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城
-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6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不同织构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的抗损伤性能
- 2007年
- 以四种织构纤维编织体(2.5D,三维四向,三维五向,三维六向)增强的SiC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织构纤维编织体损伤给复合材料结构带来的影响,并从纺织学角度分析此种现象。结果表明,2.5D织构纤维编织体结构整体性较好,在表层纤维受损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良好的三维整体性,所制备复合材料抗损伤性良好。而三维四向、三维五向和三维六向织构纤维编织体结构整体性较差,在表层纤维受损的情况下,纤维编织体的整体性遭到致命破坏,复合材料出现低应力断裂,抗损伤性很差。
- 周长城张长瑞胡海峰张玉娣王志毅
- 关键词:纤维织构SIC复合材料
- 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低温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低温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有机聚合物先驱体的低温陶瓷化特性,以碳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通过碳纤维预处理、真空浸渍、高温裂解、致密化等工艺步骤,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得到C...
- 张长瑞胡海峰张玉娣周长城曹英斌
- 文献传递
- SiC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SiC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高比模、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抗烧蚀、抗氧化和低密度等性能特点,被认为是继碳-碳复合材料(C/C)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战略材料,可大幅度提高现有武器装备和未来先进武器装备性能。SiC基复合材料...
- 周新贵张长瑞邹世钦周长城于海蛟黄伯云
- 关键词:SIC基复合材料发动机空间光学系统核反应堆半导体
- 文献传递
- C/SiC复合材料的低温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温度过高一直是制约其引入主动冷却工艺、突破其本征使用温度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差热(TG-DTA)、红外(IR)、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PCS)的裂解及化学转化过程,从理论上说明了先驱体聚碳硅烷(PCS)低温(<1000℃)陶瓷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聚碳硅烷在750℃实现无机化,880℃开始结晶,即聚碳硅烷在高温合金耐受温度范围(<1000℃)内,即可实现陶瓷化。以聚碳硅烷(PCS)为先驱体,炭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低温制备了炭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当制备温度为900℃时,所制备C/SiC复合材料密度为1.70g/cm3,弯曲强度达到657.8MPa,剪切强度为61.02MPa,断裂韧性为22.53MPa.m1/2,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
- 周长城张长瑞胡海峰张玉娣
- 关键词:PCSC/SIC复合材料先驱体浸渍裂解
- C/SiC复合材料及其空气舵防热套的低温制备研究
- 空气舵是高超音速导弹的重要部件,空气舵防热套的气动外形直接影响弹头命中精度,耐高温、抗烧蚀防热套是保证弹头再入过程空气舵气动外形的关键。本文根据高超音速导弹空气舵防热套对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要求,通过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
- 周长城
-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空气舵
- 纤维织构对C_f/SiC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007年
- 以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了Cf/SiC复合材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研究了四种纤维织构:2.5D,三维四向,三维五向,三维六向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5D纤维织构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优于其它三种织构的复合材料,2.5D织构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到了406.25MPa,三维四向织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只有128.80MPa,三维五向织构复合材料159.74MPa,三维六向织构复合材料150.42MPa,并结合纺织学的结构理论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剖析。
- 周长城张长瑞周新贵胡海峰张玉娣
- 关键词:CF/SICPIP纤维织构复合材料
- Cf/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结合材料复合过程中纤维编织体易变形的问题,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编织体变形的规律,以及对所制备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编织体体积控制有利于复合材料增强体纤维的均匀分布,实现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均一化,有利于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提高,并且,编织体体积控制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化速率,最终获得高致密度、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 周长城张长瑞胡海峰张玉娣
- 关键词:CF/SIC先驱体浸渍裂解复合材料
- 短Cf增强SiC基复合材料及制备压力和C_f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法、联合液相硅浸渍(LSI)工艺和纤维干磨分散技术制备了纤维随机分布的、其体积分数φ(Cf)分别为5%、10%和15%的短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模压压力及纤维体积分数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其模压压力变化有所改变,最佳模压压力为20 MPa;随短纤维体积分数φ(Cf)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复合材料的性能有所上升,当φ(Cf)为15%时,该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显微硬度(HV25)分别为4.42 MPa.m1/2、170.1 MPa、149.6GPa和5191。
- 于海蛟周新贵周长城
- 关键词:短纤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制备工艺对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以化学气相沉积碳为界面层,聚碳硅烷为先驱体,经过10个周期的浸渍-裂解制备了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3D-Cf/SiC)。考察了碳涂层高温预处理和陶瓷先驱体第一个周期1600℃裂解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涂层高温预处理有助于复合材料密度的提高,弱化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从而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到571 MPa,剪切强度51 MPa,断裂韧性18 MPa.m1/2。
- 周长城周新贵张长瑞曹英斌邹世钦
- 关键词:碳涂层高温处理先驱体浸渍裂解
- 碳纤维增强氮化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3
- 2007年
- 合成了全氢聚硅氮烷和硼氮烷的混杂先驱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混杂先驱体和3D碳纤维编制体为原料,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PIP)工艺制得了碳纤维增强氮化硼-氮化硅混杂基体的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烧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杂先驱体中含有B—N,B—H,Si—N,Si—H,N—H等结构,无其它杂质出现;随着PIP工艺循环次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随之提高;当进行4个循环时基本致密,密度达到1.50g/cm3,弯曲强度达到156.4MPa;轨道模拟实验显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烧蚀性能。
- 李斌张长瑞曹峰王思青曹英斌姜勇刚周长城
- 关键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烧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