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
- 作品数:31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半胱氨酸蛋白酶-7核酶的克隆、体外表达与切割活性的研究
- 2004年
- 目的 设计并合成抗小鼠半胱氨酸蛋白酶-7(caspase-7)的锤头状核酶,并对它们的体外表达与体外切割活性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计算机软件对锤头状核酶和小鼠caspase-7基因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核酶的DNA序列在体外由自动合成仪合成,小鼠caspase-7目的基因通过RT-PCR扩增获得,将核酶基因和caspase-7基因分别克隆入载体pBSKneoU6’和pGEM-T中,通过体外转录得到核酶和caspase-7mRNA,通过体外切割筛选出具有切割活性的核酶。 结果 针对目的基因的333和394位点发计合成了两个核酶:Rz333和Rz394。成功获得caspase-7 mRNA的表达载体pC7及含有核酶的重组质粒pU6Rz333和pU6Rz394,通过体外转录表达出含有caspase-7 mRNA的987 nt的靶mRNA及完整的核酶Rz333(47 nt)和Rz394(50 nt)。体外切割实验证实Rz333能够定点切割caspase-7 mRNA,产生243 nt和744 nt的切割产物,切割效率为67.98%。Rz394不能切割靶基因。 结论 核酶Rz333能够位点特异性的切割caspase-7 mRNA。
- 张韦华谢青周霞秋姜山金由辛
- 关键词:基因克隆锤头状核酶
- 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干扰RNA对鼠原代肝易状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细胞外基质(ECM)积聚与活化肝星状细胞(HSC)数量密切相关,增殖是活化HSC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调控活化HSC数量的一种重要方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主要由活化HSC产生,是HSC增殖的一个重要刺激因子。
- 李光明谢青李定国姜山刘海防徐芹芳金由辛
- 关键词:肝纤维化小分子干扰RN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肝星状细胞
- siRNA沉默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鼠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化学合成的小干扰RNA(483 siRNA)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胶原酶原位灌注消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原代HSCs,以脂质体Oligofectamine包裹483siRNA转染培养72 h的原代HSCs作为转染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收集孵育96 h的HSCs及培养上清液,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染色、MTT和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CTGF蛋白表达、α-SMA表达、细胞增殖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透明质酸及Ⅲ型前胶原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HSCs的CTGF蛋白表达下调(92±5)%,α-SMA染色阳性细胞减少(58±6)%,细胞增殖活性下调(18±5)%,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分别下调(53±6)%和(41±7)%;培养上清中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含量分别降低(48±5)%和(33±8)%。结论483 siRNA能显著下调原代HSCsCTGF蛋白表达,并由此抑制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提示针对CTGF靶位的siRNA可能具有防治肝纤维化的潜力。
- 李光明李定国谢青宗春华周慧娟姜山陆汉明
- 关键词:小干扰RN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
- 沉默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大鼠肝纤维化及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干扰RNA(siRNA)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皮下注射CCl4及经门静脉注射等渗盐水,3d1次,连续6周;预防组:皮下注射CCh及经门静脉注射CTGFsiRNA,连续6周;治疗组:皮下注射CCl4 2周,随后给予CTGFsiRNA及CCl4 4周;对照siRNA干预组:皮下注射CCla及经门静脉注射对照siRNA,连续6周;空白对照组:经门静脉注射等渗盐水6周。用HE和SiNusred染色评估大鼠肝组织学变化,RTPCR或(和)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CTGF、Ⅰ与Ⅲ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Ⅲ型前胶原及透明质酸含量。结果模型组及对照siRNA组大鼠肝组织CTGF、Ⅰ与Ⅲ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及治疗组由CCl4诱导的CTGFmRNA和蛋白表达及Ⅰ与Ⅲ型胶原、层黏连蛋白mRNA表达分别下调76%±8%、95%±2%、74%±8%、78%±8%、31%±7%和80%±3%、93%±3%、57%±6%、59%±10%、43%±9%(F值分别为68.630,21.234,24.219,16.315和9.716,P值均〈0.01),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大鼠外周血Ⅲ型前胶原和透明质酸含量也显著降低。结论经门静脉注射CTGF siRNA能显著抑制实验大鼠肝CTGF基因表达,由此通过阻止细胞外基质积聚而缓解肝纤维化。
- 李光明李定国谢青史毅姜山周慧娟陆汉明金由辛
- 关键词:肝纤维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干扰RNA细胞外基质
- Caspase-12活化在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caspase-12表达变化与内质网应激介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原位消化灌流法分离小鼠原代肝细胞,应用毒胡萝卜素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进行凋亡诱导,通过DNA梯带,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等对肝细胞凋亡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选出合适的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过程中caspase-12蛋白酶的表达变化。结果毒胡萝卜素4μmol、诱导30h可引起50%肝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随诱导时间延长procaspase-12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结论毒胡萝卜素4μmol作用30h是建立小鼠原代肝细胞凋亡模型的合适条件,随凋亡细胞数量增加,procaspase-12相应减少,caspase-12活化是毒胡萝卜素引起内质网应激介导肝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 姜山谢青张韡周惠娟刘海防俞红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凋亡肝细胞CASPASE-12
