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江 作品数:60 被引量:1,192 H指数:15 供职机构: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水利工程 更多>>
概率密度匹配法对中国区域卫星降水资料的改进 被引量:76 2013年 为考察概率密度匹配法(PDF方法)对中国区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系统误差订正的适用性,基于逐日和逐时我国地面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PDF方法,分别对逐日0.25°×0.25°水平分辨率和逐时0.1°×0.1°水平分辨率的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降水产品的系统误差进行订正。在分析CMORPH卫星降水产品误差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资料不同的时空分辨率和误差特点,调整概率密度匹配时选取样本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设计相应的订正方案。评估结果表明:PDF方法订正后,两种分辨率卫星降水资料在中国区域系统误差均显著减小,达到了理想的订正效果。在我国站点稀疏的西部地区,订正后的CMORPH卫星降水产品仍保持卫星观测的降水空间分布,降水量也明显接近于地面观测降水量。可见,PDF方法是中国区域卫星反演降水产品系统误差订正的一种有效方法。 宇婧婧 沈艳 潘旸 赵平 周自江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31 2006年 利用四川盆地20个国家级基本气象站1954-2005年的大雾和能见度等资料,探讨了区域性浓雾的认定标准,建立起该地区较完整的区域性浓雾日数序列,分析了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①盆地内区域性浓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占总数的92.8%,这也就决定了浓雾日数序列是一个跨年度统计的序列;②1954-1976年盆地内浓雾处于偏少的负位相,尤以20世纪60年代为最少,相反,20世纪80-90年代浓雾频次高、强度大,处于多雾的正位相,但是近些年有明显的减弱;③在浓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中,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背景大气浑浊度)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干湿状况是决定浓雾年代际变化另一主要原因,局地气候变暖对浓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④90年代以后盆地内浓雾的减弱是3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周自江 朱燕君 姚志国 鞠晓慧关键词:四川盆地 年代际变化 大气浑浊度 RHtest方法对我国降水资料的均一性检验试验 被引量:20 2012年 应用RHtest方法结合台站元数据信息对我国1725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月降水资料进行了均一性检验试验和订正,并以波密站、元阳站和巢湖站为例介绍了检验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用于对我国降水资料均一性检验且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2400台站高密度月降水资料的使用更加有益于参考序列的选取,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和结合元数据主观判断的方式来对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更加合理。检验出存在非均一性断点的台站仅占2.1%,表明我国降水资料序列均一性情况良好,台站较大距离的迁移是造成部分降水序列非均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检验出存在断点的降水序列采用RHtest提供的订正方法进行了订正和趋势分析,发现订正后降水序列的年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改变,均一性也有很大改善。 张高杰 何金海 周自江 曹丽娟关键词:降水资料 均一性 基于卫星气候资料的1989-2015年南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被动微波卫星海冰密集度气候资料,分析了1989-2015年南北极海冰面积和密集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减少,南极海冰面积增加,变化趋势分别为-0.569×10~6km^2·(10a)^(-1)和0.327×10~6km^2·(10a)^(-1),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两极海冰面积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两极总海冰面积出现了下降,变化趋势为-0.242×10~6km^2·(10a)^(-1)。年海冰密集度在北极地区普遍减少,而在南极地区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威德尔海、罗斯海北部海冰密集度增加,趋势超过了10%·(10a)^(-1),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的海冰密集度出现下降。北极各月海冰面积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7-10月海冰面积减少明显,其中9月减少最显著,趋势为-0.955×10~6km^2·(10a)^(-1)。南北极海冰冻结和融化的时间不完全对应,北极融化与冻结时间基本平衡,南极海冰冻结时间明显长于融化时间。南极年内海冰面积的变化幅度大于北极,呈现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北极极小海冰面积的变化趋势最显著,达到了-0.636×10~6km^2·(10a)^(-1)。南极极大海冰面积出现的时间后移明显,趋势为0.733候·(10a)^(-1);极小海冰面积出现的时间非常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张雷 徐宾 师春香 周自江 任国玉关键词:气候变化 海冰 卫星 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订正算法;挑选测风塔和探空台站,进行位置匹配;基于测风塔资料对订正算法进行效果检验。利用本申请提出算法得到的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为风电场资源评估提供... 李庆雷 远芳 廖捷 周自江 陈丽凡 龚玺一种适用于全球实时风廓线资料的快速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全球实时风廓线资料的快速质量控制方法,算法包含特征值检查、界限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及垂直一致性检查等四个主要部分。其中,特征值检查包含僵值检查、突变检查及风切变检查等三个步骤。该质控算法不仅适用于风... 王蕙莹 廖捷 张志强 周自江 李庆雷 远芳 曹丽娟 朱晨中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220 2003年 利用筛选的1954~2000年中国338个站沙尘天气资料及相关气候资料,从沙尘天气区划方面着重分析研究了我国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沙尘天气多发区分别位于以民丰至和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和以民勤至吉兰泰为中心的河西地区.不同类型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范围不尽相同,其中沙尘暴主要发生在与北方沙漠及沙漠化土地相联系的极干旱、干旱和半干旱区内.扬沙和浮尘天气除了在沙尘暴发生区的绝大部分地区出现外,还向其它邻近地区扩展,如扬沙可向东北地区和东南的黄淮海平原及以南地区扩展;而浮尘天气则主要向东南方向扩展,可涉及整个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之下,上风方向的中高纬地区,如北疆和东北北部地区,浮尘天气发生甚少.2)全国沙尘暴天气易发区可划分为北疆、南疆、河西、柴达木盆地、河套、东北和青藏等7个亚区.沙尘暴和浮尘在南疆区发生日数最多,而扬沙在河西区发生日数最多. 王式功 王金艳 周自江 尚可政 杨德保 赵宗锁关键词:沙尘天气 扬尘 沙尘暴 新一代天气雷达布网设计的有效覆盖和地形遮挡分析 被引量:11 2018年 一般情况下,地形影响造成的雷达波束遮挡是长期保持不变的。研究雷达地形遮挡情况有助于提升雷达探测资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利用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数据,对我国已建成的208个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点进行地形遮挡分析,计算业务体扫模式(Volume Coverage Pattern modes, VCP)21的九个仰角下200 km范围内雷达反射率的波束阻挡系数,绘制观测仰角分别为0.5°、1. 45°、2. 4°和3. 35°时雷达有效观测区域的覆盖图,计算相应的有效覆盖面积。结果表明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站200 km范围内0. 5°、1. 45°、2. 4°和3. 35°仰角平均遮挡比例分别为30. 7%、8. 5%、2. 5%和1.0%,平均有效覆盖面积分别为83210.5、109354.2、118170.9、121631.5 km^2,只有少数几个雷达站受邻近山脉地形遮挡影响严重,雷达站总体有效覆盖情况较好。 朱丹 谷军霞 师春香 周自江关键词:新一代天气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 秒级探空资料的稀疏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秒级探空资料的稀疏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P1:从秒级探空廓线中提取探空规定层数据;步骤P2:从秒级探空廓线中提取探空温湿特性层数据;步骤P3:在所选取的温湿度特性层中选取对流层顶;步骤P4:从秒级探空廓线中... 李庆雷 周自江 廖捷 远芳 胡开喜文献传递 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秒级探空前30s风速求算及效果检验方法,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订正算法;挑选测风塔和探空台站,进行位置匹配;基于测风塔资料对订正算法进行效果检验。利用本申请提出算法得到的秒级探空近地面风速,为风电场资源评估提供... 李庆雷 远芳 廖捷 周自江 陈丽凡 龚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