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菲
-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及其应用
- 一种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采用圆形双面PCB板电极,一个面上设有三个区,三个区之间电绝缘,中心圆区为感应片,依次向外设有环形屏蔽区及环形地线区,另一个面上也设有三个区,中心圆为敷铜区,敷铜区中心设有包括前置运算放大器、前端...
- 周平刘梦星鲁豫杰吕菲汪丰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ST图轨迹方向的微循环流速测量算法
- 2015年
- 微循环的血流速度是反映微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在许多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时空(ST)图的流速测量方法思想是将细胞的运动轨迹映射到二维时空图中,将基于视频的流速测量转换为对ST图中轨迹的方向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Hough变换与投影变换的轨迹方向测量算法,能够在受噪声影响较大的ST图中准确检测轨迹方向并计算微循环流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测量的微循环流速与人工手动测量的结果吻合度超过90%。
- 吕菲赵兴群
- 关键词:微循环流速测量随机HOUGH变换
- 基于视频图像的微循环血流分析系统的研制
- 微循环是血液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常用于帮助发病机理的理解,病情的分析和判断。在许多严重的疾病中,如败血症、慢性溃疡、糖尿病、高血压等,微循环的许多特性将发生改变,如果能够对微循环中的参数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将在很...
- 吕菲
- 关键词:微循环视频图像特征参数WEB数据库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无线可穿戴式心电测量胸带
-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无线可穿戴式无线心电测量胸带,内侧的中心缝制参考电极,参考电极的两侧分别设有非接触式电极,电极为双面PCB板,一面上设有三个区,中心为感应片,依次向外设有屏蔽区及地线区,另一面上也设有三个区,中心圆...
- 周平刘梦星鲁豫杰吕菲汪丰
- 文献传递
- 一种铜合金及控制铜合金组织和提高强塑性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及控制铜合金组织和提高铜合金强塑性能的方法,属于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制备领域。首先将铜合金铸坯出结晶器后喷涂液氮强制冷却和水冷:细化α相组织、抑制β相长大,控制β相中析出γ相;再经高温固溶‑退火处理后,直...
- 代明杰周俊龙王宏明吕菲马志鸿
- 非接触式心电测量的噪声抑制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噪声抑制是基于容性耦合原理的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与心电测量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首先针对接地屏蔽与动态驱动屏蔽2种噪声屏蔽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证明了接地屏蔽方法的缺点;其次在传统噪声抑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采用优化滤波电路结构设计与可变增益容性耦合右腿驱动抑制共模干扰的方法,提高了系统信噪比;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与心电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噪声的抑制效果明显,可稳定地实现非接触式心电信号测量,并对法向运动伪迹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周平汪丰刘梦星鲁豫杰吕菲
- 关键词:非接触心电噪声抑制
- 基于视频图像的微循环参数自动化测量研究
- 微循环特征参数是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指标,因此基于视频图像的微循环自动化测量分析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包括图像预处理、血管密度测量、血管直径测量、时空(Spatiotemporal,ST)图中轨迹方向测量血流...
- 王钰赵兴群夏翎吕菲
- 关键词:微循环血管密度流速测量
- 文献传递
- 一种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及其应用
- 一种非接触式心电传感器,采用圆形双面PCB板电极,一个面上设有三个区,三个区之间电绝缘,中心圆区为感应片,依次向外设有环形屏蔽区及环形地线区,另一个面上也设有三个区,中心圆为敷铜区,敷铜区中心设有包括前置运算放大器、前端...
- 周平刘梦星鲁豫杰吕菲汪丰
-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极阵列的心电监测床垫
-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电极阵列的心电监测床垫,阵列中的每个电极均为圆形双面PCB板,一面上设有三个区,中心圆区为感应片,依次向外设有屏蔽区及地线区,另一面上也设有三个区,中心圆为敷铜区,中心设有前置运算放大器贴片,敷铜区外围为...
- 刘梦星汪丰鲁豫杰吕菲周平
- 文献传递
- 基于视频的舌下微循环血流灌注自动评价方法
- 2014年
- 目的微循环灌注的评价结果为早期发现脓毒症微循环改变提供了重要依据,基于血管分割得到的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能够有效反映微血管灌注情况。方法首先,通过预处理操作改善图像的质量,增强血管与背景的对比度;其次利用自适应局部阈值法对图像进行初次分割,得到大致的血管区域;最后,通过后处理环节去除伪影并连接血管片段,根据最终血管分割结果计算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结果经过实际采集的舌下微循环血管数据的验证,上述方法与AVA软件测量结果的吻合率达到92%以上。结论上述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舌下微循环血流灌注的自动化评价,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吕菲赵兴群
- 关键词:血流灌注阈值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