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邦志
- 作品数:30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高原丝路上建立吐蕃佛幢的汉藏因缘
- 2024年
- 经过多年的研究,“高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存在已经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有关它的真相和更多的意义还有待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索。从丝绸之路对佛教在亚洲的传播历史来看,高原丝绸之路为研究吐蕃佛教和汉藏佛教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政教关系、教派源流和宗教领袖之外的立场,在一个更为宏阔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来看待佛教的历史和教义。本文聚焦于吐蕃时期桑耶寺建立佛法僧三宝齐备的法幢这一历史事件,立足于青藏高原丝绸之路来分析各方面的因缘,希望阐明汉藏佛教交流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具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藏传佛教是文明交汇的成果。
- 尹邦志康珠
- 关键词:中印交流
- 《禅定目炬》对吐蕃宗论的和会被引量:1
- 2011年
- 鲁钦·桑吉益希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汉藏佛教交流史上颇有建树。他不仅从寂护、莲花生广学佛法,还多次到国外,传承法脉,收集法本,翻译著述,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朗达玛灭佛时期,他以自己卓越的成就慑服了这位统治者,保留了密法的香火。他撰写的《禅定目炬》,对前弘期的吐蕃佛教作了整体的判摄,后人可借以观察前弘期的佛教界对吐蕃宗论和中印佛教的态度。
- 尹邦志
- 关键词:汉藏关系判教大圆满
- “第一届康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3
- 2006年
- 李克建尹邦志
- 巴蜀禅师的“文性”——以圆悟克勤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巴蜀地区文教事业发达,佛学典籍流通广泛,僧人在文字方面用功甚勤,禅师常常显示出"文性"。从禅宗的立场来看,"文性"与一般的"讲经说法"不同,它指的是借助经典和文字来进行修行的方法的特点。"文性"可能导致"文字障",但通达了禅法的人,又可以"文字般若"对禅进行阐释,焕发佛法的生机。没有巴蜀禅师的"文性",中国禅宗史将会改写。因此,巴蜀禅的"文性"有其宗教贡献、历史贡献和文化贡献。
- 尹邦志
- 关键词:禅宗
- 竺道生早年的顿悟思想——以《注维摩诘经》为主
- 2024年
- 竺道生以其“大顿悟”义而彪炳史册。后世人多就《涅槃经》“佛性论”来谈竺道生顿悟义,固然有利于深中肯綮,但也容易忽视道生顿悟论的丰富性。道生接触佛性思想是在418年6卷《大般泥洹经》译出之后,此时的顿悟思想可名之“佛性顿悟说”。然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了顿悟思想。道生在长安求学鸠摩罗什期间注疏《维摩诘经》的过程中,基于大乘“实相”观和“理”范畴提出了不同于“小顿悟”说的“大顿悟”义。此大顿悟以不二法门为原则,以实相为依归,可称之为“实相顿悟”说。
- 周志诚尹邦志
- 关键词:竺道生
- 鱼凫图腾与道教的三官崇拜被引量:2
- 1999年
- 三官即天、地、水三官。《三国志·卷八·张鲁传》记载有五斗米道的“请祷之法”三官手书”;三官崇拜反映了道教的核心观念“不死”与“仙化”,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探讨道教起源的可能。道教起源于巴蜀早期原始宗教,前人于此已有所论及,可惜语焉不详。本文欲蜀的鱼凫图腾崇拜考察其渊源,以就教于方家。
- 尹邦志
- 关键词:道教
- 宗喀巴大师对“支那堪布遗教”的批判
- 2012年
- "支那堪布"即吐蕃宗论中的汉僧摩诃衍。其遗教即藏传佛教中因之流衍而出或攀附于彼的种种修法。"支那堪布"在宗喀巴大师的著作中只是一个修辞符号,他的批判,除了超越自己修行过程中所受教法的影响外,主要是清理同时代藏传佛教中种种"不如法"的势力。所破之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赞无分别,(2)执著住心,(3)破观察慧,(4)毁谤世俗。这四大"遗毒",以赞叹无分别为核心,依中观应成派教理而破斥。这一批判,反映了印藏佛教传统中班智达和瑜伽士修行路线的矛盾,有合理性,也有片面性。但对于导正佛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 尹邦志
- 关键词:中观汉藏佛教
- 双融一味:密勒道歌的核心
- 2005年
- 密勒日巴道歌源自大手印修行口诀,其核心是“双融一味”的修行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见地、明体的修行、空乐不二及光明圆融的方便道、自他平等及世出世不二的行持、轮涅一味的果证等方面。
- 尹邦志
- 桑耶寺的香火——《禅定目炬》和《拔协》对吐蕃宗论起因的不同叙述被引量:2
- 2008年
- 关于吐蕃宗论的历史叙述和学术研究都深受《拔协》的影响。然而,这是一本晚出的史料价值令人质疑的著作。新近翻译出来的吐蕃时期的藏文著作《禅定目炬》,则对事件起因和结果作了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叙述,给这个耗费了几代汉学界和藏学界精英心血的课题带来了全新的视野。特别重要的是,它指出了拔.塞囊,通常所说的《拔协》的作者,给吐蕃佛教带来的"障难"。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可以推断,拔.塞囊和娘.定埃增等人对吐蕃佛教发展道路的看法不同,导致了吐蕃宗论的产生。摩诃衍、莲花戒等人,都是被动地卷入其中的。而拔.塞囊的障难,源于他对佛教本质精神的疏离。他看重桑耶寺的象征意义和世俗基础,最终给佛教带来灾难,这是发人深省的。
- 尹邦志张炜明
- 关键词:藏传佛教禅宗菩提心人民利益
- 密勒道歌中的般若思想
- 2003年
- 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显、密二宗的共同基础 ,这在噶举派大手印和那若六法的见、行、修传承中都有所体现。《密勒日巴道歌》中将其表述为“双融一味” ,本文对其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探讨。
- 尹邦志
- 关键词:般若思想大乘佛教噶举派瑜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