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锋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8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胰瘘将患者分成胰瘘组(39例)和非胰瘘组(147例)进行队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胰瘘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86例患者中39例发生胰瘘,其中A级26例、B级10例、C级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黄疸时间、术前6个月体质量下降、术前TBil、术前纠正后Alb、术后第3天Alb、胰腺残端游离长度、胰管直径、胰腺质地、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是发生胰瘘的影响因素(X^2=34.990,20.480,8.212,10.890,13.561,11.505,13.820,4.539,36.59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黄疸时间〉8周、术前6个月体质量下降≥10%、胰管直径〈3mm、胰腺质地柔软、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5d是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9,3.383,1.437,1.273,11.939,P〈0.05)。结论术前黄疸时间〉8周、术前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胰管直径〈3mm、胰腺质地柔软和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5d将增加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 周新红黄明胡明道李文孙锋陈鹏寸冬云
- 关键词:胰腺疾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 希罗达治疗肝癌后的肝癌超微结构的变化
- 2010年
- 目的:了解希罗达治疗后的肝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通过术前服用希罗达与未服用希罗达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的对比,了解肝癌经希罗达治疗后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希罗达治疗肝癌后肝癌超微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细胞接触松弛,胞质空虚,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化;粗面型内质网减少;核浆比例减少,常染色质减少;异染色质增多,可见核浓缩、碎裂或溶解,核仁缩小或消失,并可见凋亡小体。结论:希罗达治疗后肝癌超微结构的变化说明希罗达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抑制其生长。
- 陈爱军李立孙锋
- 关键词:希罗达肝癌超微结构
- 检测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 (阻黄 )患者细胞因子的改变 ,从而揭示阻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 3 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及术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 (sIL 2R)、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Ⅵ (IL 6)及白细胞介素Ⅷ (IL 8)的水平。结果 术前阻塞性黄疸患者的sIL 2R、TNF α、IL 6及IL 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1) ;解除胆道梗阻术后 ,各细胞因子水平开始下降 ,至术后第 14天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解除黄疸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联合检测细胞因子在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立冉江华陆晓青孙锋唐继红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细胞因子外科手术免疫功能
- 希罗达联合TACE在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 希罗达(N4-戊氧基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又名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是5-氟尿嘧啶(5-FU)的前体药物,其在乳腺癌与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证实。国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希罗达能抑制肝癌的生...
- 李立孙锋陈爱军李晓延胡明道冉江华唐继红
- 关键词:希罗达疗效评价中晚期肝癌
- 文献传递
- Fe_3O_4微粒碘油平阳霉素乳剂介入栓塞治疗海绵状肝血管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Fe_3O_4微粒碘油平阳霉素乳剂介入肝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海绵状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随访观察3年来在我院行Fe_3O_4微粒碘油平阳霉素乳剂介入肝动脉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肝血管瘤的患者61例,对海绵状肝血管瘤患者介入栓塞术成功率、治疗前后CT复查的瘤体大小的变化、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介入栓塞术成功率为100%,病灶随术后时间的增加呈进行性缩小。本组研究患者(n=61),术前瘤体直径(8.47±2.27)cm,术后3个月时瘤体直径(5.75±1.40)cm,术后6个月时瘤体直径(3.51±0.82)cm,3个时期瘤体直径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对肝功能无影响,除部分患者出现术后低热和肝区疼痛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Fe_3O_4微粒碘油平阳霉素乳剂介入栓塞治疗海绵状肝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 孙锋杨青王家平童玉云李迎春朱洪
- 关键词:栓塞治疗
-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阻塞性黄疸病人术后治疗的作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各种阻塞性黄疸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90例阻塞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 4 5例和对照组 4 5例 ,在常规应用营养治疗上的基础上对实验组病人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 ,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氮平衡、营养生化指标、肝功能和 AKBR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计算平均住院日、死亡率了解其效果。结果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阻塞性黄疸较对照组疗效好。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改善阻塞性黄疸胆道引流术后病人的肝功能 ,促进组织愈合 ,减轻术后疲劳 。
- 冉江华戈佳云李立黄明唐继红孙锋
- 关键词:激素黄疸
- LC联合EST与LC联合LCBDE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与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上疗效的对比。方法对本院2007年8月至2011年8月的6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LC+EST者有33例,LC+LCBDE者有32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费用、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费用、手术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LC联合EST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 周新红胡明道黄明李文孙锋陈鹏
- 关键词:腹腔镜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 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使用思美泰的临床体会被引量:3
- 2000年
- 冉江华王平荣李立孙锋唐继红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
- 希罗达对人肝癌组织AFP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希罗达 (Xeloda)对人肝癌组织A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抽提所收集的希罗达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癌组织标本总RNA(共 4 1例 ) ,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estedPCR)技术检测希罗达治疗组及对照组AF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以RT nestedPCR扩增的AFP基因片段为 10 1bp ,与原设计一致。在希罗达治疗组中 ,2 1例肝癌组织标本中有 12例AFPmRNA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5 7.14 % ;在对照组中 ,2 0例肝癌组织标本中有 18例AFPmRNA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90 .0 0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术后 4周 ,希罗达治疗组血清AFP浓度为 ( 2 3.2± 12 .8) μg/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 39.6± 2 4 .3) μg/L(P<0 .0 5 ) ,而两者术前血清AF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希罗达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组织AFPmRNA的表达 ,并降低其表达产物血清AFP浓度。
- 李立吴春波孙锋冉江华李晓延
- 关键词:希罗达肝癌AFPMRNA表达甲胎蛋白
-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及CT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CT表现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本组42例胆囊癌均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及CT扫描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结果胆囊癌的主要CT表现有:胆囊壁的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乳头状癌结节、胆囊呈等密度实质性肿块、直接侵犯肝脏、肝门及胰头部位淋巴结转移,增强后,囊壁和囊内的癌结节均被增强。结论胆囊癌的CT表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王家平袁曙光孙锋童玉云李迎春普成荣韩正林
- 关键词:胆囊癌CT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