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湄
- 作品数:27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起毒鼠强食物中毒的GC/MS分析
- 食物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较多,近年来由于毒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报道。毒鼠强为禁用剧毒杀鼠剂。别名:没鼠命,424。化学名称:四次甲基二砜四胺(Tetramethylenedisulfot...
- 叶海湄周劲松陈桂香
- 文献传递
- 海南省水产品中铅镉摄入量的暴露评估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根据测定的海南省水产品中铅和镉污染水平,评估居民的膳食暴露情况。方法采用点评估的方法,计算居民的实际摄入水平。结果成年人摄入海南水产品铅和镉是相对安全的,18~60岁的成年男性金属摄入量占PTDI的比例范围,铅为2.71%~3.84%,镉为2.26%~3.20%;成年女性铅为2.65%~4.02%,镉为2.22%~3.35%。由于体重原因,儿童组水产品铅和镉的摄入量相对偏高,2~11岁男童金属摄入量占PTDI的比例范围,铅为4.92%~7.72%,镉为4.11%~6.44%。2~11岁女童铅为3.86%~8.53%,镉为3.24%~7.14%。结论海南水产品铅和镉的暴露风险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儿童组在摄入水产品时需适当控制摄入频次。
- 叶海湄王铤朱明吴杏珊陈洪李烨魏仕玉梅玉炜
- 关键词:铅镉
- 2020—2022年海南省市售蔬菜农药残留调查及风险评估
- 2024年
- 为调查海南省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以及评估农药残留的潜在危害,收集2020—2022年海南省18个市县214份蔬菜样品,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对33种农药进行分析,计算风险指数(R)和食品安全指数(IFS),评估农药对人类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2020—2022年海南省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包括4类共33项,共检出23种农药,含量平均值为0.0012~0.0496 mg/kg,农药检出率大小表现为杀菌剂类>杀虫剂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在214份蔬菜样品中,158份样品至少检测出1种农药(73.8%),鲜豆类和叶菜类蔬菜检出6~9种农药,农药残留共存最多的是芹菜和普通白菜,均检出9种农药;采用风险系数法评估23种农药的残留风险,灭蝇胺被评估为高风险农药,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被评估为中风险农药;根据食品安全指数法,除残杀威外,其他22种农药的食品安全指数(IFS)为0.00002~0.01297,均远小于1.00000,海南省蔬菜农残风险可以被消费者接受;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大部分居民不会因食用海南省市售蔬菜面临健康风险,但多种农药联合使用的危害还需进一步研究。
- 赖宣丞蔡月黎承叶海湄
- 关键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 海南省部分地区甲壳类海产品中金属含量调查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分析海南沿海地区甲壳类海产品中金属(类金属)分布情况及其食用健康风险。方法 分别对2015、2017和2019年采自海南部分沿海地区(昌江、文昌、万宁和儋州)虾类和蟹类245份样本中镉、铅、砷、汞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法和简单分布模型,评价该地区金属的污染程度和评估人群健康风险。结果 蟹类中镉、无机砷和甲基汞含量均高于虾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蟹类和虾类中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铅外,四个市县甲壳类镉、无机砷和甲基汞在这三个年份的含量均值均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四个市县甲壳类镉P均>1,铅、无机砷和甲基汞P均<1。四个市县人群甲壳类镉、铅、无机砷和甲基汞暴露量均低于其相应的允许摄入量或基准剂量,四个地区人群暴露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暴露量超过成人暴露量的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虾类,蟹类更容易富集镉、无机砷和甲基汞;四个地区甲壳类镉、无机砷和甲基汞污染水平在这三年有上升趋势;2019年四个市县甲壳类镉污染均较为严重,应加强该片区海洋环境监管力度;2019年四个市县人群经食用甲壳类海产品摄入镉、铅、无机砷和甲基汞的健康风险均在安全范围内;儿童暴露于以上四种金属健康风险高于成人,建议适量食用该类海产品。
- 吴明明赖宣丞黄涵叶海湄
- 关键词:污染健康风险评估
- 海南省2012—2021年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
- 2024年
-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情况,评估人群健康风险,为饮水卫生管理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2012—2021年14037份农村饮用水开展硝酸盐监测,采用《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的环境健康风险模型分析硝酸盐含量和评估人群健康风险。结果海南省2012—2021年共开展监测水样14037份,硝酸盐浓度中位数为0.70 mg/L,达标率为97.08%,年度间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82,P<0.001)。枯水期、丰水期达标率分别为97.18%、9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3,P>0.05);以地表水为水源、以地下水为水源达标率分别为98.95%、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98,P<0.001);出厂水、末梢水达标率分别为96.81%、97.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9,P>0.05);各市县达标率范围为90.41%~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779,P<0.001)。10年间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部分年龄段人群的最大非致癌风险有出现大于1,其中1~<2岁人群的平均非致癌风险和最大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052和4.022。非致癌风险随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1~<2岁人群达到最高值,后随人群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硝酸盐含量和最大非致癌风险高值主要集中在海口市、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儋州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下文称陵水县)、定安县和昌江黎族自治县(下文称昌江县)的局部乡镇,其中昌江县昌化镇、陵水县新村镇、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昌江县海尾镇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分别达到4.022、3.656、3.148、2.998,对人体存在长期暴露的非致癌风险。结论海南省2012—2021年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对人体产生的非致癌风险整体较低,但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地区应在管网规模化建设、水处理工艺改造、污染源控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 封丹曾月李永忠杨夕陈少明叶海湄何昌华
