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玉玺
- 作品数:82 被引量:236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中心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患儿临床资料,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5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我院同期采用传统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随访资料完整的32例作为对照组。按照HSS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肘关节功能、骨折愈合、骨骺发育、骨质异常增生进行χ2检验。结果手术病例骨折均愈合,术后根据HSS评分系统,实验组组优42例,良9例,一般5例,优良率达到91.1%;对照组优23例,良6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到90.6%。实验组瘢痕增生8例,肱骨外髁骨质增生9例;对照组瘢痕增生6例,肱骨外髁骨质增生4例。HSS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P=0.999),瘢痕增生分析(P=0.582),肱骨外髁骨质增生(P=0.887)。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远期疗效与克式针相比,在肘关节功能、骨折愈合、骨骺发育、骨质异常增生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别,可作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固定材料。
- 宿玉玺谢艳覃佳强南国新张德文王忠良蔡文全
-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儿童肱骨外髁骨折HSS评分
- Rush钉矫治成骨不全儿童股骨畸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股骨多段截骨髓内钉固定矫治儿童成骨不全症所致股骨畸形的疗效,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成骨不全所致股骨畸形患儿28例,包括39根畸形股骨。年龄3岁7个月至14岁5个月,平均8岁4个月。术中将弯曲股骨行多段截骨矫形及髓内钉固定,平均截骨1.9(1~3)处,随机分为弹性针组与Rush钉组,其中20根股骨使用弹性髓内钉,19根股骨使用Rush钉。结果随访1年3个月至5年7个月,平均3年8个月。随访后期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弹性针组优11例,良2例,中7例,差0例;Rush钉组优16例,良2例,中1例,差0例。结论多段截骨矫形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所致股骨畸形,能有效矫正股骨弯曲畸形,改善下肢外观及力线关系,防止再骨折,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效果明确。Rush髓内钉内固定效果满意,术后再骨折概率小,股骨不易再次弯曲变形,值得临床推广。
- 宿玉玺赵仁欢覃佳强张德文南国新王忠良蔡文全
- 关键词:成骨不全截骨矫形髓内固定
- Kocher入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总结Kocher入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合并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6月~2012年12月共经Kocher及传统入路治疗桡骨颈骨折合并鹰嘴干骺端骨折患者26例,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26例进行分析。将传统手术入路26例及Kocher手术入路26例分别分为AB组,平均随访12个月后,通过HSS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并将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病例均可见骨折愈合,术后根据HSS评分系统,A组优7例,良4例,一般2例,优良率达到84.6%,B组优10例,良2例,一般1例,优良率达到92.3%。[结论]Kocher切口入路治疗桡骨颈骨折合并鹰嘴干骺端骨折较传统手术入路创伤小,肘关节功能恢复好。
- 宿玉玺覃佳强张德文南国新王忠良蔡文全何波陈凯
- 关键词:桡骨颈骨折
- SK-N-SH神经母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的培养及初步鉴定
- 目的从人神经母细胞系SK-N-SH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进行培养及其初步鉴定。方法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的方法,可得到具有克隆性增生的肿瘤球,经过免疫荧光的初步鉴定克隆性增生细胞球和分化细胞的nestin的表达。结果神经...
- 宿玉玺罗庆赵珍珍郑改焕金先庆
- 文献传递
- 梯形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外翻畸形被引量:2
- 2020年
- 对于儿童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肘外翻畸形,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截骨矫形及骨不连处植骨,但是截骨方式多样,术后常遗留外观畸形或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2月—201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 6例 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外翻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梯形截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为儿童肘外翻畸形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 陈鹏飞梁珣宿玉玺蔡文全南国新
- 关键词:肱骨骨折截骨术肘外翻
- 儿童髌骨骨折治疗体会
- 目的 :儿童髌骨骨折少见,且多为上下极的袖套样撕脱骨折,伴粉碎性小软骨块,复位及固定困难。而髌骨骨折常累及关节面软骨,属关节内骨折,对复位要求高,而髌骨上方附着的强大的股四头肌及骨折撕脱端骨块碎小、多为韧带等软组织,又常...
- 王忠良覃佳强南国新宿玉玺蔡文全何波
- 关键词:儿童髌骨撕脱
- 五种耐药基因蛋白在肝癌和肝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比较及临床意义
- 【目的】通过对成人肝癌和小儿肝母细胞瘤5种耐药基因蛋白的检测,研究肝癌和肝母细胞瘤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并探讨成人与小儿恶性肿瘤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异同。【方法】应用 SP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肝癌和 20例肝母细胞瘤...
- 张燕金先庆赵珍珍宿玉玺
- 文献传递
- 新基因HA117最佳siRNA的筛选及重组腺病毒构建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验证pSOS-HUS筛选目的基因最佳siRNA的效果,应用pSOS-HUS筛选新基因HA117最佳siRNA,构建携带HA117基因最佳siRNA转录模板DNA的重组腺病毒。方法构建携带HA117基因及其siRNA模板DNA链的双克隆质粒。把双克隆质粒分别转染293细胞,通过镜下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绿色荧光表达强度,RT-PCR检测HA117基因mRNA表达,筛选鉴定基因HA117最佳siRNA。构建HA117基因RNA干扰重组腺病毒。结果从5对模板DNA链中筛选出最有效片段HAi5,构建携带HAi5的重组腺病毒。结论载体pSOS-HUS可快捷有效地筛选目的基因的最佳siRNA;在5对模板DNA中,HAi5转录的siRNA对新基因HA117干扰效果最强;成功构建携带HAi5的重组腺病毒。
- 郑改焕金先庆罗庆郭玉霞宿玉玺徐酉华
- 关键词:RNA干扰多药耐药
- 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在治疗儿童椎体破坏性疾病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在治疗儿童椎体破坏性疾病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术后处理.方法 2010 年3 月~2013 年9 月手术治了儿童椎体破坏性病变11 例.患儿年龄3 岁1 个月至12 岁10 月,平均8 岁3 月.其中骨嗜酸性肉芽...
- 覃佳强南国新王忠良宿玉玺蔡文全何波张德文
- Herring C型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与凝血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HerringC型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以下简称Perthes病)患儿凝血相关指标变化与Perthes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8岁首次行单侧手术治疗的影像学表现为HerringC型患儿65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研究指标包括:患儿首次出现疼痛、跛行等相关症状后就诊并确诊为HerringC型Perthes病的病情进展时间及凝血相关指标,并进行组内的相关性分析。同时,纳入相同年龄区间因多指畸形、马蹄足等与血栓形成倾向无明显影响的择期手术患儿3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儿相关凝血指标,与研究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与病情进展时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0.7)。研究组患儿凝血相关指标分别为PT(11.45±0.77)s、PT.INR0.97±0.06、APTT(28.25±3.36)s、Fib(2.24±0.48)g/L、TT(18.09±1.35)s、D-Dim(0.34±0.72)mg/L,对照组分别为PT(11.43±0.77)s、PT.INR1.00±0.08、APTT(30.20±5.06)s、Fib(2.14±0.50)g/L、TT(18.32±1.21)s、D-Dim(0.21±0.16)mg/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凝血因素可能并不是HerringC型Perthes病患儿的发病相关因素。
- 严格南国新王忠良宿玉玺蔡文全何波覃佳强
- 关键词:血液凝固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