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柏志
- 作品数:28 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各向异性油藏椭圆不定常渗流近似解被引量:15
- 2001年
- 在考虑平面渗透率各向异性的情况下 ,分析了垂直裂缝井的稳态渗流以及垂直裂缝井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的不定常渗流。得到了椭圆形边水油藏中垂直裂缝井稳态渗流近似产量公式和压力分布公式 ,并举例说明渗透率非均质变异系数对产量的影响 :当平均渗透率和其它参数不变时 ,非均质变异系数越小 ,稳态产量越大。在椭圆坐标内建立有限导流及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渗流的控制方程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压力影响半径与无因次时间的关系 ,得到近似压力分布公式以及相应的试井公式。非均质变异系数对典型试井曲线的影响为 :当平均渗透率和其它参数不变时 ,非均质变异系数增大 ,井底压差、压力导数增大 ,说明地层垂直于裂缝方向的渗透率越大越有利于生产。在双对数试井理论图版上 ,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的试井曲线早期斜率分别为 0 .5和 0 .2 5 ,垂直裂缝井的试井导数曲线在后期恒为 0 .5。图 4参
- 宋付权刘慈群吴柏志
- 关键词:各向异性油藏垂直裂缝井
- 游梁抽油机二次平衡机构
- 一种游梁抽油机二次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游梁尾部焊接有平衡架,平衡架上设有横梁,在横梁上设有平衡砣和锁紧平衡砣的锁紧销,靠调节平衡砣的数量调节游梁抽油机的平衡度。
- 缪明才周明卿吴柏志刘健孙正贵綦耀光
- 文献传递
- 用化学方法改进稠油开采效果的技术被引量:23
- 2002年
- 胜利桩西油田桩斜 139井 (生产井段 192 0 .0~ 1930 .0m)原油粘度高 ,6 5℃ (地层温度 )下 2 1Pa·s,5 0℃ (井口温度 )下 6 0Pa·s,采用蒸汽吞吐法开采 ,需电热杆加热才能实施井筒机械举升。新开发的乳化降粘剂SB 2为≥ 2 5 %的溶液 ,主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室内实验中 ,体积比 7∶3的原油与含SB 2 1.4× 10 4~ 3.0× 10 4mg/L ,矿化度 1.5× 10 4mg/L ,含Ca2 + +M2 + 1.0× 10 3 mg/L的水形成的乳状液 ,5 0℃粘度≤ 2 0 0mPa·s ,可稳定存在数周至数月 ;使用矿化度 <1.0× 10 4mg/L的油田污水 ,SB 2用量 2 .0× 10 4mg/L ,油水体积比 6 5∶35时乳化降粘效果最好 ,乳状液在 6 0℃可稳定存在 12~ 2 4h。通过油套环空将SB 2加入桩斜 139井泵下 ,产出液含水 36 %~4 0 % ,加入量为产液量的 1.1%时产出液井口粘度 15~ 2 5mPa·s,加入量为 0 .2 3%时井口粘度 70mPa·s ,抽油机上下行电流稳定 (6 8和 4 8A)。此后加热杆停止加热 ,将SB 2加量降止 0 .12 % 。
- 王世虎孙克己曹嫣镔麻金海郭省学吉树鹏吴柏志杜永邹群
- 关键词:化学方法稠油开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降粘井筒降粘蒸汽吞吐井
- 井下洗井作业地层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工业使用的井下洗井作业地层保护装置,由上接头和下接头等连接组成,上接头、下接头和堵芯等组成,上接头与下接头连接,堵芯装于其中,堵芯可在上接头内上下移动。将本实用新型随油管和抽油泵下至井中,洗井时,...
- 缪明才吴柏志邹群宫健高贵成逄铭玉冷强李玉斌韩云芳
- 文献传递
- 气井开井瞬间井筒积液液面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井筒积液是产水气井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深入了解其开井生产过程中液面的变化规律,对选择合理的排水采气工艺是非常必要的。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产水气井开井后液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开井瞬间井筒液面距井口高度随开井时间的变化关系,采用油田现场数据对该变化关系进行了计算验证。计算发现,该变化关系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在该前提下对影响气井开井瞬间井筒液面变化的各因素(操作因素、气藏因素和流体因素等)分别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含水气井在实际生产中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现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吴柏志袁世昌田相雷吴婷曲占庆
- 支撑裂缝导流能力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基质渗透率低是低渗透储层最主要的特征,对这类储层的开发,基本都要进行压裂改造。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影响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和酸蚀导流能力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对于同种类型支撑剂,20~40目的导流能力比40~60目的要大60%以上。支撑剂粒径均为20~40目,在实验压力为69 MPa时,高支撑剂强度(69 MPa)的粒径破碎率比低支撑剂强度(52 MPa)的粒径破碎率低4.3%。在支撑剂中掺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纤维之后,纤维的质量浓度为5%时,与其他3种质量浓度(10%、15%和20%)相比导流能力的损失率小20%以上;在不同粒径组合形成的充填层中,掺入纤维后,要获得较大的导流能力,要求大粒径所占的比例大于66.67%。
- 吴柏志
- 关键词:水力压裂导流能力支撑剂粒径
- 含人工裂缝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整体压裂应用研究
- 水力压裂是高效开采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措施,低渗储层中存在的启动压力梯度和人工缝中的高速非线性渗流使得油藏流体的渗流特征更加复杂化,因此需要将人工裂缝与井网系统部署进行优化研究,为整体压裂优化设计和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决...
- 吴柏志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油藏数值模拟井网
- 文献传递
-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压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低渗透油藏天然裂缝发育、整体物性变差、改造难度大的矛盾,在目前压裂配套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储层具体的改造难点,如产能建设新区主要为如何通过优化压裂参数提高弹性开采期的问题,老区为如何有效控制缝高、降低含水的问题,开展了压裂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针对不同低渗区块增产要求进行压裂裂缝参数的优化和工艺技术的优选,确定区块改造的最佳工艺,结合水平井压裂改造难点优化工艺,进一步提高低渗油藏的改造动用效果。在胜利油区史127、盐22等产能新区、史深100老区、华东分公司腰英台油田进行了关键技术的优化应用,改造效果显著。新老区单井压裂平均增油量达到1000t以上,较2009提高1.56倍,有效的提高了增产效果。
- 吴柏志
- 关键词:低渗油藏压裂工艺增产效果
- 桩西油田桩104块地应力测量技术及应用被引量:4
- 2001年
- 桩西油田桩 10 4块因低渗欠注 ,地层能量得不到补充 ,严重影响了区块开发效果 ,采用酸化等措施增注效果不佳。在室内进行了岩心组合实验 ,在现场应用无源地震测量技术 ,获得单井应力数据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获得该区块的地应力数据。据此 ,对桩 10 4块进行高压增注现场试验 。
- 李天本吴柏志贾耀勤逄铭玉赵刚舒勇
- 关键词:低渗透率地应力注水开发
- 杆式泵油管柱试压控制阀
- 一种杆式泵油管柱试压控制阀,由阀体、阀体座、阀芯和阀芯密封座组成。其特征在于阀体呈圆筒形、上部设有公螺纹、下部设有母螺纹,中上部孔中心设有阀芯杆导向孔,中部孔内设有环形凸台;阀座呈现圆筒形,上下部设有公螺纹,下端截面设有...
- 缪明才吴柏志周明卿邹群宫健李天本万德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