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延寿

作品数:31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水稻
  • 7篇稻米
  • 5篇稻米品质
  • 5篇杂交
  • 4篇育种
  • 4篇生育
  • 4篇水稻品种
  • 4篇米质
  • 3篇氮肥
  • 3篇盐胁迫
  • 3篇生育期
  • 3篇施用
  • 3篇晚稻
  • 3篇胁迫
  • 3篇米粉
  • 3篇基因
  • 2篇氮素
  • 2篇稻米淀粉
  • 2篇稻种
  • 2篇淀粉

机构

  • 27篇江西省农业科...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盐城市农业科...
  • 1篇九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西鼎中科技...

作者

  • 31篇吴延寿
  • 20篇尹建华
  • 19篇熊运华
  • 18篇陈春莲
  • 17篇黄永萍
  • 13篇杨平
  • 13篇彭志勤
  • 11篇邹国兴
  • 4篇胡标林
  • 3篇何虎
  • 2篇王智权
  • 2篇沈显华
  • 1篇王嘉宇
  • 1篇范淑秀
  • 1篇周春霖
  • 1篇徐阳春
  • 1篇陈竹林
  • 1篇沈其荣
  • 1篇姚晓云
  • 1篇杨宙

传媒

  • 8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杂交水稻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米粉专用稻品种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粉专用稻品种的筛选方法,本发明通过86个品种淀粉RVA特征谱与米粉加工特性的相关分析,引入稻米淀粉RVA特征谱中的两个指标参数崩解值和消减值来替代胶稠度和碱消值。优化前人的方案,达到米粉专用稻加工特性筛...
吴延寿熊运华陈春莲胡标林 姚晓云黄永萍何虎尹建华
晚稻优质组合中9优3385的选育与应用
2010年
中9优3385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中9A与恢复系JR3385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稻品种,该品种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田间抗性强,介绍了中9优3385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其制种技术。
杨平邹国兴彭志勤陈春莲黄永萍吴延寿尹建华舒金贵
关键词:抗性强恢复系丰产性米质
钙对盐胁迫水稻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揭示Ca对盐胁迫水稻的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以日本晴水稻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设置不同浓度Ca和Na处理以及正常营养液处理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水稻地上部的生长损害较为严重,外界供应5 mmol/L Ca能够修复25 mmol/L Na造成的生长损害。Ca对盐胁迫水稻的修复作用不是通过提高根系活力,而是通过降低水稻Na的吸收同时恢复根系K的吸收从而扩大根冠比实现的。水稻根系Ca含量对外界Ca和Na浓度的变化反应顿感,但地上部变化与Ca浓度成正相关。Na和Ca对Mg吸收的竞争作用主要表现在地上部的差异,根系几乎不受影响,但高Na能显著抑制水稻体内N的累积。
吴延寿王萍熊运华尹建华陈竹林
关键词:水稻盐胁迫
一种检测抗稻瘟病复等位基因Pi-2/gm/zt的通用分子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抗稻瘟病复等位基因Pi‑2/gm/zt的通用分子标记及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上述基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待检测水稻样品基因组DNA;利用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检测抗性基因供体亲本和需要改良...
邹国兴黄永萍陈春莲杨平尹建华彭志勤吴延寿熊运华
文献传递
减施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优质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为比较减施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对优质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差异,以6个不同类型优质籼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商品有机肥和化肥按氮含量1︰1配施(SF)、生物有机肥和化肥按氮含量1︰1配施(WF)4个处理,结果表明:①施肥能够显著提高优质籼稻产量,但对比单施化肥处理配施有机肥显著降低所有品种的产量,其中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产量较配施商品有机肥呈增产趋势,但不显著。②相对于化肥处理,配施有机肥通过提高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改善了稻米加工品质并降低了外观品质,少数品种达显著水平。③配施有机肥较化肥处理具有延长稻米胶稠度的趋势,但不显著,并在配施生物有机肥下达最长,但绝大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却较化肥处理显著降低,从而提高米饭的适口性。④配施有机肥能提高稻米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和糊化温度,虽然变化不显著,但使得稻米RVA谱特征值接近不施肥处理的水平,有利于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特别是配施生物有机肥更为接近。
文春燕熊运华王萍张志英姚晓云彭志勤陈金吴延寿
关键词:优质籼稻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稻米品质
种稻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及土壤氮素转化和氮肥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吴延寿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
关键词:土壤氮素氮肥利用率
低温环境下水稻种子活力QTL鉴定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提高水稻芽期低温抗性,发掘低温环境下水稻种子活力相关基因,可为培育抗冷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和种质资源。【方法】以耐冷型粳稻龙稻5号和冷敏感型籼稻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鉴定自然和人工低温环境下种子活力相关的QTL。【结果】不同低温胁迫环境下,龙稻5号种子具有较强的活力,中优早8种子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龙稻5号;群体中不同株系低温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籼粳属性影响水稻种子低温环境下发芽率,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共检测到10个控制低温环境下种子活力相关的QTL,自然和人工低温胁迫环境下各检测到5个相关的QTL,分布于第2、3、7、8、11和12号染色体上,3个QTL在不同环境下共性表达;共检测到17对上位性互作位点,第1、2、3和12号染色体区域上位性效应明显,加性效应QTL qLTGN2和qLTG12参与上位性互作。【结论】自然和人工低温胁迫环境下种子活力表型和QTL有较好的重复性,稳定表达的QTL qLTG8、qLTG11和qLTG12对低温环境下发芽率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上位性互作也是调控水稻芽期耐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姚晓云熊运华黄永萍黄永萍杨平吴延寿尹建华
关键词:水稻低温环境种子活力发芽率QTL鉴定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株高与剑叶性状QTL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揭示不同氮素环境下株高和叶片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鉴定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以丰锦和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株高和叶片性状进行QTL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双亲的株高和叶片性状存在明显变化,中优早8对氮素响应程度明显高于丰锦,不同施氮水平株高和叶片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共检测到38个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17个染色体区域,仅9个QTL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稳定表达,氮素水平差值性状相关QTL主要分布在第7,8,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簇qPHLW7和qFLWA10,位于第7染色体的多效性QTL簇qPHLW7,具有明显的调控株高、叶长和叶宽的功能;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主效QTL簇qFLWA10参与调控剑叶宽和剑叶面积,具有明显的延伸叶片宽度和面积的功能。共检测到23对互作QTL,上位性互作是调控株高和叶片性状的重要遗传组成,且主效QTL参与上位性互作效应。检测到9个环境钝感表达的主效QTL,其中主效QTL簇qPHLW7和qFLWA10是调控叶片和株高性状的2个关键染色体区域,相关研究为后续探究奠定了基础。
姚晓云范淑秀邹国兴吴延寿陈春莲熊运华刘进王嘉宇王嘉宇
关键词:水稻氮素水平株高QTL定位
不同氮肥水平对杂交早稻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在3种氮肥施用水平下种植4个杂交早稻品种,分析了水稻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全氮含量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分蘖期叶片全氮含量与水稻产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株两优30和优I156这两个品种表现出节肥的特性,它们在3种氮肥水平下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稳定的SOD活性;节施氮肥后水稻产量的下降与结实率降低有关。
杨宙何虎王芬黄国娟吴延寿
关键词:早稻氮肥施用量生理指标
一种长生育期观赏水稻品种的快速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选育长生育期的观赏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把水稻的长生育期和叶片颜色两个性状有机来结合到一个品种中,培育农艺性状稳定的长生育期叶色的观赏水稻品种,具体为:选择遗传背景相同的长生...
黄永萍邹国兴陈春莲熊运华尹建华吴延寿杨平彭志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