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超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军区门诊部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蛋白酶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心病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压
  • 1篇依折麦布
  • 1篇脂蛋白
  • 1篇治疗冠心病
  • 1篇中层厚度

机构

  • 4篇河南省军区门...

作者

  • 4篇尹磊
  • 4篇庞超
  • 1篇阳诚柏
  • 1篇赵景志
  • 1篇冯天平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 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试验检测并比较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MMP-3、MMP-9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9水平分别为(89.6±23.1)ng/mL、(285.3±78.4)ng/mL,均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5.3±3.3)ng/mL、(78.6±15.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9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病情越重,两者表达水平越高(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9水平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53,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9水平明显升高,且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检测。
庞超尹磊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
IL-6 TNF-α hs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分别为(13.24±2.30)ng/L、(78.45±12.09)ng/L、(17.26±3.64)mg/L,均高于健康体检者的(2.09±0.51)ng/L、(12.34±2.12)ng/L、(1.09±0.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有关(P<0.05)。结论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明显升高,且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确诊及病情评估。
庞超尹磊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药物治疗组62例(依折麦布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和双倍剂量他汀药物治疗组64例(阿托伐他汀20mg/d)。持续24周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和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SCK9)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比例和PSCK9水平明显低于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LDL-C水平在12周后逐渐回升而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降低较为平稳。结论:对常规他汀剂量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并且降低LDL-C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加大他汀药物剂量。
阳诚柏庞超尹磊赵景志冯天平
关键词: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低密度脂蛋白冠状动脉疾病
血尿酸对部队离退休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对部队离退休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112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分为:内膜正常组16例(<1.0 mm);内膜增厚组32例(≥1.0 mm,但<1.2 mm);斑块形成组42例(内膜局部增厚≥1.2 mm,向官腔内突出,但未引起狭窄);管腔狭窄组22例(明显的斑块凸起造成管腔狭窄>30%)。运用彩超对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查,同时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结果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收缩压、颈总动脉内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内膜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对离退休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影响,其水平越高,预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越厚,提示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该对离退休老干部中的高血压患者加强血尿酸水平的监测,并适时干预。
庞超尹磊
关键词:高血压血尿酸颈总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