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良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低场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超声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 1篇胆管疾病
  • 1篇低场MRI
  • 1篇低场强
  • 1篇低场强磁共振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面螺旋C...
  • 1篇多期扫描

机构

  • 9篇绍兴第二医院
  • 2篇舟山市中医骨...

作者

  • 9篇张国良
  • 4篇陈新龙
  • 4篇徐林刚
  • 2篇余武康
  • 1篇王芳
  • 1篇陈建荣
  • 1篇吴松年
  • 1篇徐光炎
  • 1篇章萍
  • 1篇徐宏伟
  • 1篇华建民
  • 1篇徐飞
  • 1篇鲁敏
  • 1篇林国夫
  • 1篇丁慧
  • 1篇张再洋
  • 1篇郑如华
  • 1篇金美英

传媒

  • 6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6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低场强MR胰胆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以0.3T低场强MR、重T2WIMR水成像技术做胰胆管造影40例。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非屏气扫描技术,加大TR/TE技术参数。图像经计算机叠加重建处理。结果:40例中有11例胰胆管正常;29例患有胰胆疾患,其中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阳性患者均能显示各类疾病的异常改变,阴性者能展示胆总管、胆囊、肝总管、左右肝管的形态。结论:低场强MR只要具备软件条件且运用得法可以反映胆系的正常与异常情况,能显示胰胆管梗阻的部位与程度。
陈新龙林国夫张国良丁慧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胆管成像胰胆管疾病MRCP
CT诊断腰疝一例被引量:1
2006年
徐林刚陈新龙张国良
关键词:CT诊断腰疝病例资料活动度
超声造影对未能确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研究与评价
陈建荣徐宏伟张再洋徐飞鲁敏章萍王芳吴松年金美英郑如华陈新龙张国良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CT和MRI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由于受时间分辨率及病人呼吸运动的影响,使得部分小病灶遗漏,再由于CT的非实时性缺陷(帧频,1.25帧/秒),使得小部分肿块的性质难以...
关键词:
低场MRI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MR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儿的资料,分别于发病后的4~14d采用日立0.3T永磁型MR扫描仪进行检查。结果 8例患者骨髓腔内均呈现异常MRI信号,病变区T1WI呈斑片状稍长T1、长T1信号,T2WI呈斑片状长T2信号。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MRI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优于其他检查,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徐林刚张国良
关键词:骨髓炎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78例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行MSCT多期扫描,观察病变的强化特征。结果 (1)巨块型44例(56.4%),结节型29例(37.2%),弥漫型5例(6.4%)。(2)多期增强影像学表现:①动脉期中度强化47例(60.3%),病理性动脉血管显示69例(88.5%);②门脉期68例(87.2%)病变强化值低于邻近正常肝组织,42例发现门脉癌栓;③延迟期10例表现为等密度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够充分显示HCC本身的征象和伴发的其他征象,能够提高HCC病变的定性诊断。
余武康张国良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胸腹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
2010年
目的探讨胸腹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的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的特征。结果本组8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位于胸部6例(肺门2例,中纵隔3例,后纵隔1例),腹部2例(后腹膜及肠系膜各1例)。CT表现平扫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包膜完整,边缘清晰光整,可伴斑点状和分支状钙化,CT增强呈持续显著均匀强化。结论根据CT平扫为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影,增强为显著持续均匀强化的特点以及伴斑点状和分支状钙化,有助于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徐林刚陈新龙张国良
关键词:CASTLEMAN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35例尿路梗阻,3例非尿路梗阻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轴位,以及在工作站进行MPR、VR等后处理图像。结果 38例肾盂和膀胱全部显示(100%),输尿管梗阻部位诊断敏感率达100%,诊断正确率为85%。结论 MSCTU是一种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补充手段。
张国良徐林刚
关键词:多层面螺旋CT尿路梗阻图像后处理
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诊断和治疗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5例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并经行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精囊穿刺和导管滴注抗生素治疗、精液检查和细菌培养及其他检查。结果本组15例血精性精囊炎患者表现为:两侧精囊体积增大,腺管增粗、扭曲,T1WI呈混杂信号及出血的高信号,腺管间距增宽;T2WI呈混杂高信号。15例均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精囊穿刺及滴注抗生素治疗,其中13例治疗后血精消失,有效率达86%。结论 MRI是血精性精囊炎较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精囊穿刺和经导管滴注抗生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国良徐光炎华建民
关键词:血精精囊炎磁共振成像超声引导穿刺术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X线正侧位片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患者的完整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骨折的发生部位、表现形式。结果 (1)36例患者共41侧踝关节骨折,其中单踝骨折5例,双踝骨折25例,三踝骨折11例。伴有足骨骨折11例。(2)多层螺旋CT扫描MPR重建对踝关节骨折诊断率达100%;VR虽然对细小骨折显示不佳,但更有利于空间上了解骨折的移位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MPR结合VR重建能够充分显示踝关节骨折的发生部位和发生方式,能够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余武康张国良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