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震

作品数:48 被引量:487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食源
  • 13篇食源性
  • 10篇污染
  • 10篇病毒
  • 5篇源性疾病
  • 5篇食源性疾病
  • 5篇食源性致病菌
  • 5篇脉冲场
  • 5篇耐药
  • 5篇副溶血性
  • 4篇沙门菌
  • 4篇污染状况
  • 4篇耐药性
  • 4篇分子
  • 4篇副溶血性弧菌
  • 3篇电泳
  • 3篇血清
  • 3篇阳性
  • 3篇肉鸡
  • 3篇手足

机构

  • 43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国家食品安全...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南京市疾病预...
  • 2篇徐州市疾病预...
  • 2篇北京远策药业...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通市疾病预...
  • 1篇铜山县疾病预...

作者

  • 43篇唐震
  • 18篇郑东宇
  • 13篇乔昕
  • 12篇倪云龙
  • 12篇王燕梅
  • 12篇沈赟
  • 11篇史智扬
  • 11篇秦思
  • 9篇马恺
  • 8篇崔仑标
  • 7篇吴涛
  • 6篇单云峰
  • 6篇汪华
  • 5篇葛以跃
  • 4篇周翌婧
  • 4篇陈银
  • 4篇焦永军
  • 4篇甄世祺
  • 4篇郭喜玲
  • 4篇李显

