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钢福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3篇辨证
  • 2篇中医辨证
  • 2篇疗效
  • 2篇咳嗽
  • 2篇感染后
  • 2篇感染后咳嗽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经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抑郁
  • 1篇枣仁
  • 1篇枣仁汤
  • 1篇早期诊治
  • 1篇诊治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改善
  • 1篇证论治
  • 1篇证治

机构

  • 5篇厦门市中医院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厦门市第五医...

作者

  • 9篇叶钢福
  • 3篇张静
  • 1篇张琼英
  • 1篇章亭

传媒

  • 3篇中医药通报
  • 2篇光明中医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医辨证协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协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加重患者,遵循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入院尾号为奇数)、B组(入院尾号为偶数),每组47例。A组采用西医疗法+中医辨证治疗,B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B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A组FVC、FEV1、FEV1/FVC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接受西医疗法+中医辨证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叶钢福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八段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缓解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八段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缓解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缓解期并伴有负性情绪及失眠症状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八段锦练习。两组在干预前、干预10天后,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PHQ-9评分及ISI评分较干预前都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八段锦能明显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缓解期患者负性情绪及失眠症状。
马增明陈秋旻张静王佳梅李桂文叶钢福
关键词:八段锦抑郁失眠
三伏贴症状改善及皮肤反应与疗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三伏贴症状改善、皮肤反应与有效性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厦门中医院呼吸科门诊接受三伏贴治疗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分别统计治疗前后(间隔2个月)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皮肤反应及有效性数据,剔除无效问卷后运用统计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愿意接受问卷调查者150例,有效问卷及成功随访者139例。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0.01)。其中,咳嗽及反复感冒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分别为P=0.000,P=0.015,均<0.05),咽喉不适感较治疗前加重(P=0.031<0.05),余畏寒肢冷、少气乏力、精神不振、流清涕、咳白痰、气喘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24,0.105,0.155,0.321,0.081,0.233,均>0.05)。皮肤反应方面,灼热与有效性的关系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瘙痒、疼痛、水疱与有效性的关系经分析还不能认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0.094,0.468均接近或>0.05)。结论:三伏贴治疗的症状改善表现根据选穴用药及施治方法的不同亦各有差异,本研究显示三伏贴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咳嗽及反复感冒的症状改善上。另一方面,目前还不能认为发疱、疼痛、瘙痒与疗效有直接关系,本研究数据认为灼热感与疗效关系可能更大。
张静张琼英叶钢福
关键词:皮肤反应症状改善
杨叔禹谈临证当重“立法”被引量:1
2015年
杨叔禹教授临床上重视立法,认为立法是中医从理论到实践的联系纽带,是辨证论治的精髓。只有立法精当,才能在临床上面对复杂交错的病机,做出合理、正确的临床决策,提高临床疗效。
章亭叶钢福
关键词:辨证论治
肺结节早期诊治中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干预72例分析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分析中医体质在肺结节早期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呼吸科住院及门诊确诊72例肺结节,纳入观察组;2013年1月—2015年3月,抽取该院住院及门诊确诊了192例早期肺结节,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采用影像联合体质辨识诊断良性肺结节而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41例,按照确诊顺序分组,分为常规组(n=20)、干预组(n=21),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体质管理治疗。结果观察组72例对象,其中恶性21例、良性51例,恶性结节的对象气虚、阳虚、阴虚体质占比28.57%低于良性对象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P=0.029<0.05)。观察组联合体质分析诊断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8.04%、95.00%、95.83%,高于对照组86.03%、71.64%、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1、4.747、5.091,P=0.018、0.029、0.024<0.05)。治疗后,干预组CRP(7.11±2.48)mg/L低于常规组(9.27±1.81)mg/L、ALB(46.56±1.97)g/L高于常规组(44.24±3.12)g/L,干预组结节吸收消失率42.86%、病理体质转为平和体质率38.10%高于常规组5.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3.172、2.862、7.961、9.466,P=0.003、0.007、0.005、0.002<0.05)。结论在肺结节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中医体质分析,可以降低假阳性率;对于良性保守治疗的对象,进行体质管理,可以提升疗效,加速结节吸收消失。
叶钢福
关键词:肺结节体质
杨叔禹教授论治不寐的经验被引量:1
2016年
杨叔禹教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福建省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带徒的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并致力于中医杂病、疑难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造诣颇深。杨教授擅长治疗不寐,分析病机既继承经典,又结合现代,还紧扣临床,有理有据。总结出不寐的病机特点:以肝用过度,肝燥,并邪气内舍,经道不利为病机之常;而不寐病久,变证丛生,为病机之变。选方精当,主用酸枣仁汤针对主病机,并灵活加减化裁治疗,疗效显著。
叶钢福
关键词:不寐病机酸枣仁汤名医经验
藿苏合剂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当上呼吸道感染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称为感染后咳嗽(post infectious cough,PIC)。本病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病。属于亚急性咳嗽的一种,
叶钢福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疗效对比中医辨证
中医入门三步法
2009年
提出学习中医入门的三步法,即首先是不盲从中医医籍,然后再实证、分析、怀疑地学习,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三步,并举例说明。
叶钢福
关键词:三步法
麻薄苡陈汤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麻薄苡陈汤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P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麻薄苡陈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评价、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及安全性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次数积分、咳嗽程度积分、咳嗽性质积分、气急积分、咯痰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评价、中医症状疗效评价方面,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薄苡陈汤治疗PIC患者的临床疗效较西医常规治疗更优。
叶钢福李缙婷张静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中医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