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红玉

作品数:27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硬化
  • 5篇血清
  • 5篇CHILD-...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脂联素
  • 4篇网膜
  • 4篇螺杆菌
  • 4篇溃疡
  • 4篇肝硬化患者
  • 3篇脂肪
  • 3篇内脏脂肪
  • 3篇内脏脂肪素
  • 3篇疗法
  • 3篇疗效
  • 3篇临床意义分析
  • 3篇免疫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性

机构

  • 24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
  • 1篇中美天津史克...

作者

  • 27篇姜红玉
  • 15篇田树英
  • 13篇魏思忱
  • 11篇张秀刚
  • 10篇孔郁
  • 9篇郑国启
  • 9篇魏新亮
  • 6篇王卫卫
  • 3篇李春英
  • 3篇陈霞
  • 3篇梁育飞
  • 3篇刘晨弟
  • 2篇于永礼
  • 2篇崔梅花
  • 2篇尹斌太
  • 2篇孙宁宁
  • 1篇王志才
  • 1篇尹文杰
  • 1篇于晓风
  • 1篇徐华丽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测定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Child-Pugh分级及肝脏生化指标及血脂指标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68例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其中A级20例B级26例C级22例,选取32例健康...
魏新亮姜红玉郭瑞雪史晓盟田树英
关键词:血清脂联素评价指标
肝硬化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2016年
目的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水平,分析其与胰岛素、Child-Pugh分级及肝脏生化指标及血脂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97例,Child-Pugh分级A级33例、B级32例、C级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2例,分析其血清网膜素、脂联素及相关的临床生化参数变化特点。结果肝硬化组血清网膜素、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内A、B、C 3级间网膜素、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网膜素、脂联素水平与HOMA-IR、胰岛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35,P=0.277,r=-0.171,P=0.166;r=-0.194,P=0.115,r=-0.102,P=0.401),网膜素水平与脂联素、白蛋白呈正相关(r=0.447,P=0.00;r=0.225,P=0.037),脂联素水平与HOMA-IR、胰岛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相关(r=0.264,P=0.036),与凝血酶原时间负相关(r=-0.306,P=0.014)。血清网膜素、脂联素预测肝硬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0.918的cutoff分别为905.18ng/L,763.85μg/L,脂联素诊断价值更高。结论肝硬化时网膜素、脂联素升高,可作为预测肝硬化的指标,但不能作为评估肝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
魏新亮魏思忱田树英孔郁王卫卫姜红玉
关键词:肝硬化脂联素CHILD-PUGH分级胰岛素抵抗
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溃疡性结肠炎8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结肠黏膜的炎症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安全、有效的。
田树英孔郁魏思忱姜红玉宋惠
关键词:结肠炎胶囊肠溶
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时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当机体受到肝炎病毒感染时,机体的血清中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就会发生变化和异常,慢性肝炎尤其肝硬化时,免疫球蛋白升高[1]。本研究通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时的免疫球蛋白(IgG、lgA、IgM)进行检测,为进一步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硬化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魏新亮张秀刚姜红玉魏思忱孙宁宁陈霞
关键词:肝肿瘤肝硬化免疫球蛋白类
多塞平与西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被引量:23
2000年
姜红玉张秀刚尹斌太
关键词:功能性药物疗法多塞平西沙必利
刺五加叶皂苷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观察刺五加叶皂苷 (ASS)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连续腹腔注射 ASS 2 5、 5 0和 1 0 0 mg· kg- 1 3d后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制作实验性脑缺血模型 ,1 5 m in后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等指标。结果 :ASS 5 0、 1 0 0 mg· kg- 1 均能明显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 (P<0 .0 5~ P<0 .0 0 1 )。结论
姜红玉睢大员于晓风曲绍春徐华丽王志才陈燕萍
关键词:刺五加皂苷类脑缺血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
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意义
2016年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的表达意义。方法收集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117例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A级41例、B级42例、C级34例)和20例健康对照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量两组被试人员的血清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自介素-6(IL-6)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及A、B、C三级患者内脏脂肪素水平低于对照组,HOMA-IR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级患者的内脏脂肪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内脏脂肪素作为应变量,其他生化指标作为自变量,胰岛素r=-0.237、HOMA-IR r=-0.229、IL-6 r=-0.076,内脏脂肪素与胰岛素、HOMA-IR、IL-6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内脏脂肪素表达水平较低,内脏脂肪素可作为诊断丙型肝炎性肝硬化的指标,但是不能作为判断肝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
魏新亮王卫卫魏思忱孔郁田树英姜红玉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
全文增补中
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思连康)辅助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肠黏膜局部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活动期UC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口服美沙拉嗪,同时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蒙脱石散保留灌肠,重度患者加静脉用激素。治疗组(46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思连康1.5 g,每天3次。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主要症状和结肠镜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肠黏膜局部细胞因子IL-10、IL-6和IL-1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结肠镜表现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疾病活动指数(DAI)降低(P<0.05),降低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后肠黏膜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L-6和IL-18均有降低,IL-6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IL-18的降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态制剂口服辅助治疗UC疗效明显,并能降低UC的复发,且无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局部肠黏膜抗炎性细胞因子,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有关。
魏思忱郑国启张秀刚田树英宋慧姜红玉陈霞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组化细胞因子
荆花胃康四联治疗HP首治失败的老年胃炎疗效分析
魏思忱姜红玉田树英
谷参肠安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谷参肠安(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对肠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活动期UC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同时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每晚1次;治疗组(4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谷参肠安胶囊0.6g,每天3次。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疗效,主要症状和结肠镜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肠黏膜局部细胞因子IL-10和IL-1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表现均明显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活动指数(DAI)降低(P<0.05),降低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5.05,P<0.01);治疗后黏膜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升高,IL-18降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参肠安口服并联合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UC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只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及庆大霉素保留灌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魏思忱郑国启孔郁田树英张秀刚姜红玉
关键词:谷参肠安胶囊溃疡性结肠炎IL-10IL-18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