传媒

  • 12篇江苏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2017年江苏省食源性志贺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2015—2017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志贺菌耐药情况。方法按监测方案,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药敏试验抗生素选择原则,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从腹泻病人粪便或肛门拭子中分离出的119株志贺菌进行15种常见抗生素的药敏鉴定。结果2015-2017年,共复苏、复核鉴定志贺菌119株,耐药率均为100.0%。对不同抗生素耐药率,以红霉素最高(95.8%),其次是萘啶酸(90.8%)、氨苄西林(87.4%)、四环素(76.5%);多重耐药109株,多重耐药率为91.6%,最多1株可耐受9类抗生素。不同年份中四环素、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食源性疾病致病菌志贺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时了解致病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杜佳露唐震郑东宇秦思马恺沈赟
关键词:志贺菌食源性疾病耐药监测抗生素
江苏省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江苏与山东、河南、安徽交界的区域是我国两大手足口病高发地区之一,本文对2008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江苏12个市城乡63批次355份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人的咽拭子标本进行了病原分离,并对全部182个分离毒株进行鉴定,以了解江苏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特征.
李显唐震崔仑标单军单云峰葛以跃赵康成郭喜玲吴涛彭海燕陈银史智扬汪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分析柯萨奇病毒咽拭子标本高发地区病原分离
江苏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现况、菌株耐药及其分子分型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掌握江苏省伤寒偈0伤寒流行现况、病原菌耐药性以及分子分型特征,以确定监测重点。方法对2007--2011年江苏省伤寒倡4伤寒疫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210株伤寒倡0伤寒沙门菌耐药性测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81株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近5年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47/10万,呈总体下降趋势。人群年龄别发病以0岁组(1.70/10万)高发。病原谱以伤寒沙门菌为主(66.19%),其次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23.81%)。伤寒倡0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66.19%),对环丙沙星等6种抗生素耐药率低于10.00%,多重耐药率为30.00%。近3年伤寒沙门菌分属4个克隆群37个PFGE型,优势带型为JPPX01.JS0027(11.11%),JPPX01.JS0001为地区独特性菌型,JPPX01.JS0014、JPPX01.JS0018和JPPX01.JS0024为扩散性菌型。特征菌型成簇分析发现3起病例具有聚集性特征。结论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婴儿高发。菌株对多数抗生素较敏感,但部分药物耐药性在增加。由于近年伤寒呈现高度散发状态,未出现占绝对优势的菌型,推测近期发生大规范流行的可能性较小。
庄菱张永杰唐震董晨周璐钱慧敏汤奋扬甄世祺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
南京市部分公共场所军团菌污染状况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军团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机会性致病菌,公共场所是该病的易发场所。为了解和分析南京市公共场所环境中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对南京市部分酒店、医院及商场中环境样品中军团菌的检出率进行调查。方法从医院、商场及酒店分别采集水、土壤和积尘样品,同时用培养法和PCR法检测军团菌。采集公共场所工作的从业人员以及医院肺炎患者的尿样和血清样本,分别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用血清凝集法进行血清型的鉴定。结果冷却水中军团菌的检出率为100%,淋浴水和自来水军团菌的检出率较低,为10%。土壤样品中用PCR法在酒店背景土、酒店风管积尘土以及商场风管积尘土各检出军团菌,检出率为10%。气溶胶样品中只有在医院冷却塔内采集的样品中培养出军团菌,但PCR法均检测到军团菌。军团菌的血清型包括LP1、LP6和Lb。结论在公共场所的水、土壤、尘土和空气中均能检测到军团菌,提示我国公共场所中存在军团菌的感染风险,建议加强公共场所军团菌的监测和消毒。
沈赟马恺叶艳华金萍唐震
关键词:军团菌公共场所污染状况
2015年江苏省网店自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监测江苏省网店自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了解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毒及耐药特点。方法选取无锡、常州、盐城3个监测点,采集江苏省范围内的网店自制食品共214份。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并对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被检测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3株,总检出率为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单增李斯特菌4株,未检出沙门氏菌,3份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超出国家规定的限量值。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6株产生葡萄球菌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普遍耐药,对四环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较高,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呋喃妥英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耐莫西沙星、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江苏地区网店自制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比较严重,产肠毒素比例高,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购食品的监管力度,确保网购食品安全。
乔昕唐震秦思郑东宇王燕梅倪云龙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药物敏感性试验
一种基于NASBA技术的新型快速肠道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基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荧光分子信标探针检测技术,进行肠道病毒的快速检测与辅助诊断。方法:根据Genebank上肠道病毒5′端非编码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捕获探针,应用纳米技术对商品化磁珠进行偶联,NASBA方法进行扩增,NucliSens读数仪检测,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验证,同时验证NASBA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该方法对肠道病毒具有高度特异性,与RSV等呼吸道相关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反应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结论:本研究应用的肠道病毒NASBA检测方法特异、灵敏、快速简便,适用于肠道病毒的日常监测和爆发疫情的应急诊断。
唐震李显郭喜玲吴涛史智扬
关键词:NASBA磁珠肠道病毒
2007-2009年中国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中国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方法 选取2007-2009年分离自浙江省、江苏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辽宁省,经生化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的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共135株.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种鉴定基因不耐热溶血素(tlh)、toxR、VPM、gyrB及“大流行菌群”标识基因(GS-PCR、PGS-PCR、orf8、HU-α)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菌株对8种抗菌素的耐药性;对实验菌株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PFGE)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5株临床分离株tlh、toxR、gyrB、VPM均为阳性,85.9% (116/135)的临床菌株tdh和(或)trh阳性,tdh、trh的携带率分别为85.2%(115/135)、3.0% (4/135),其中3株菌同时携带两种毒力基因.GS-PCR、PGS-PCR、orf8、HU-α的携带率分别为66.7% (90/135)、80.7% (109/135)、65.2% (88/135)、66.7% (90/135).135株临床株耐受至少1种抗菌素的占8.1% (11/135),其中,9株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2株对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1株对四环素耐药.所有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均敏感.135株临床株检出29种血清型,以O3、O4、O1群为主,占89.6%(121/135),O3∶K6为优势血清型,占56.3% (76/135).我国“大流行菌群”包括O3∶K6、O4:K68、O1∶ K36、O1∶K25、O1∶K5、O3∶ K29等血清型.限制性内切酶SfiⅠ和NotⅠ的酶切图谱片段集中在30~700 kb之间,聚类分析各分为6个群和9个群,最低相似度分别为52.6%和58.7%,临床“大流行菌群”菌株分别位于C群和D群.结论 我国大部分副溶血性弧菌临床株携带毒力基因;“大流行菌群”尤其是O3∶K6血清型在我国呈流行趋势,GS-PCR、HU-a可作为判定“大流行菌群”标识基因.PFGE分型可靠且能区分“
李薇薇梅玲玲唐震杨小蓉李秀桂裴晓燕王岗付萍吴永宁郭云昌
关键词:血清分型
环介导恒温扩增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建立1种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的快速、敏感、特异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方法,为诊断该菌感染及食品中污染检测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根据GenBank中foxA序列,设计多套引物,筛选最佳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DNA的LAMP检测方法,加入荧光染料钙黄绿素以肉眼判断结果。结果根据扩增曲线,从4组引物中筛选出最优引物组进行LAMP检测,63℃恒温15min开始出现扩增,最低检测限为1.46×10^(-7)g/L,高于普通PCR最低检测限1个数量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等10株病原菌为模板进行LAMP检测,均未检出非特异性扩增反应。测序结果分析显示,LAMP扩增区不同菌株序列一致性约为95%,具有很好的保守性。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够满足基层实验室、应急检测等使用需求,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有条件的基层进行推广。
郑东宇沈赟秦思唐震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出限
2016年江苏省淡水养殖环节常见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的污染程度。方法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结果从淡水养殖场中采集水产品、水体、水底沉积物样品共507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7株(3.4%);霍乱弧菌4株(0.8%);溶藻弧菌及创伤弧菌均未检出。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均不携带毒力基因(trh-;tdh-),主要血清型为O5:H7(41.2%),主要耐受的抗生素为头孢唑林(94.1%),其中3株PFGE带型相似性系数100%;4株霍乱弧菌均为非O1/O139群,未发现耐药株。结论江苏省淡水养殖环节中副溶血性弧菌环境污染程度低,但在淡水养殖环节中检出致病性弧菌,提示淡食用水产品依然可能存在引发食物中毒的风险。
秦思乔昕沈赟郑东宇唐震
关键词:淡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在人群中对风疹、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鼻腔接种后干预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初步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鼻腔喷雾剂对风疹、麻疹减毒活疫苗鼻腔接种后免疫效果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合适人群进行对比试验,一组为干扰素(IFN)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IFN试验组提前2天使用rhIFNα2b喷雾剂,然后IFN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风疹、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鼻腔接种。在疫苗接种前以及接种后第21和28天分别采集试验对象血清测定其对应的IgG特异性抗体,以抗体滴度的差异观察IFNα2b对病毒感染的干预效果。结果麻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差异分别为1.26(21d)和2.96(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差异为0.95(21d)和0.37(28d),差异不明显。结论⑴单价麻疹和风疹疫苗鼻腔喷雾接种可以加强基础免疫;⑵rhIFNα2b鼻腔喷雾剂对风疹和麻疹减毒活疫苗鼻腔接种的免疫效果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赵静朱凤才舒跃龙周蕊刘丽琦张丽兰史智扬唐震林里卓喻志爱张丽萍张滨侯云德
关键词:干扰素Α麻疹病毒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鼻腔喷雾剂风疹疫苗免疫效果接种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