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冰

作品数:70 被引量:214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烤烟
  • 14篇杂交
  • 12篇杂交稻
  • 11篇水稻
  • 11篇超级杂交
  • 11篇超级杂交稻
  • 10篇栽培
  • 10篇干物质
  • 10篇超级稻
  • 9篇养分
  • 9篇施肥
  • 8篇烟叶
  • 8篇香稻
  • 7篇氮素
  • 7篇利用率
  • 6篇稻茬
  • 5篇氮肥
  • 5篇烟苗
  • 5篇养分吸收
  • 5篇土壤

机构

  • 70篇湖南农业大学
  • 8篇浙江中烟工业...
  • 7篇湖南省烟草公...
  • 5篇吉林烟草工业...
  • 3篇湖南省烟草公...
  • 1篇湖南杂交水稻...
  • 1篇国际水稻研究...
  • 1篇南县农业局
  • 1篇益阳市农业科...
  • 1篇湖南中烟工业...
  • 1篇湖南金叶众望...
  • 1篇北京恩格兰环...

作者

  • 70篇夏冰
  • 35篇邹应斌
  • 21篇邓小华
  • 14篇阳树英
  • 13篇黄敏
  • 9篇蒋鹏
  • 9篇胡安然
  • 8篇谢小兵
  • 8篇江智敏
  • 7篇敖和军
  • 7篇魏颖娟
  • 7篇李海林
  • 7篇余政军
  • 7篇赵杨
  • 6篇杨柳
  • 5篇李旭
  • 5篇刘少坤
  • 5篇金江华
  • 4篇刘清波
  • 4篇陈佳娜

