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利红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篇心律
  • 1篇心律紊乱
  • 1篇心外膜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术后
  • 1篇一体化
  • 1篇正压
  • 1篇输液
  • 1篇术后
  • 1篇起搏
  • 1篇起搏器
  • 1篇器官
  • 1篇器官移植
  • 1篇器官移植患者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术
  • 1篇外科术后
  • 1篇外膜
  • 1篇临时起搏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崔利红
  • 1篇李秀贞
  • 1篇李俊华
  • 1篇宋维亮
  • 1篇王敏
  • 1篇解萍
  • 1篇钟立辉
  • 1篇王为忠
  • 1篇赵京霞
  • 1篇汪国文
  • 1篇李孟彬
  • 1篇陈新莉
  • 1篇叶枫林
  • 1篇张海燕
  • 1篇黄慧
  • 1篇程丽娜
  • 1篇马丽
  • 1篇赵海红
  • 1篇马丽

传媒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体化正压连接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与其他普通留置针在滴速、留置时间、使用中的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军区大学消化病医院2010年9-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留置过程中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回血、堵管、外渗、静脉炎、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在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可有效地提高输液速度,能够保证抢救条件下快速补液的需求,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且操作简单,符合安全输液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赵海红程丽娜陈新莉李俊华王敏马丽崔利红
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
静脉输液是临床的基石、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与科技的进步,输液理念及输液工具有了广泛发展,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有效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马丽崔利红
不同采血法对器官移植患者凝血指标值影响的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通过动脉留置针采集凝血功能检测标本时避免误差的采血方法。方法 对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通过留置针用两种不同方法采集的血液标本 ,与无任何肝素污染的外周血标本测得的凝血功能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g)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而言 ,方法 1组与对照组、方法 2组相差显著。结论 采集凝血功能检测标本时 ,最好通过外周静脉进行 ;若通过动脉留置针采血 ,则应在采血 16~ 17ml后换注射器进行 ,方可避免肝素封管液对凝血功能试验的干扰。
赵京霞王为忠宋维亮钟立辉李孟彬张海燕崔利红
关键词:采血法器官移植
心脏外科术后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的护理方法。方法 25例患者使用临时起搏器,男性15例,女性10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5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冠心病1例。全部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手术在关闭心包前将2根临时起搏器导线缝与右心室心外膜,导线经心包在剑突下切口引出与体外临时起搏器连接。应用R波抑制型(按需型)临时起搏器,根据需要设置起搏频率、起搏阈值和灵敏度。结果全组25例患者,21例术后康复出院,2例Ⅲ度AVB安装永久性起搏器,2例术后因低心排等原因死亡。结论临时起搏器是心脏外科术中各种原因引起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及其它药物那难以纠治的心律紊乱的一种有效补救方法。
解萍汪国文叶枫林黄慧李秀贞崔利红
关键词: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心律紊乱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