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静
- 作品数:21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数据集成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文中概述了数据集成的概念以及数据集成在科学研究和决策分析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介绍了模式集成、数据复制和综合集成3种典型的数据集成技术,总结分析了这些数据集成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进展,并从未来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发展对数据应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数据集成应用框架,构建了将来数据应用的技术路线。
- 纪平肖云丹侯瑞霞张乃静
- 关键词:数据集成数据共享信息技术林业应用
- 林草科学数据安全管理与防护
- 2024年
-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林草学科领域的研究日益倚重于大数据和尖端信息技术。这一趋势也带来了大量敏感且至关重要的科学数据,从而凸显了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本文首先概述了林草科学数据管理体系的五大核心组成部分:安全制度保障体系、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安全运维保障体系和安全基础设施保障体系。这些体系共同构成了林草科学数据管理的坚实基础。其次进一步探究了基于分类分级的林草科学数据管理方案,并重点强调了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性。对不同类别的数据设定不同的管理级别,不仅可以促进数据的有序流通,还能确保数据在共享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旨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数据的最大价值。最后详细列举了林草科学数据安全的防护措施,为林草科学数据的稳定增长与共享提供了坚实保障。
- 张乃静纪平纪平
- 关键词: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网络安全
- 多源森林资源空间数据集成技术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是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空间信息,丰富的、多源的、多时间尺度的空间数据能够全面展现森林资源和生态的变化状况,也是开展空间分析的基础。不同调查手段获取的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包含不同的空间特质,以不同来源的森林资源空间数据为例,分析其内在特质及差异性表现形式,揭示森林中包含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空间交互关系和内在变化规律。同时,本文通过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的关联性分析,实现多源性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的统一表达,为林业资源空间语义检索与共享服务提供空间信息支撑。
- 侯瑞霞张乃静张乃静纪平
- 关键词:空间数据空间数据集成关联性分析森林资源
- 基于用户行为的林草资源数据查询推送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涉及林草业服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林草资源数据查询推送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各个用户的标签属性信息和林草资源数据类别信息,确定目标向量组信息;将目标向量组信息输入至林草资源数据推荐模型,得到林草...
- 侯瑞霞纪平肖云丹张乃静魏胜蓉
- 基于林业科学数据的语义检索研究
-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念的变更,Web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承载的信息量以爆炸方式急剧增长,它在带给人们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使准确检索所需信息变得困难。给Web赋予语义信息,将Web作为基于知识的资源共享平台,让...
- 张乃静
- 关键词:语义检索查询扩展语义WEB
- 基于本体的林业领域文档特征权重模型被引量:3
- 2013年
- 传统文档特征权重模型仅考虑关键词本身,文档内其他相关词汇并没有参与计算,信息检索时无法返回全面和准确的结果。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林业领域文档特征权重模型。该模型计算TF-IDF特征权重;结合林业领域本体,分别获取关键词和林业领域内其他词汇的语义距离、语义重合度和概念的层次差,并计算语义相关度;结合TF-IDF和语义相似度的结果计算特征权重。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提高文本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使检索结果更加满足用户的需求。
- 张乃静鞠洪波纪平
- 关键词:本体语义相似度
- 基于青藏高原动物资源数据的空间本体构建技术研究
- 2020年
- 针对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共享中传统数据检索低效率的问题,以青藏高原动物资源数据为基础,对领域术语词汇进行归纳分类,根据层次结构抽取并构建本体的核心概念集和属性集,分析了地理空间相关数据的概念和属性特征,阐述了空间本体的一般建模流程及方法,最终构建了青藏高原动物资源空间本体模型,增加了数据之间的语义联系,为数据共享提供了一定的语义支持。
- 张乃静蒋娴侯瑞霞
- 关键词:本体构建数据共享青藏高原
- 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主要气象因子与林火时空动态
- 运用克里格空间数据制图和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1—2008年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主要气象因子与林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内降雨量、蒸发量和最大风速相对空间分布不均匀,而最高气温、最小空气相...
- 肖云丹鞠洪波张乃静刘改平纪平
- 关键词:气象因子林火
- 文献传递
- 一种树木年轮微损测量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树木年轮微损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树木年轮测量领域。该系统在钻针从树干外部钻探至树木中心过程中,旋转电机在主控模块的调控下恒速带动钻针在树木内部径向旋转;直线驱动电机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匀速带动钻针在树木内部水...
- 卢军张乃静
-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识别被引量:3
- 2024年
- 识别生态安全格局(ESP)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面向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规划建设,应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电路理论、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等方法,通过构建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前后的生态廊道网络,识别了景观形态、拓扑连通性及其指示的生态格局时空演变,结合规划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网络连通特征,探讨了珠三角森林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空间优化的识别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2015、2020年生态景观形态变化,生态源地核心(core)类型面积和生态廊道长度占比明显增加,分别为14.97%、0.40%,生态斑块聚集与连通增加是当前生态格局变化的主要特征;(2)珠三角的东部、西部森林生态屏障和南部沿海生态防护带(两屏一带)的连通性潜力明显增加,高、中高、中低连通性的生态廊道占比分别增加2.65%、6.98%和8.25%,形成合理提升的生态网络连通结构。(3)集成生态源地重要性与生态廊道连通性、生态断裂点的优化目标,从生态点-线-面基质构建优先保护修复区识别准则,结果识别得到优先保护的重要生态源地面积为14656.06km^(2),优先修复的生态廊道有930.69km及246个断裂点,进一步为空间优化识别与安全格局提升探明路径。总体上,2020年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提升了“两屏一带”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源地与网络连通性的增加揭示了城市群中心生态格局的提升和沿海防护带生态修复优化空间的识别结果,指示了加强城市群与沿海生态廊道建设的必要性,从工程修复视角为森林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魏胜蓉何婷婷付迎春肖云丹侯瑞霞侯瑞霞纪平
- 关键词:珠三角生态安全网络连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