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生 作品数:105 被引量:9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Nb+离子活化甲烷脱氢反应机理DFT研究 过渡金属气相离子活化烷烃在实验和理论计算方面近年已受到人们的广泛的关注。早在1987年即有报道气相Nb+离子与甲烷会发生反应。但需能量较高的Nb+离子才能和烷烃反应生成NbCH2+,若因碰撞等而失去动能的Nb+离子却不能... 李建辉 夏文生 万惠霖关键词:反应机理 三重态 DFT 文献传递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催化剂的形貌效应和结构敏感性 甲烷氧化偶联制C2+有机物(OCM),是天然气、页岩气等(主要成分为甲烷)转化和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甲烷的化学稳定性,C-H活化常须较苛刻的反应条件(如高温),而苛刻的反应条件易致目标反应的产物发生深度转化,故甲烷直... 夏文生 侯玉慧 程文敏 万惠霖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 氧化镧 文献传递 Ca、Sr促进的铈基氧化物催化剂及其甲烷氧化偶联性能研究 甲烷氧化偶联(OCM)制C2是甲烷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CeO2是汽车尾气净化、有机烃类物质选择氧化的重要催化剂组分,但单一的CeO2用于OCM时,
C2选择性极低,因此,我们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Ca、Sr掺杂的Ce-基氧... 董玲玉 杨艳玲 夏文生 万惠霖关键词:碱土金属 CEO2 碳酸盐 甲烷氧化偶联 Pd前躯体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d/S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合成气(CO/H2)是一种解决能源紧缺和生产液体燃料及其它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因有望成为合成气生产的新途径而备受关注。POM反应所用催化剂主要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其中贵金属Pd/SiO... 李兵 翁维正 夏文生 万惠霖关键词:PD 前躯体 甲烷部分氧化 活性评价 XRD 文献传递 肼在金属表面上分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键指数归一-二次指数势(Unity Bond Index-Quadratic Exponential Potential,UBI-QEP)法被用于研究肼在Fe,Ru,Pt和Cu表面上的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肼在金属上优先发生N—N键断裂,金属活性顺序是Ru^Fe>Pt>Cu,但不同金属上呈现出不同的产物选择性.在Fe,Ru上产物主要为N2和H2,其通过N2Hx物种形成的可能性较低,金属活性顺序为Ru>Fe;而在Cu,Pt上最终产物为NH3,N2和H2,其中H2和N2的形成可能部分源于中间体物种N2H的转化,金属的活性顺序为Pt>Cu. 张俊 谢励 夏文生 万惠霖关键词:金属表面 C_(18)环基过渡金属(Os,Ir)单原子对甲烷C—H的活化 2023年 由于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作为天然气主要成分的甲烷分子的转化和利用极富挑战性和研究意义.然而,这一问题的突破有赖于甲烷C—H的活化,特别是温和条件下活化催化剂的研发.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考察了过渡金属TM(Os, Ir)单原子-碳18环(TMC_(18))对甲烷C—H的活化.结果表明,相对于TM单原子,TM单原子键合在碳18环上后,显著降低了甲烷C—H的活化能垒;而相较于TM单价阳离子,则削弱了C—H键裂解物种CH_(3)与TM的结合力.结合力较弱的TM-CH_(3),对物种CH_(3)的脱附或进一步转化为附加值高的化学品有利.对TM-碳18环间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碳18环通过与TM的d-π共轭,呈现良好的储存和吸电子的作用,进而可以促进甲烷C—H活化能垒的降低.碳18环基TM单原子具有温和条件下高效活化甲烷C—H的潜力. 张海平 孔雪 夏文生 张庆红 万惠霖关键词:甲烷 单原子 密度泛函理论 La-O团簇上超氧物种间的相互作用:DFT研究 夏文生 翁维正 万惠霖关键词:歧化 物理化学实验室真空与气路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3 2018年 物理化学实验中,不少实验需要通气体,因此,物理化学实验室气路系统的设计安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物理化学实验中所出现的几种气路进行了说明并改进,提高了实验气路系统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气体泄漏的可能性,保障了实验室的安全。 吴平平 徐晓明 夏文生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 真空技术 中性团簇(CeO_2)_m(m=1~3)活化甲烷C—H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CH4在电中性(Ce O2)m(m=1~3)团簇上的活化情况,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计算结果表明,甲烷C—H键在团簇上的活化为亲核加成模式,电子由团簇流向甲烷C—H反键轨道,使甲烷C—H键削弱而得以活化,反应的过渡态为四中心结构.团簇的桥氧位活化甲烷C—H键的活性大于端氧位,而三重桥氧位的活性高于二重桥氧位.团簇中作用位点Ce和O原子的电荷布居与其活化甲烷C—H的能力密切相关.溶剂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甲烷C—H活化自由能垒,而且使与甲烷作用的团簇各位点的活性差异缩小. 陈蓉芳 夏文生 万惠霖关键词:二氧化铈 甲烷 密度泛函理论 双金属氧化物LaSrO3簇活化甲烷的DFT理论研究 夏文生 万惠霖关键词:甲烷 活化 双金属 D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