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建筑学专业教学空间的多义性研究--以东南大学前工院改造设计为例
- 随着时代进程的加速,传统行业之间的界限不断消弭,高等院校的建筑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在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之下,建筑学人才的培养也走样多元和高质量,教学空间具有重要的美育作用,而囿于校园空间资源的有限或已建成教学...
- 孔玉
-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教学空间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和颈动脉斑块组,后者再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和稳定斑块亚组。对所有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仪进行脑动脉微栓子监测。结果颈动脉斑块组微栓子阳性率(45.0%)高于无斑块组(1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亚组微栓子阳性率(67.9%)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及不稳定性是导致脑动脉系统微栓子的重要因素之一,稳定颈动脉斑块是防治动脉至动脉栓塞的重要措施。
- 邵荣孔玉韩伯军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
- 丁苯酞对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评估口服丁苯酞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8例,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服用丁苯酞200 mg,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 100 mg,每日3次,共9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连线A和连线B测试、数字广度顺背倒背、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画钟测验量表评分,评价丁苯酞对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认知和执行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连线A([53.65±0.88)vs(56.22±0.87)]和连线B([174.95±1.99)vs(177.41±1.44)]测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字广度顺背倒背测试([5.05±1.22)vs(4.59±0.33)]和VFT([13.29±0.88)vs(12.43±1.0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画钟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酞可以改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执行功能。
- 柏燕燕孔玉周国庆陆强斌朱祖福
- 关键词: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丁苯酞
- 曲唑酮治疗原发性失眠症1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朱祖福韩伯军孔玉
- 关键词:曲唑酮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在脑血管病颅内压监测中的意义
- 2010年
- 目的总结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压(ICP)的体会。方法选择62例脑血管病患者,应用牛津Medlc Syner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f-VEP无创ICP监测。结果本组16例中,ICP<20mmHg恢复良好,6例ICP>60mmHg中4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本组监测发现ICP增高42例,发生率67.7%,经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出院时恢复良好30例(71.4%)。结论 f-VEP是一种无创性检查,用于检查脑血管病颅内高压中的监测,有较成熟技术,可以较正确反映ICP,作为临床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方法。
- 孔玉刘定华高志强韩峰
- 关键词:闪光视觉诱发电位颅内压
- 江阴市脑梗死住院患者慢性肾脏病发病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调查江阴市脑梗死住院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KD)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脑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观察肾脏损伤指标(Scr、尿常规)及相关危险因素(血压、烟酒史、心脏病史、脑卒中部位、血糖血脂等)。采用简化MDRD公式估算GFR,并根据K/DOQI指南进行CKD分期。结果:共收集脑梗死住院患者4287例,资料完整者3809例,其中男2298例,女1511例,平均年龄(68.70±11.21)岁。蛋白尿269例(8.72%),血尿524例(16.99%),Scr大于105μmol/L者344例(9.03%),eGFR≤60ml·min-1·1.73m-2者389例(10.21%)。CKD为926例,患病率为24.31%;CKD1~5期分别占该人群的30.35%、27.65%、38.44%、3.02%与0.54%;本组病例中,年龄≥65岁者CKD患病率为32.01%,eGFR≤60ml·min-1·1.73m-2的比例为10.90%。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CKD危险因素为年龄(OR=1.414,P<0.01)、性别(OR=1.634,P<0.01)、糖尿病(OR=1.409,P<0.01)、房颤(OR=1.999,P<0.01)、高尿酸(OR=3.566,P<0.01)、高低密度脂蛋白(OR=1.541,P<0.05)、高血磷(OR=1.421,P<0.01)、低Hct(OR=1.629,P<0.01),颞叶(OR=1.518,P<0.01)梗死更易合并CKD。结论:江阴地区脑梗死住院患者中CKD患病率24.31%,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重视在脑卒中病人中的CKD调查,早期预防和积极干预CKD,以改善患者预后。
- 陆文良孔玉陈炳为刘必成
- 关键词:肾脏病脑梗死患病率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抑郁40例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氟西汀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评定,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于治疗前后评定并比较。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氟西汀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抗抑郁疗效相似;HAMD评分于1周即明显改善,2周后与氟西汀组相似;8周其MMSE评分与氟西汀组相似,与治疗前无差异;8周其UPDRS评分优于氟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抑郁与氟西汀相似,改善PD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起效更快。
- 朱祖福陆强彬孔玉张慧萍
-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金森病抑郁障碍
- 血管性抑郁症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比较血管性抑郁症和非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和不同药物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自变量表分别对血管性抑郁症组和非血管性抑郁症组60例的发病年龄、起病形式、诱发因素、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给予百忧解20 mg qm;30例血管性抑郁症患者联合血管活性药物及脑代谢剂,引用 HAMD、MMSE 与入院时、4周、8周进行评定,并逐一比较。结果本研究显示血管性抑郁症患者发病年龄相对高,多数有诱因,睡眠障碍明显,焦虑躯体症状多,有较严重的阻滞及自杀倾向,合并一定认知功能障碍,对血管性抑郁症组中30例应用脑代谢剂,血管活性药物及抗抑郁剂,疗效明显优于血管性抑郁症组中单用抗抑郁药物,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相似.结论血管性抑郁症采用血管性药物、脑代谢剂联合抗抑郁药物疗效明确,为临床治疗另辟新途径。
- 朱祖福韩伯军孔玉冯东侠刘定华
- 关键词:血管性抑郁症药物治疗
- 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与未合并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能力及阿司匹林抵抗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105例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及116例未合并糖尿病脑梗死患者服用7 d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生化等方面的检测,评价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明显增高,临床工作中积极监测血小板聚集率、防治阿司匹林抵抗对脑梗死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柏燕燕孔玉高志强朱祖褔
-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
- 尼莫地平联合舍曲林治疗仅有血管危险因素的抑郁症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舍曲林治疗仅有血管危险因素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抑郁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舍曲林联用组(联合组)与单用舍曲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记录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智能状态量表(MMSE),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MMSE评分均改善(P<0.05),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单用舍曲林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舍曲林治疗仅有血管危险因素的抑郁症疗效显著。
- 朱祖福陆强彬孔玉张慧萍
- 关键词:尼莫地平舍曲林血管危险因素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