌病
- 原发性肺腺癌100例临床X线分析被引量:4
- 1985年
- 肺腺癌是原发性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一般认为是肺癌的第二位,因其多以周围型形式出现,首次诊断时误诊率较高,为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本文收集我院从1963-1983年经病理证实,并有X线胸片可查的原发性肺腺癌(不包括腺癌的混合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100例一其中经手术病理产68例,支气管镜活检证实24例,痰检证实5例,尸检2例,皮下转移结节活检证实1例,着重分析其临床X线表现,探讨其规律,以期提高平片对此病的诊断水平。
- 刘顾岗童石铭黄世章
- 关键词:原发性肺腺癌病理X线诊断病程
- 罕少见纵隔肿瘤(附52例临床影像学分析)被引量:9
- 1997年
- 目的:探讨罕少见纵隔肿瘤的范畴及影像学诊断。材料与方法:分析罕少见纵隔肿瘤52例,其中47例摄有正侧位胸片,20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作者提出罕少见纵隔肿瘤范畴包括三方面:①肿瘤本身罕少见;②位于不常见部位的常见纵隔肿瘤;③伴罕少见影像学表现的常见纵隔肿瘤。某些罕少见纵隔肿瘤在发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密度及伴发改变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另外,本文病例术前未能正确诊断者高达78.8%,其中59.6%的病例X线及CT诊断与病理结果不符,作者对罕少见纵隔肿瘤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提高医师对罕少见纵隔肿瘤及其范畴的认识,多种检查结果(胸部平片、CT或MRI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对提高该组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 王云华刘顾岗李德泰沈树斌
- 关键词:纵隔肿瘤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