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钦容
- 作品数:52 被引量:286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滑坡动态综合治理各阶段的监测信息反馈
- 滑坡监测是滑坡综合治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监测,能了解滑坡的实际状况,可以判断其稳定性及所处变形阶段,为滑坡治理初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治理过程中,实时监测反馈又为设计方案的修改和补充以及...
- 尹光志张卫中康钦容
- 三维应力条件下煤层底板采动破坏规律实验研究
- 以川煤集团白胶煤矿2481 工作面地质资料为基础,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场耦合煤矿动力灾害大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的三维模拟开采实验。通过应力监测、测量统计、色素示踪、照相素描等方法,对采动后的底板岩层破...
- 康钦容韩佩博张卫中张电吉
- 改进的AHP法在岩石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针对岩石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指标与回采巷道稳定性影响指标有较大区别的问题,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三标度法(AHP)对鲁班山北矿一采区回风上山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求取指标权重,得出了鲁班山北矿一采区回风上山围岩为不稳定型的结论。
- 李志强康钦容
- 关键词:岩石巷道围岩稳定性
- 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对策探讨
- 介绍了存在的几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并分析了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针对矿山环境岩土工程的特点, 提出了解决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对策。即把矿山灾害学、环境科学、岩土工程理论和方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为依...
- 张卫中尹光志李东伟康钦容
- 关键词:矿山环境岩土工程
- 申家坡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与治理研究
- 2009年
- 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往往给隧道施工带来种种不确定因素和安全隐患,隧道不良地质现象超前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措施。申家坡隧道运用地质雷达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现象进行预报,同时结合新奥法现场监控量测,起到了反馈支护设计、评价治理方案、保障工程质量、规避风险事故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唐建新严林康钦容
- 关键词:不良地质地质雷达监控量测
- 云南某铜尾矿库不同堆坝速率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根据云南某铜尾矿库地勘和设计施工资料,按照尾矿库比例和现场堆坝形式,进行了大型堆坝模型试验,通过对三级子坝采样并进行颗粒级配分析,获取了模型尾矿库内颗粒级配分布。根据得到的颗粒分布确定组成尾矿库的2类尾矿样,对其采用常规土工试验获得常规土力学参数。在专用岩土数值模拟软件Geo-slope中建模并代入2种尾矿土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正常工况下的稳定性计算,得到3种堆积坝高下不同筑坝速度的安全系数(其中,4级子坝在堆坝速度5 m/a情况下,安全系数为2.173,为最大值;10级子坝在堆坝速度15 m/a情况下,安全系数为1.252,为最小值)。结果表明:在相同堆积速率下尾矿库越高安全系数越低;随着筑坝速率提高,相同坝高尾矿库坝体稳定性下降。在尾矿库设计建设时,有必要考虑尾矿库堆坝速率进行稳定性分析。
- 张卫中康钦容曹冠森张电吉
- 关键词:尾矿库模型试验安全系数
- 三维应力条件下煤层底板采动破坏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以川煤集团白胶煤矿2481工作面地质资料为基础,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场耦合煤矿动力灾害大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的三维模拟开采实验。通过应力监测、测量统计、色素示踪、照相素描等方法,对采动后的底板岩层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底板岩层表现出"采前增压-采后卸压-压实回升"的动态受力特征;根据裂隙发育特征,可将底板裂隙带在走向上分为"开切眼裂隙发育区"、"采空区中部压实区"和"工作面裂隙发育区",在竖直方向上分为"底板破断裂隙带"和"底板弯曲离层带";确定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14 m,为上保护层开采中被保护煤层瓦斯抽采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依据。
- 康钦容张卫中韩佩博张电吉
- 关键词:三维模拟
- 基于正交实验的废石-磷尾砂充填材料配比优化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改善磷矿山固废物的赋存问题,采用正交实验法,开展了废石、磷尾砂充填配比研究。基于SPSS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泌水率及坍落度的影响因素,确定较优配比并开展半工业实验进行可靠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废石尾砂比为6∶4时,充填性能达到较优;当充填料浆的质量浓度为78%、水泥掺量为280 kg/m^(3)时,充填体泌水率达到较优并满足高流态的泵送要求,符合矿山充填工艺要求。
- 宋俊杰张卫中王孟来何勤理康钦容
- 关键词:废石泌水率坍落度
- 顺层变质岩坡稳定性评价与生态治理方案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探究鄂西北变质岩区不稳定斜坡滑崩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和生态治理模式,以三用塘顺层变质岩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在查明灾害体地质与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可能的破坏模式与主要影响因素,深入探究了顺层变质岩坡渐进式变形破坏的成因机理。采用极限平衡等方法对不稳定斜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斜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基于地质灾害生态治理理念,提出了削方整形、护脚墙、格构锚固、截排水沟、生态绿化与监测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工程实施及效果监测表明:该治理方案不仅有效地消除了三用塘滑崩地质灾害安全问题,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绿化与美化效果。其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将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绿化融为一体的生态治理模式可为同类顺层变质岩不稳定斜坡的加固与坡面防护提供借鉴。
- 祝威陈旭勇康钦容董杰华
- 关键词:生态治理
- 地质灾害区划及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 我国地质灾害非常严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山西等省(区、市),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已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成败的大事。
...
- 康钦容
- 关键词:地质灾害区划管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化管理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