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敏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53、C-erbB-2癌基因蛋白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 1999年
- 目的探讨癌基因蛋白p53、C-erbB-2(p185)过度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人粘液表皮样癌的癌基因蛋白p53、C-erbB-2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诞腺组织p53、C-erbB-2均为阴性反应。癌旁导管上皮细胞两者阳性率分别为10.0%及15.0%,但腺泡细胞阴性。粘波表皮样癌组织中p53、C-erbB-2阳性率分别为40.6%及46.9%。p53、C-erbB-2在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细胞内均有表达。p53、C-erbB-2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复发等肿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0.01)。结论p53、C-erbB-2可作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性标志物,用于监测病情、判断预后等。
- 卢敏华杜卫东魏维王春华
- 关键词:P53蛋白粘液表皮样癌病理
- 109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观察胃肠间质瘤 (GI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探讨其病理诊断标准。方法 10 9例胃肠间质瘤常规病理检查 ,其中 6 1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波形蛋白 (vimentin)、CD34 、结蛋白 (desmin)、SMA和S - 10 0的表达。结果 GISTs成人多见 ,≥ 5 0岁占 76 % (83/10 9)。男多于女。 77%的GISTs发生于胃和小肠。GISTs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 ,波形蛋白和CD34 有较高表达 ,分别为 90 .1%和 83.6 % ,少数病例结蛋白、SMA和 (或 )S - 10 0局灶性或少数个别细胞阳性表达。常规组织学与平滑肌 (肉 )瘤、神经鞘瘤有时易混淆 ,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组按Lewin并结合Hurliman和Goldbum提出的标准判断GISTs的良恶性 ,结果良性 46例 ,恶性 43例 ,潜在恶性 2 0例。结论 GISTs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较特异性的免疫表型 (CD34 阳性 ) ;GISTs良恶性有时需综合分析、判断 。
- 孔庆兖卢敏华陈菊荣朱从敏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 P-糖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P-糖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性别、细胞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大肠癌标本的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所检测的64例大肠癌标本中,阳性者44例,占68.75%。P-糖蛋白表达与性别、肿瘤浸润的深度、Dukes分期无相关性,与肿瘤分化的程度有相关性。结论对大肠癌的P-糖蛋白检测有助于客观地了解患者的耐药情况,为大肠癌的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大肠癌的生存期。
- 韩新臣邢飞王义秋卢敏华
- 关键词:大肠癌P-糖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survivin——一种癌症治疗的新分子标靶被引量:4
- 2007年
-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成员,表达于大多数肿瘤组织中,而在正常组织中未见有表达。survivin主要表达于细胞周期的G2/M期。它具有抑制凋亡、调控有丝分裂等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survvin基因成为肿瘤治疗的分子标靶,使得survivin表达下降,继而促进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高立永卢敏华孔庆兖
- 关键词:SURVIVIN癌症基因治疗
- 大肠癌c-erbB-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王义秋卢敏华
- 关键词:大肠癌C-ERBB-2
- 睑板腺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 1999年
- 目的观察睑板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相鉴别。方法21例睑板腺癌在H-E染色基础上,从形态上与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相鉴别。结果睑板腺癌有多种类型,睑板腺癌细胞呈小叶状排列,胞浆丰富淡染,可与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鉴别。结论睑板腺癌组织类型复杂,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鉴别有临床意义。
- 高立永卢敏华
- 关键词:睑板腺癌病理组织学
- 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 1998年
-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10例单纯性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的p53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p53蛋白阳性率为52.0%,腺瘤样增生阳性率为16.7%(P<0.05),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正常子宫内膜均为阴性。显示p53蛋白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未发现p53蛋白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论子宫内膜癌p53蛋白过度表达,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一项参考指标。
- 毕苏宁卢敏华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53基因基因表达
- bcl-2及p53癌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998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bcl-2及p53基因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波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内bcl-2蛋白及p53蛋白的分布情况。结果正常和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bcl-2蛋白和p53蛋白均为阴性反应。bcl-2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分别为51.9%和48.1%;在癌前期病变分别为33.3%和16.7%,均明显高于非肿瘤子宫内膜(P<0.05)。bcl-2蛋白的表达强度随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53蛋白则与肿瘤细胞的浸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bcl-2蛋白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指标。而突变型p53蛋白则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转移及不良预后有关。
- 卢敏华魏伟
- 关键词:BCL-2基因P53基因子宫内膜癌基因表达
- P-糖蛋白在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P-糖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性别、细胞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大肠癌标本的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所检测的64例大肠癌标本...
- 王义秋邢飞韩新臣卢敏华
- 关键词:大肠癌P-糖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产物与ER、PR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1995年
- 对84例乳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产物和ER、PR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①C-erbB-2表达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0.05)。②C-erbB-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级呈负相关(P<0.05);ER、PR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5)。③C-erbB-2癌基因产物在乳癌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提示:C-erbB-2、ER、PR联合标记是判断乳癌分化程度,估计预后及决定治疗方案的客观的生物学指标。
- 卢敏华魏维
- 关键词:癌基因蛋白雌激素受体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