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保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新生儿肺出血合并宫内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肺出血合并宫内感染临床治疗方法,讨论新生儿肺出血合并宫内感染主要临床特征,确定影响新生儿肺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为新生儿肺出血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比本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出血患儿59例,获得相应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材料,其中感染组患儿45例合并宫内感染;未感染组14例未合并宫内感染。通过对两组患儿各项基本信息的对比,归纳出导致肺出血合并宫内感染的产生原因,统计合并宫内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情况以及治疗方法有效性,确定高危因素。结果新生儿肺出血患儿59例中出现宫内感染的例数为45例(76.3%),对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窒息、早产、出生体质量<1 500 g等信息进行统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合并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窒息和早产。45例感染组患儿病原体检查中,共计查出64株,革兰阴性菌、解脲脲支原体、革兰阳性菌分别为46株(71.87%)、11株(17.19%)、7株(10.94%)。59例患儿的总体治疗结果为6例患儿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10.17%;9例患儿放弃治疗,其余44例患儿病情得到控制,治愈出院。结论导致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因素为宫内感染,防止出现新生儿缺氧和感染,加强对孕妇孕产期检查、保健工作,控制孕妇孕产期情绪,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对于重症感染患儿必须提高监护频率,及时发现问题,降低肺出血情况发生概率。
- 吴保华
-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宫内感染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平喘、解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有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400 mg.kg-1静脉注射,连用3~5 d。对2组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IgG、Ig M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IgG、IgA、Ig 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VIG可快速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杀灭病原体,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 吴保华涂颖昭
- 关键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毛细支气管炎
- 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98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痰、止咳及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0.1 mg/次,2次/d,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10 ml/次,2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后疗效情况、感染次数、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儿显效3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患儿显效2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7.5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肺部啰音以及扁桃体肿大消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儿感染复发人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匹多莫德能够有效缩短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病程、加快临床症状的消退、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保华
- 关键词:匹多莫德临床疗效
- 基于团队沟通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 2014年
- 目的:通过实施师生间团队沟通模式,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缩短实习适应期。方法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实施师生间团队沟通模式。结果经成组T检验,两组医疗实习生的综合成绩有显著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3.56,P<0.05。结论通过实施师生间团队沟通模式,使实习生调整到良好的实习状态,增强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实习效果,增强就业竞争力。
- 吴保华
- 关键词:团队沟通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