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愚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衰竭
  • 3篇通气
  • 3篇疗效
  • 3篇呼吸衰竭
  • 3篇急性肺损伤
  • 3篇甲素
  • 3篇汉防己
  • 3篇汉防己甲素
  • 3篇防己
  • 3篇肺损伤
  • 2篇多糖
  • 2篇炎症
  • 2篇炎症介质
  • 2篇脂多糖
  • 2篇通气治疗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哮喘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机构

  • 10篇哈尔滨市第一...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省医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15篇尚愚
  • 5篇李雪莉
  • 4篇蔡娜
  • 3篇吕福祯
  • 3篇苗丽
  • 3篇赵庆东
  • 2篇刘淼
  • 2篇陈宏
  • 2篇臧舒
  • 2篇邵玉霞
  • 2篇韩开宇
  • 1篇于百全
  • 1篇李家宁
  • 1篇李璐璐
  • 1篇乔军
  • 1篇王君玮
  • 1篇肖金玲
  • 1篇孟庆华
  • 1篇孙丹馥
  • 1篇王琴

传媒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0
  • 2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例医源性急性肾上腺危象的诊疗体会
1999年
刘淼姚玲尚愚
关键词:急性肾上腺危象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生命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常规吸痰及体位引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气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aO_2/FiO_2为(334.2±18.3)mm Hg(1 mm Hg=0.133 k Pa),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4.6±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01,P<0.05)。实验组PaO_2为(81.2±17.4)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85,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尚愚李雪莉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扩张血气指标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1
2012年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0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4例)和对照组(n=10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抗感染、舒张支气管、止咳化痰、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程度和治疗后4 h、48 h的动脉血气分析、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给予无创通气后,动脉血气PaO2明显上升(P<0.05),PaO2下降明显(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缓解速度快,有效,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病死率。
尚愚肖金玲吕福祯邵玉霞陈宏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 124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激素吸入治疗;实验组采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吸气分数(IC/TLC)、残总比(RV/TL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IC/TLC、RV/TLC、FEV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IC/TLC和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61、12.653,P<0.05);实验组RV/T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42,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体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尚愚蔡娜
关键词:吸入激素噻托溴铵
汉防己甲素对大肠杆菌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介质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干预对静脉注射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Tet预防组和Tet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采用大肠杆菌LPS静脉注射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Tet预防组和Tet治疗组分别于注射LPS前后30 min内缓慢注射Tet注射液(20 mg/kg),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初始(0)、0.5、2、4、6 h 5个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实验结束时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总数及总蛋白含量;ELISA法测定外周血及BALF中炎症介质TNF-α及BALF中IL-1β、IL-6浓度;测定肺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模型组在LPS输注完毕后PaO2逐渐下降,PaCO2逐渐下降(P<0.05),Tet预防组0.5、2、4、6 h,Tet治疗组2、4、6 h PaO2高于模型组(P<0.05),PaCO2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肺组织W/D值和NO含量、BALF中白细胞计数、总蛋白含量、IL-1β、TNF-α、IL-6浓度显著性增高(P<0.05),两Tet组均能减轻上述变化(P<0.05)。结论Tet早期干预能减轻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的炎症介质失衡。
韩开宇尚愚吕福祯李璐璐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内毒素类汉防己甲素
汉防己甲素对大肠杆菌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Tet预防组和Tet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采用大肠杆菌LPS静脉注射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Tet预防组和Tet治疗组分别于注射LPS前后3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Tet注射液(20mg/kg),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初始(0)、0.5、2、4、6h5个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测定PaO2和PaCO2,实验结束时测定肺湿重/干重比值(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ELISA法测定外周血及BALF中炎症介质TNF-α浓度,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肺下叶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取肺上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肺损伤评分。结果Tet预防组0.5、2、4、6h,Tet治疗组2、4、6hPaO2高于模型组(P<0.05);两Tet组肺泡灌洗液中TNF-α、MDA含量、W/D比值、肺损伤评分和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模型组(P<0.05)。光镜检查显示两Tet组肺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结论Tet对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
韩开宇吕福祯李家宁邵玉霞尚愚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急性肺损伤大肠杆菌脂多糖肺微血管通透性
汉防己甲素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早期干预作用
目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酸中毒及有害气体吸入等多种打击后,出现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所致肺水肿和微肺不张等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顽...
尚愚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汉防己甲素炎症介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药物联合治疗
文献传递
复合蛋白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2000年
乔军尚愚孙丹馥
关键词:复合蛋白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全文增补中
柯萨奇B_6病毒性脑心肌炎肌炎5例报告
1999年
刘淼尚愚孟庆华
关键词:心电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后多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旨在探索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2月13日~2020年3月4日来自武汉市冠状病毒定点医院的151例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结果15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中,平均年龄为64岁,64例(42.4%)为男性患者。结果显示在重症肺炎与非重症患者中,年龄(P<0.001)、白细胞(P=0.003)、淋巴细胞(P<0.01)、白蛋白(P=0.001)、乳酸脱氢酶水平(P=0.001)等具有显著性差异。而高血压和非高血压SARS-CoV-2感染患者在重症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高乳酸脱氢酶、低淋巴细胞可能是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是否患有高血压与冠状病毒肺炎严重程度和死亡无明显相关性。
任娟王君玮尚愚张晓娜王琴刘蕾杨亿王梦涵于冬平陈宏
关键词:高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