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宏波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切除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血管
  • 2篇切除术
  • 2篇子宫切除术
  • 2篇子宫血管
  • 2篇阻断
  • 2篇宫血
  • 2篇腹腔镜子宫切...
  • 2篇腹腔镜子宫切...
  • 1篇动脉血流
  • 1篇血流
  • 1篇羊水
  • 1篇羊水过少
  • 1篇羊水偏少
  • 1篇阴道
  • 1篇应激

机构

  • 7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7篇尚宏波
  • 5篇于翠花
  • 3篇索桂峰
  • 2篇符丽荣
  • 1篇李志军

传媒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剖腹全子宫切除两种术式疗效对比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剖腹全子宫切除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观察组阴道断端不完全关闭术式54例与对照组阴道断端完全关闭术式50例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率、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断端不完全关闭术式疗效优于阴道断端完全关闭术式。
于翠花尚宏波
关键词:剖腹全子宫切除疗效
植入性胎盘11例临床分析
2009年
于翠花尚宏波
关键词:植入性胎盘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大量出血术后感染
不同部位阻断子宫血管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指导意义
2011年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子宫内膜癌I期、宫颈原位癌、CIN级诊断明确者等病人[1]。传统的开腹手术在宫颈内口水平钳夹、切断、缝扎子宫血管,术中一般不需分离出子宫血管,对解剖层次的要求不甚严格,当盆腔有广泛粘连时极易损伤输尿管。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而在应用中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该术缺乏触摸感觉反馈。
符丽荣索桂芬尚宏波李志军
关键词:子宫血管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不同部位阻断子宫血管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指导意义
符丽荣索桂芬尚宏波李志军王星
切除子宫的4种不同手术方法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4种不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选择适宜手术方式。方法:分析同期经腹子宫切除术(TAH)80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54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LH)53例、腹腔镜辅助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68例4种术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TAH手术时间最短,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子宫最小,TAH子宫最大、范围最广,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H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使用镇痛剂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恢复的手术途径,同时兼顾术者对各种手术的掌握程度综合而定。
于翠花索桂峰尚宏波
关键词:子宫切除腹腔镜
羊水偏少孕妇分娩方式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羊水偏少达36周后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7-12应用羊水指数法测量羊水量,同时产前进行NST试验及测定S/D值,产时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或宫缩应激试验(CST)分析比较羊水偏少组(观察组)和羊水量正常组(对照组)经阴道试产的成功率和分娩结局。结果:两组经阴道试产成功率分别为52.28%和67.00%,剖宫产率分别为47.72%和33%,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重度窒息无统计学差异,均无新生儿死亡。结论:羊水偏少近足月妊娠妇女经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索桂峰于翠花尚宏波
关键词:羊水过少
脐动脉血流监测结合无应激试验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流监测结合无应激试验(NST)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378名孕36+2~42+3周妇女于入院后临产前测脐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和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值),并分为两组,观察S/D值与NST结果、胎儿窘迫的关系,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及预后。结果:A组(S/D≥3.0)与B组(S/D<3.0)NST无反应型比例有差异(P<0.05),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有差异(均P<0.05)。A组中NST有反应型的新生儿结局较无反应型良好。S/D值预测新生儿结局的假阳性率高于NST结果,其特异性、敏感度低于后者(均P>0.05)。两者联合后,预测结果的假阳性率降低(P<0.01),特异度和敏感度提高(均P<0.05)。结论:脐血流监测结合NST简便易行,可用于临产前预测胎儿窘迫。
于翠花索桂峰尚宏波
关键词:脐动脉血流无应激试验胎儿窘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