-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健康风险评估污染特征
- 海南省2018—2021年市售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对海南省2018—2021年市售贝类进行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检测,以此了解海南省市售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方法 对2018—2021年海南省13个市(县)常售7种贝类中10种PSP: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新石房蛤毒素(neosaxitoxin, neoSTX)、漆沟藻毒素1(gonyautoxins 1, GTX1)、漆沟藻毒素2(gonyautoxins 2, GTX2)、漆沟藻毒素3(gonyautoxins 3, GTX3)、漆沟藻毒素4(gonyautoxins 4, GTX4)、漆沟藻毒素5(gonyautoxins 5, GTX5)、脱氧甲酰基类石房蛤毒素(decarbamoylsaxitoxin, dcSTX)、脱氧藤沟藻毒素2(decarbamoylgonyau toxins 2, dcGTX2)、脱氧藤沟藻毒素3(decarbamoylgonyau toxins 3, dcGTX3)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 360份贝类中PSP检出率为10.3%。其中STX检出率最高为5.83%;其次为GTX2检出率为4.17%;neoSTX和GTX3检出率均为1.67%;GTX1检出率为1.39%;GTX4、GTX5、dcSTX、dcGTX2和dcGTX3这5种PSP均未检出。扇贝检出PSP种类有4种,牡蛎、贻贝和蚶均检出2种,带子仅检出1种,蛤和蛏未检出PSP。扇贝单份样本最多检出PSP为4种,牡蛎、带子、贻贝和蚶单份样本最多检出PSP均为1种。所有样本测定PSP的当量为未检出~155.6μg/kg,此次检测样本均未超标。PSP年检出率由高到低为:2020年20.0%,2019年15.6%,2018年5.3%,2021年2.0%。2018—2020年可连续检测到STX,2018年全部为STX,2019年除了在扇贝和蚶中检测到STX外,还分别从牡蛎、贻贝和蚶中检测到neoSTX。2020年,仅从扇贝中检出PSP,阳性标本中均可检出GTX2,同时混检出5份STX、5份GTX1、6份GTX3。2021年仅从扇贝中检测到GTX2。12个市(县)市售贝类检出STX,10个市(县)检出GTX2,5个市(县)检出neoSTX,GTX1和GTX2分别在4个市(县)有检出。文昌和陵水市售贝类检出5种类型PSP。结论 海南省市售部分贝类存在某种PSP污染风险,应加强市售贝类PSP的监管。
- 黎承肖文琳叶海湄赖宣丞石慧何昌华
- 关键词:贝类麻痹性
- 海口市学校水质处理器净化前后饮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调查
- 2016年
- 目的了解海口市学校水质处理器净化前后饮用水中5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水平,并对净化前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配对采样,采集海口市39所学校共57台水质处理器净化处理前后的水样,采用全自动进样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对样品进行测定;利用SAS 9.2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调查所采集的全部水样中,除三卤甲烷外,其他50种物质均未检出。所调查的水质处理器净化前后,水样中三卤甲烷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中所采集的水样均检出三卤甲烷,但其含量远远低于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规定的限值标准。水质处理器对饮用水中的三卤甲烷具有净化效果。在净化过程中未检出三卤甲烷以外的其他50种挥发性有机物。
- 关清周志荣陈曦叶海湄林少彬
- 关键词:饮用水挥发性有机物
- 海口市二次供水的水质状况分析
- 2002年
- 目的 了解海口市二次供水水质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讨论解决办法。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依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口市二次供水水质的合格率较低,但超标的主要项目是细菌学指标,其余感官性状、理化性状和毒理学指标都较稳定。结论 二次供水在使用过程中受有机物、无机物污染的情况较少,而水体受生物性污染和人粪便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 叶海湄
- 关键词:二次供水卫生监测合格率
- 鱼及加工产品中重金属指标的比较被引量:19
- 2009年
- 本文比较了近年来国内外鱼及加工产品中铅、砷、镉、汞等的限量标准,并通过对污染状况的地区差异与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针对鱼种、鱼的不同部位和加工因素开展重金属限量修订的必要性。
- 叶海湄吴永宁
- 关键词:鱼制品铅砷汞镉
- 2022年海南省市售蔬菜中烟碱类农药残留状况分析及膳食暴露评估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市售蔬菜的烟碱类农药残留状况并进行膳食暴露评估。方法2022年采集海南省18个市县市售7大类20个细类共122份蔬菜,测定蔬菜中10种烟碱类农药的残留,并对成人进行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海南省市售122份蔬菜中烟碱类农药残留检出率为30.3%。检出烟碱类农药残留6种,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噻虫嗪污染了4大类蔬菜和8个蔬菜细类,在1份豇豆样本中检出啶虫脒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其余121份蔬菜样本均在国家标准许可范围。噻虫啉、氯噻啉、哌虫啶和环氧虫啶4种农药未检出。7大类蔬菜烟碱类农药检出率的排序:茄果类>叶菜类>鳞茎类>瓜果类>鲜豆类>芸薹类>块茎类,其中茄果类检出率为60.0%,检出烟碱类农药5种,单份样本中最多检出烟碱类农药3种。菜豆、菠菜、芹菜、山药、西蓝花、茼蒿和甘蓝这7个细类蔬菜未检出烟碱类农药残留。18个市县中五指山市、东方市和海口市的蔬菜烟碱类农残检出率均>60.0%,临高县和三亚市未检出烟碱类农药残留。成人急性膳食暴露值为0.0663%~29.7%,成人慢性膳食暴露值为0.431%~1.990%,累计暴露评估值为0.0583。结论2022年海南省蔬菜中存在烟碱类农药残留,急性及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较低,但是仍应持续保持对蔬菜中烟碱类农药残留的监测。
- 黎承赖宣丞叶海湄蔡月石慧何昌华
- 关键词:市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