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莹莹
-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 2004年
- 患者女性76岁原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20余年2001年4月,因心房颤动(AF)使用胺碘酮治疗,3日后转为窦性心律.此后AF复发,继续胺碘酮负荷治疗,出现晕厥症状后延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经停用胺碘酮,改用地高辛+倍他乐克控制心室率.病情稳定.……
- 蒋冉宋莹莹林紫薇
- 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治体会
- 2008年
-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其特点是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主动脉夹层因累及分支血管范围的不同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容易误诊,尤其是老年患者。现将亳州市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林紫薇宋莹莹邱晓辉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诊治体会急危重症突然发病病情进展
- 华法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32例75岁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中等强度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1-2.5],华法林低等强度组(INR维持在1.5-2.0),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每组44例。随访1年,记录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华法林中等强度组、低等强度组和对照组血栓栓塞事件呈逐渐增多,对照组血栓栓塞发生率高于华法林中等和低等强度组(P〈0.05),中等和低等强度组血栓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强度组、低等强度组和对照组出血事件呈逐渐减少,中等强度组出血发生率均高于低等强度组和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与低等强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房颤患者,INR维持在1.5-2.0,不仅能够取得最佳的抗凝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出血事件的发生。
- 宋莹莹
- 关键词:糖尿病心房颤动华法林
- 住院老年心房颤动病人衰弱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心房颤动(AF)病人衰弱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收集124例老年AF病人临床资料,使用衰弱筛查量表(FRAIL)进行衰弱状态的评估,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年龄、运动状况、饮食习惯、营养状态、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认知功能等因素对衰弱状态有影响(P<0.05~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营养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和认知功能与衰弱状态呈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年龄、睡眠状况和认知功能是AF病人衰弱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营养状态越差、日常生活能力越低、睡眠状况越糟、认知功能越差,其衰弱程度越严重。
- 宋莹莹林紫薇丁苗苗王俊茂翟红丽胡飞龙张伶俐
- 关键词:心房颤动老年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 I)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1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者多(57%),并发心力衰竭多(38%),心律失常多(43%),感染多(59%),死亡率高(8%)。结论老年人AM I症状不典型,全身合并症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 林紫薇宋莹莹涂静
- 关键词:心肌梗塞病理状态老年人
- 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现状调查
- 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患者衰弱患病状况及其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住院老年患者1179例,以现场问卷调查并结合体格检查、FRAIL量表进行评估衰弱状态,采用进行单因素 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 林紫薇宋莹莹张巧云刘艳洁丁苗苗陈晓勇
- 关键词:住院患者老年人患病率衰弱
- 住院老年人慢性病状况及合并衰弱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人慢性病状况及合并衰弱相关因素,为住院老年人衰弱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老年患者1179例,以现场问卷调查并结合体格检查、FRAIL量表进行衰弱状态评估,统计学方法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老年患者慢性病发生情况:冠心病(68.1%)、高血压(67.7%)、脑卒中(54.4%)、营养不良(4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7%)、糖尿病(24.2%);在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房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前列腺增生、白内障及骨折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病种数及服药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发生情况:无衰弱291例(24.7%)、衰弱前期319例(27.1%)、衰弱期569例(48.3%)。在不同衰弱等级的单因素分析中,是否合并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慢性肾病、营养不良、骨折、前列腺增生,年龄、患病的种数及服药的种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慢性病患者衰弱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期与年龄、合并心力衰竭、房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贫血、营养不良、骨折及患病种数有关。结论老年人衰弱与慢性病有关,有针对性地加强慢性病防控对降低老年人衰弱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林紫薇宋莹莹丁苗苗袁佩佩姜鹏程陈晓勇李前前王俊茂胡飞龙翟红丽张伶俐
- 关键词:住院患者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衰弱
- 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1、IL-8、IL-12和IL-1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目前西药在药物治疗上有局限性。有研究显示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地扩张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能有效地增加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改善心功能。同时生脉注射液可以改善机体抗氧化及抗损伤的能力。本实验关注生脉注射液佐治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8、IL-12和IL-18的影响。
- 宋莹莹
-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心力衰竭
- 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 2006年
- 林紫薇蒋冉宋莹莹
-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口服胺碘酮最高血压依那普利血压控制
- 老年危重症疾病谱分析及对策:423例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老年危重症疾病谱规律,为老年危重症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谱构成比、发病季节、器官功能障碍及疾病转归情况;423例老年危重症病例分3个年龄亚组(≥60岁,老年组),并与同期的59例中青年危重症患者(<60岁,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疾病谱构成比及预后。结果(1)循环系统疾病236例(55.8%),居各系统疾病的第1位;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第二、三位,分别为200例(47.3%)和170例(40.2%)。(2)各年龄亚组疾病谱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有明显年龄差异外,其他疾病各年龄亚组无明显差异。(3)发病有明显季节特征的为呼吸系统疾病。(4)2个和3个器官功能障碍的分别为167例(39.5%)和81例(19.1%),两者占60%。老年组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以肺功能及心功能障碍居前二位;(5)各年龄亚组疾病转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老年危重症疾病的预后好转285例(68.2%),病死率居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结论老年危重症患者病种多、病情变化快、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在慢性病防控方面要加强预防,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脏器功能,及时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林紫薇宋莹莹姜鹏程丁苗苗袁佩佩陈晓勇李前前王俊茂张伶俐胡飞龙
- 关键词:危重症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