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放疗
  • 4篇肺癌
  • 3篇调强
  • 3篇肿瘤
  • 2篇照射
  • 2篇疗效
  • 2篇静态调强
  • 2篇剂量学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胸部
  • 1篇胸部放疗
  • 1篇咽肿瘤
  • 1篇预防照射
  • 1篇照射技术
  • 1篇容积
  • 1篇三维适形
  • 1篇三维适形放疗
  • 1篇适形
  • 1篇适形放疗
  • 1篇头颈

机构

  • 10篇吉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0篇吴丹
  • 8篇张矛
  • 5篇金海国
  • 4篇董莹
  • 4篇苏清秀
  • 2篇郭萧
  • 2篇孙涛
  • 2篇张劲
  • 2篇杨金磊
  • 2篇王福香
  • 1篇路双臣
  • 1篇刘天博
  • 1篇张晶
  • 1篇张贺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第13届全国...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癌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间比较
目的:比较肺癌静态调强(IMRT)计划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间的差异,讨论两种计划的优劣,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4例行CT模拟定位的肺癌患者,其中4例为周围型肺癌,10例为中心型肺癌。采用Monaco...
张矛金海国苏清秀卜明伟吴丹郭萧张劲
关键词:肺癌疗效评价
利用VMAT技术对颅内肿瘤进行放疗时配合IGRT的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利用锥体束CT扫描检查在VMAT技术治疗颅内肿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4例接受VMAT技术进行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CTV外放5 mm为PTV,在放疗前每周进行1次锥体束CT扫描,与定位CT图像相融合,获得在x、y、z轴及旋转误差,测定个体化的PTV外放边界,设定为PTVCBCT,并计算PTVCBCT体积,将其与PTV体积相比较。结果:x轴方向平均位移为(0.35±0.16)mm,y轴方向平均位移为(0.2±0.09)mm,z轴方向平均位移为(0.09±0.04)mm,旋转误差为(0.8±0.07)°。PTVCBCT较PTV平均体积减少63.6 cm3,平均百分数为19.8%,PTV与PTVCBCT两组体积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精确放疗技术对颅内肿瘤患者进行放疗时配合CBCT图像,可以减小PTV外放边界,从而减少PTV体积,减少了正常脑组织受照剂量,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将有所降低。
金海国张矛苏清秀董莹孙涛吴丹张晶刘天博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颅内肿瘤
VAMT联合对穿野与VAMT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VAMT联合对穿野计划与单纯VAMT计划在治疗中央型肺癌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本研究共选取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别制作VAMT联合对穿野计划和单纯VAMT计划,处方剂量为60Gy/30f,比较二者的靶...
吴丹张矛
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再程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固定野调强(IMRT)和三维适形(3D-CRT)放疗技术在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治疗中的剂量学参数,分析3种治疗计划的剂量学特性。方法:选择12例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患者,采用Pinnacle 9.2和Preciseplan 2.03治疗计划系统,每例患者均设计VMAT﹑IMRT和3D-CRT,比较3组计划的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量等。结果:VMAT及IMRT组适形度指数(CI)相似,但均优于3D-CR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计划的靶区不均匀指数(HI)相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机器跳数(MU)及出束时间优于其他2组,VMAT组优于IMRT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受量,3组计划脑干及晶体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和IMRT组脊髓、视神经、视交叉和大脑颞叶的受量明显优于3D-CR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MAT组与IM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剂量分布有差异,VMAT与IMRT计划均能较好覆盖靶区,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满足临床需求。VMA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MU和出束时间优于IMRT计划。3D-CRT仅在MU和治疗时间上有优势。
张矛苏清秀杨金磊金海国董莹吴丹王福香
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复发三维适形放疗
