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晓海

作品数:17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5篇关节
  • 3篇内固定
  • 3篇关节镜
  • 3篇钢板
  • 2篇腰椎
  • 2篇腰椎椎间
  • 2篇融合术
  • 2篇肉瘤
  • 2篇膝关节
  • 2篇镜检
  • 2篇脊柱
  • 2篇脊柱融合
  • 2篇脊柱融合术
  • 2篇肩胛
  • 2篇骨肉瘤
  • 2篇股骨
  • 2篇关节镜检
  • 2篇关节镜检查
  • 2篇浮肩

机构

  • 10篇台州市第一人...
  • 7篇浙江省台州市...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江苏省第二中...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孙晓海
  • 9篇王敏
  • 4篇周浩
  • 3篇李祥
  • 2篇王发圣
  • 2篇孙玉强
  • 2篇周浩
  • 2篇丁洪伟
  • 2篇何龙
  • 1篇曾利
  • 1篇陈枫
  • 1篇刘勇
  • 1篇李永华

传媒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斜侧方/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近期疗效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斜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DL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OLIF治疗15例(OLIF组)、采用TLIF治疗15例(TLIF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融合、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高度恢复情况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腿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5±2.3)个月,末次随访时OLIF组均获得椎间融合,TLIF组1例未完全融合。O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ODI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1 d时OLIF组优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术式治疗DLS近期临床疗效良好。OLIF创伤小,ODI、椎间和椎间孔高度恢复优于TLIF。
张强史国栋丁洪伟徐宁史洪洋孙晓海
关键词:腰椎脊椎滑脱脊柱融合术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严重肱骨近端病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严重肱骨近端病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80例高龄严重肱骨近端病患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使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微创PHILOS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在临床治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严重肱骨近端病患具有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肩关节活动、功能情况较好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疗效。
孙晓海
关键词:高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4—06—2016—03诊治的4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23例(皮肤牵张闭合器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23例(VSD组)。比较2组术后伤口感染例数、再次手术例数、伤口愈合时间。结果46例均获得1-3个月随访,未见伤口裂开或再次骨外露。VSD组2例在第1次手术后感染,皮肤牵张闭合器组1例术后出现感染,2组术后感染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7,P=0.550)。皮肤牵张闭合器组再次手术例数明显少于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63,P=0.007)。皮肤牵张闭合器组伤口愈合时间较VSD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1,P=0.010)。结论与VSD技术相比,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四肢创面更简单、方便,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瘢痕小。
何龙李祥曾利孙晓海李永华
关键词:四肢创面
国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9年
目的:探讨圉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为40~95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80~200ml,平均140ml;术后x线片示解剖复位33例,近解剖复位3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继续随访8~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5个月。无畸形、断钉、感染及股骨头坏死发生。骨折愈合情况为:优21例,良14例,差1例。结论:国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孙晓海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上肩部悬吊带复合体稳定性在浮肩损伤治疗方法选择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根据上肩部悬吊带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的稳定性来选择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34例FSI患者。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24-67)岁。根据SSSC的稳定性,结合肩胛颈骨折的Miller分型来选择具体手术治疗方案。分别采取了固定锁骨骨折、锁骨肩峰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固定肩胛颈骨折或二者同时固定的方式,并对8例患者利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喙锁韧带,13例患者直接缝合修复肩锁韧带及关节囊,3例合并肩峰骨折者行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12-72)个月,Herseovici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优21例(61.8%),良9例(26.5%),可3例(8.8%),差1例(2.9%)。肩关节主动外展或屈曲范围〉120°者24例,90°-120°者8例,〈90°者2例。术后遗留肩关节僵硬5例,肩关节疼痛6例。结论FSI患者SSSC组成部分的损伤及其稳定性的正确评估,对于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而FSI患者SSSC稳定性的重建与否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
王敏周浩孙玉强叶湛孙晓海
关键词:肩峰肩胛骨肩骨折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提高椎间融合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腰椎椎间融合术从传统的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发展到现在的微创融合术,主要包括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侧方腰椎椎间融合术(LLIF)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
张强丁洪伟史洪洋孙晓海史国栋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
微小RNA-19b调节锌指蛋白13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9b是否通过转录后上调癌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Kruppel样因子13(KLF13)的表达而促进人骨肉瘤细胞增殖与凋亡.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人骨肉瘤细胞株和正常人成骨细胞中miR-19b与KLF13基因的表达;使用miR-19b抑制物(hsa-miR-19b inhibitor)抑制骨肉瘤细胞株中miR-19b的表达活性,应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19b与靶基因KLF13表达调控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四唑氮化合物(MTS)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变化.结果miR-19b及KLF13基因在骨肉瘤细胞株(MG-63、US-OS和Saos-2)及人成骨细胞(hFOB 1.19)相对表达分别为665.66±39.74、517.75±26.82、564.88±41.20和16.09±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荧光素报告载体实验表明KLF13是miR-19b直接调控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导入反义寡核苷酸抑制miR-19b的表达后,KLF1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为0.783±0.053,实验组分别为0.424±0.021、0.265±0.016.进一步观察到此时骨肉瘤细胞MG-63的增殖能力显著抑制、凋亡显著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抑制KLF13的表达可以明显促进miR-19b介导的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结论miR-19b可通过上调靶向癌基因KLF13的表达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凋亡.
王庆生孙晓海叶湛李祥王发圣刘勇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
骨肉瘤组织中circ_00099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中circ_0009910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0-01-2018-12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手术切除的72例骨肉瘤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circ_0009910在骨肉瘤组织和相邻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circ_0009910在二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circ_0009910在骨肉瘤组织的相对表达值高于邻近正常骨组织(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骨肉瘤组织中circ_0009910的表达水平高低与骨肉瘤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χ^(2)=7.903,P=0.005)和肿瘤病理分期(TNM分期)(χ^(2)=7.726,P=0.007)明显相关。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circ_0009910的骨肉瘤患者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circ_000991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9.039,P=0.026)。结论 circ_0009910在骨肉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表达高低与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张瑶李祥胡光亮孙晓海何龙王发圣
关键词:骨肉瘤组织预后基因表达
上肩部悬吊复合体在“浮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根据上肩部悬吊复合体的稳定性治疗浮肩损伤的疗效。方法:我科从1999 年~2006年共收治11例浮肩损伤患者。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3(42~67)岁。根据上肩部悬吊复合体的稳定性,决定治疗方案。3例患者行...
王敏周浩叶湛孙晓海
关键词:浮肩肩胛颈
文献传递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50~85min,平均65min,出血量为30~70mL,平均45mL;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个月。胫骨远端骨折完全愈合,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2例出现伤口并发症;1例开放性骨折发生胫骨前内侧切口感染,裂开,钢板外露,于伤口换药及皮瓣覆盖创面后愈合;1例胫骨远端浅层皮肤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孙晓海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胫骨远端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