传媒

  • 14篇作物研究
  • 4篇中国稻米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学学报
  • 2篇全国第十四届...
  • 1篇中国仪器仪表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1篇2024
  • 9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漂浮育苗盘孔数和控水促根育苗措施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漂浮育苗盘孔数和控水促根育苗措施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对烟苗根系性状指标、根系活力、地上部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用η^(2)值对育苗盘孔数、控水促根育苗措施及其互作对烟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减少育苗盘孔数、采用控水促根育苗措施可促进根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和根尖数增加,改善烟苗农艺性状,提高叶片SPAD值,提高烟苗根、茎、叶器官的干物质量和烟苗干物质总量。育苗盘孔数、控水促根措施互作对根系性状指标的贡献率最大(44.92%);控水促根措施对根系活力的贡献率最大(37.23%);育苗盘孔数对地上部烟苗农艺性状的贡献率最大(49.63%);育苗盘孔数对叶片SPAD值的贡献率最大(69.06%);育苗盘孔数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贡献率最大(48.60%)。因此,采用136孔漂浮育苗盘配合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加上苗棚后期控水管理,可培育壮根苗,对促进稻茬烤烟早生快发有重要意义。
旷子扬郑宏斌文伟康江智敏徐志强潘飞龙王卫民肖志鹏曾惠宇何永秋邓永晟夏冰邓小华
关键词:干物质积累
促根减氮施肥模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23年
为明确南方稻作烟区促根减氮施肥模式的应用效果,以传统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促根减氮施肥模式(减少基肥氮比例、根区施用基肥、增施促根灌蔸肥和水溶性追肥、改变专用基肥和追肥配方及施用量,施肥过程共减氮22.22%)对烤烟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促根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提高上部烟叶单叶质量和叶面积质量,降低烟碱含量,提高上部和中部烟叶的评吸质量,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省工5.81%,节约农资成本3.27%,纯收益提高23.37%,产投比提高6.29%,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8.11%,氮肥偏生产效益提高33.79%。促根减氮施肥模式在减氮22.2%的情况下,可提高稻茬烤烟种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适宜在南方稻作烟区推广应用。
陈治锋肖汉乾邓小华何铭钰黄杰夏冰向铁军邓小强李武进肖艳松
关键词:烤烟烟叶质量
一种使五常香稻增产的减氮的生态肥及施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五常香稻增产的减氮的生态肥,所述生态肥中氮和硫的重量比为(90—180):45。本发明就氮素和硫素如何配施才能高产并且氮素的增产效益和氮素利用率最高,从而匹配出使五常香稻增产的减氮的生态施肥及施肥方法。
阳树英邹应斌夏冰吕广动李奎靳国靖张国林
文献传递
一种粉碎装置
一种粉碎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设置有机箱,机箱顶部设置进料斗,机箱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机箱包括上部的预处理室和下部粉碎室,预处理室内设置有第一破碎辊组和第二破碎辊组,第二破碎辊组位于第一破碎辊组底部,所述粉碎室与预处...
李海林杨柳余政军尹小红夏冰崔国贤傅志强
使香稻谷粒天然增香的施肥配方及施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香稻谷粒天然增香的施肥配方及施肥方法。施肥配方的各种原料组成及其比例以Kg/亩计:MgCl<Sub>2</Sub>5.52<U>+</U>0.83,MnCl<Sub>2</Sub><Sub> </Sub>...
阳树英邹应斌胡安然夏冰刘少坤
文献传递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为探明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特点,以穗粒结构相近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玉香油占为材料,于2011-2013年在长沙(N 28°12′)进行了高氮(225 kg/hm^2)、中氮(113-161 kg/hm^2)、不施氮(0 kg/hm^2)处理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平均产量9.55和9.57 t/hm^2,比黄华占增产5.99%,比玉香油占增产9.38%,增产显著;成熟期平均干物质积累量18.05和18.24t/hm^2,分别比黄华占、玉香油占增加7.12%和11.22%,差异显著;氮吸收量为189.5-193.9 kg/hm^2,分别比黄华占和玉香油占增加5.45%和4.41%,但产量与N、P、K吸收量之间呈非线性二次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显著;每667 m^2氮、磷、钾需要量分别为19.79和20.09 kg、3.90和4.09 kg、20.57和22.37 kg,显著低于常规稻品种,并且在施氮肥条件下,产量与N、P、K养分需要量之间为显著线性相关;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率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超级杂交稻氮收获指数为68.6%和69.1%,显著高于常规稻(62.7%和64.0%),但品种间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差异不显著。可见,超级杂交稻高产与N、P、K养分高效利用相协调。
夏冰蒋鹏谢小兵赵杨魏颖娟黄敏邹应斌
关键词:超级稻干物质氮利用率
打顶时间和方式对烤烟经济性状和烟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打顶时间及打顶方式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打顶时间(现蕾打顶、中心花开放时打顶、盛花开放时打顶)及打顶方式(去除花器不带幼叶、去除花器带相邻的顶端2片幼叶、去除花器带相邻的顶端4片幼叶)的双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云烟87’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时间的延迟,烤烟的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产值及评吸质量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上部叶烟叶长度、厚度及叶面积质量增加,总氮和烟碱含量增加;随着打顶去除幼叶数量的增加,上等烟比例先增加后降低,产值先降低后增加,上、中、下部叶的烟叶长度、厚度及叶面积质量增加,中部叶的叶面积指数增加,烟碱、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增加;在打顶时间及打顶方式的互作下,中心花开放时打顶不去除幼叶处理的经济性状最佳,现蕾打顶时去除花器带相邻的顶端4片幼叶的物理特性最佳,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去除花器带相邻的顶端2片幼叶的评吸质量最佳。因此,湖南稻茬烤烟‘云烟87’以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去除花器带相邻的顶端2片幼叶较为适宜。
吴文信李思军谭志鹏宗毅何铭钰潘飞龙毕一鸣江智敏陈焘夏冰成明珠邓小华
关键词:烤烟打顶时间经济性状烟叶品质
不同氮肥施用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4
2008年
为了探讨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对杂交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2001~2003年在湖南省宁乡县回龙铺镇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施氮处理的氮肥用量为100~120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减少38.9%~47.6%,产量增加0.48~1.48t/hm^2,增幅6.32%~27.3%,减氮增产的效果显著;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氮肥用量为99~147.5kg/hm^2,成熟期氮素吸收量为146.9~194.3kg/hm^2。改进的施氮处理AEN平均为10.6~14.3kg/kg.比农民习惯施肥增加7.0~10.7kg/kg;PFPN平均为65.2~96.8kg/kg,比农民的习惯施肥增加34.1~65.7kg/kg;REN平均为68.5%~76.2%,比农民习惯施肥增加14.1%~21.8%,增幅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析了氮肥用量对植株干物质在茎秆、叶片和稻穗分配的影响,讨论了植株后期对氮素的奢侈吸收而导致减产的可能性。
邹应斌敖和军夏冰唐启源彭少兵Roland J Buresh
关键词:水稻氮肥
双季超级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探讨超级早稻和晚稻的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2007年在湖南省衡阳市、益阳市和岳阳市进行了不同品种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点间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地点间产量以岳阳点较高,平均产量早稻为7.95t/hm^2。晚稻为7.86t/hm^2;品种间产量早稻以陆两优996和中嘉早32最高,平均产量分别为8.03和7.91t/hm^2,晚稻以钱优1号和天优华占产量较高,产量分别达到7.69和7.55t/hm^2。成熟期植株NPK含量和吸收量的品种间差异显著,但与产量的高低不相关。单位产量(1000kg稻谷)的NPK养分需要量分别为15.0~18.9,3.29~5.17和13.6~16.49kg。
邹应斌陈玉枚徐国生张正良夏冰程兆伟刘武莫亚丽詹可
关键词:超级稻栽培养分吸收
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产量表现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产量表现,2007年在长沙、桂东和南县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超级杂交稻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量的基因型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最高,3地点平均为155.3kg/hm^2,两优293最低,3地点平均为129.6kg/hm^2;(2)不同超级杂交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汕优63和常规稻品种胜泰1号,10个品种3地点平均产量为9.22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1%;(3)超级杂交稻氮素需要量均低于对照品种汕优63和常规稻品种胜泰1号,不同基因型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10个品种3地点平均为14,53~17.21kg/1000kg。
夏冰刘清波敖和军方稳山萧安民
关键词:超级稻氮素基因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