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参照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于2013年1月。收集关于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包括598例研究对象,共提取513个癌组织、429个癌旁组织及85个正常肝组织。纳入结果在肿瘤组织vs.癌旁组织、肿瘤组织vs.正常组织、癌旁组织vs.正常组织、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和侵袭级别的比较模型中均无异质性。各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RUNX3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均高于癌旁或正常组织(肿瘤组织vs.癌旁组织:OR=20.81,95%CI:13.00~31.15,P〈0.001;肿瘤组织vs.正常组织:OR=19.33,95%CI:13.54~27.62,P〈0.001;癌旁组织vs.正常组织:OR=1.01,95%CI:0.36~2.85,P=0.981);在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侵袭级别均有关,Ⅲ~Ⅳ期、3~4级和T3~T4级的RUNX3启动子区甲基化率高于Ⅰ~Ⅱ期、1~2级和T1~T2级(TNM分期:OR=1.17,95%CI:1.01~1.87,P=0.048;组织学分级:OR=1.48,95%CI:1.04~1.82,P=0.025;侵袭级别:OR=1.07,95%CI:1.00~1.72,P=0.049)。结论 HCC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且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吴丹董莹张矛
关键词:RUNT相关转录因子3甲基化META分析
中药含漱液对恶性肿瘤患者头颈部放疗后防治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价中药含漱液在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4年12月在本科接受头颈部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
吴丹
关键词:中药含漱液口腔黏膜炎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胸部放疗及脑预防照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全身化疗和局部治疗是目前小细胞肺癌(SCLC)的标准治疗方法。局限期SCLC化疗及胸部放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给予脑预防照射(PCI)以进一步减少颅内复发和提高总生存率。目前广泛期SCLC化疗有效后是否需行胸部放疗和PCI,尚无定论。现就吉林省肿瘤医院60例广泛期SCLC患者经化疗有效后合并放疗与同期单纯化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张矛金海国孙涛王福香董莹吴丹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胸部放疗疗效分析SCLCLC患者
肺癌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间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肺癌静态调强(IMRT)计划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间的差异,讨论两种计划的优劣,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4例行CT模拟定位的肺癌患者,其中4例为周围型肺癌,10例为中心型肺癌。采用Monaco2.03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制作7野IMRT和单弧VMAT计划,处方剂量全部为PTV:60 Gy/30 f。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学参数、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及加速器跳数(MU)。结果:两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保护较好,均达到临床医生的要求。其中,IMRT组正常肺组织及脊髓的受量略低于VMAT组,虽然双肺V20、V30及脊髓受量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双肺低剂量区(V5,V10)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心脏受量则VMAT组较低,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VMAT组略优于IMRT组,其中CI值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IMRT组MU较低,优于VMAT组(P<0.05)。结论:两套计划各有千秋,对于心脏功能正常、肺功能较差的患者,选择IMRT计划为宜,反之选择VMAT计划为宜。对于心、肺功能尚好的患者,建议行VMAT计划进行治疗。
张矛金海国苏清秀卜明伟吴丹郭萧张劲
关键词:肺癌静态调强
3D-CRT、 IMRT、 VMAT在加速部分乳腺照射中的剂量学比较
吴丹张矛
全中枢照射技术新探索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阐述一种普遍适合于全中枢放射治疗的方法。方法:使用precise plan三维适形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在计划设计过程中综合利用了非共面射野衔接技术、相邻两野相切技术和正向子野添加技术,最后利用detla4三维剂量验证模体对射野衔接处进行剂量测量验证。结果:计划显示在射野衔接处没有明显的剂量冷点或者热点出现,衔接位置两侧各条等剂量线实现了无缝衔接,靶区得到了理想的剂量分布;并且在剂量验证的过程中发现,当模拟的移床精度控制在±1 mm时,detla4测量衔接处没有明显的剂量偏差,结果符合临床治疗需要。结论:与以往及常规方法相比,本文提到的这种方法适合于绝大多数全中枢放射治疗病例,并且可以在射野衔接处获得更为理想的剂量分布效果。
杨金磊吴丹卜明伟路双臣张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