- 肝衰竭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干细胞活化情况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例中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与其肝脏干细胞活化状态的关系。方法收集肝移植病例中重型肝炎肝衰竭33例,以相应供肝组织作为正常对照,以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检测肝组织中 c-kit、Ki-67、HBsAg 及 HBcAg 表达情况,并选择10例 c-kit 明显阳性病例进行了甲苯胺蓝组织化学染色做为对比染色,分析肝衰竭病例肝脏病理组织学、病毒抗原表达、有无人工肝治疗史,c-kit 阳性肝脏干细胞活化数量。结果 33例中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分布为21~64岁。符合急性肝衰竭6例,其中2例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3例为药物中毒所致,1例为急性妊娠脂肪肝;亚急性肝衰竭5例,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慢性急性发作性肝衰竭22例,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肝移植手术前有人工肝治疗史13例。肝脏活化的干细胞被 c-kit单克隆抗体所标记,但不能被甲苯胺蓝染料染色。正常供肝内无或偶见 c-kit 阳性细胞;急性肝衰竭组 c-kit 阳性细胞为3.50±2.66(0~8)个/mm^2;亚急性肝衰竭组为11.47±8,85(3~30)个/mm^2;慢性急性发作性重型肝炎组为15.50±10.95(5~45)个/mm^2,各组之间 c-kit 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无人工肝治疗史对 c-kit 阳性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供体肝脏组织 Ki-67染色阴性,而肝衰竭病例在汇管区或旁汇管区可以检测到数量不等的 Ki-67阳性细胞,但并不与 c-kit 阳性前体细胞呈平行关系。结论急性肝衰竭时肝细胞大片坏死但内源性干细胞活化不足是预后差的原因之一。而病程迁延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肝衰竭,肝脏干细胞活化水平逐渐升高,提示积极治疗肝衰竭使其设法渡过急性期,可以不同程度调动肝脏自身再生重建机制。
- 于颖彦计骏姜山彭承宏李宏为周霞秋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干细胞干细胞因子肝炎病毒性
- HIV广泛中和抗体4E10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4E10是目前中和作用最广泛的HIV单克隆抗体。其抗原核心表位被证实为NWF(D/N)IT基序,但利用抗原表位氨基酸未能诱导产生类似4E10的中和抗体。研究发现,4E10可能是一种自身抗体而难以诱导产生,而且其表位氨基酸在自然状态大部分隐蔽于HIV包膜磷脂层中,不但难以诱导产生抗体,而且无法与4E10紧密结合。此文就4E10抗体的发现、自身抗体特性及其表位完全暴露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姜山谢青
- 关键词:HIV中和抗体
- Caspase-12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表达及作用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探讨Caspase-12在D-氨基半乳糖(D-Gal)/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Caspase-12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肝细胞凋亡途径在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作用。方法以D-Gal/LPS联合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建立实验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动态检测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和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评估肝细胞凋亡和肝坏死演变过程;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肝细胞DNA凋亡条带;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Caspase-12 mRNA表达水平;west- ern blot检测Caspase-12、Bip/GRP78蛋白表达。结果药物诱导5h时肝组织中典型凋亡细胞增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开始升高,Caspase-12 mRNA表达明显增加, Caspase-12蛋白量表达反而减少;7h镜下出现大量肝细胞凋亡和坏死,ALT、AST水平达高峰,分别为(2564±1384)U/L和(1198±497)U/L,正常对照组为(59±17)U/L和(135±12)U/L,Caspase- 12 mRNA表达仍增加,Caspase-12蛋白表达量继续降低;9h 肝细胞坏死明显,伴散在凋亡细胞,ALT、AST水平明显下降,Caspase-12 mRNA表达较7 h下降。Bip/GRP78蛋自表达从5 h开始,至7 h逐渐增加。结论D-Gal/LPS诱导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早期Caspase-12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后期(7-9 h)降低,与肝细胞凋亡发生的时相一致;Caspase-12蛋白酶因内质网应激而被大量活化,提示Caspase-12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肝细胞凋亡参与炎症性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是急性肝功能衰竭中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提示早期干预Caspase-12表达及活化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周惠娟谢青姜山李光明周霞秋刘海防俞红郭清
- 关键词:CASPASE-12急性肝功能衰竭D-氨基半乳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脂多糖诱导小鼠
- 小鼠半胱天冬酶-12特异性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构建小鼠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基因特异性小干扰RNA (siRNA)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参照siRNA模板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caspase- 12不同位点的siRNA,分别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l-6,24 h收集细胞;RT-PCR分析不同位点siRNA对靶基因mRNA表达的抑制,筛选出抑制效率最高的位点;将此位点siRNA模板序列插入质粒pRNAT-H1.1Neo中,PCR分析及基因测序进行鉴定;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转染Hepal-6细胞48 h和72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aspase-12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12的表达。数据行t检验。结果RT-PCR分析表明,第一对siRNA(siRNA*1)对caspase- 12基因表达的抑制效率最高;重组质粒pRNAT-H1.1Neo-caspase12(pRNAT-casp12)经PCR分析及测序表明,siRNA*1模板序列成功插入预计位点,且序列正确;pRNAT-easp12转染Hepal-6细胞48 h和72 h后,与空质粒对照组相比,caspase-12 mRNA水平分别下降72.5%和59.5%(P<0.05);pRNAT-casp12转染后,caspase-12酶原表达量在24、48和72 h分别下调17.1%、37.3%和60.1%,48 h和72 h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小鼠caspase-12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它对小鼠肝癌细胞caspase-12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和特异的抑制作用。
- 林兰意谢青王晖姜山周霞秋刘芸野俞红郭清金由辛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RNA干扰
- 肝细胞凋亡发生机制及干预的研究
- 谢青周霞秋廖丹徐人欢李光明晏春根姜山臧国庆徐玉敏俞红郭清周惠娟张韦华
- 该研究以破坏细胞内钙离子平衡诱导内质网应激作为实验模型,研究了钙离子信号对Caspase-12蛋白酶活化的作用,为内质网应激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发现了胸去氧胆酸抗肝细胞凋亡的一个新的作用机制,并针对凋亡基因C...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细胞凋亡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