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虹
- 作品数:40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被引量:1
- 2003年
-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1997年刑法典第一次在总则中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并在分则中规定了具体的单位犯罪.这种总则的原则规定与分则的具体规定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可以更好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方便司法机关对单位犯罪的处理……
- 张天虹
- 关键词:刑法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自然人犯罪
- 我国环境犯罪的刑事法应对被引量:1
- 2015年
- 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动用刑法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的过程;现行刑法规定了典型的环境犯罪和与环境有关的犯罪,最高司法机关出台了大量的司法解释;环境日趋恶化的现象、(相对)严密的法网与少量的司法判例,折射出环境刑事司法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对环境破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误认,也有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保护的冲突。刑法应对环境问题的出路,一是危险犯的确立,发挥刑法对环境犯罪的预防作用,二是加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 张天虹
- 关键词:环境犯罪刑事立法危险犯
- 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归责原则被引量:3
- 2001年
-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全面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需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本质、功能、立法目的的分析 ,并考察了各国竞争法的规责原则 ,该文指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采取以过错责任为主 ,以无过错责任为辅的双轨制原则。
- 张天虹刘荣
-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 关于信用证诈骗犯罪的深层思考被引量:1
- 2003年
-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 ,国内外一些不法商人经常利用信用证这一支付手段进行金融诈骗 ,给国内企业和银行造成了严重损失 ,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为遏制信用证诈骗犯罪的蔓延 ,很有必要通过对信用证诈骗犯罪的方式、原因及与之相关的监督防范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以寻求更加有效的防范措施 ,堵塞机制漏洞 ,减少金融风险 ,确保贸易安全。
- 程广安张天虹
- 关键词:国际贸易诈骗犯罪信用证诈骗
- 为银行职员高息揽储索取好处费并帮助隐瞒挪用资金事实该如何处理
- 2010年
- 高息揽储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利率政策,导致银行间恶性竞争,危害极大。对于那些介绍高息存款给银行职员从中收取好处费并帮助银行职员隐瞒挪用高息存款事实的中间人,其行为该如何评价?是否构成犯罪?日前,本刊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共同邀请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路效国张天虹邢曼媛刘建林田建涛王渊路红梅郭超美李文涛
- 关键词:银行职员高息揽储挪用资金利率政策
- 论罚金刑的适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罚金刑属于财产刑范畴,相对于主刑而言,是从刑,其与主刑并列适用不仅具有补足主刑的作用,而且有调适主刑强度的功能;罚金刑单独适用时,则具有主刑的性质,承担着独立均衡罪责的功能。罚金刑适用的根据是量刑情节和犯罪人的财产状况,区分定罪事实和量刑事实,才能使罚金刑的适用更加合理并符合精细化司法理念的要求。适度肯定法官对罚金刑的自由裁量权,有助于发挥罚金刑预防犯罪功能和防止对犯罪人的过度惩罚,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人权的目标。
- 张天虹冯鸣舒
- 关键词:罚金刑
- 量刑:任务及其实现机制被引量:11
- 2007年
- 定罪和量刑是人民法院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两大基本任务。量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评价和选择过程,量刑的目标是实现公正和平衡,而量刑机制则是实现量刑目标的保证。
- 张天虹
- 关键词:量刑量刑公正量刑机制
- 量刑公正及判断标准被引量:7
- 2011年
- 量刑公正是司法公正的体现,但何谓量刑公正却取决于判断主体对公正本身的理解和对量刑复杂性的认识程度。由于公正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因此,判断量刑是否公正,也须从合法性、合理性、量刑结果的可接受性和程序的公开性等多侧面进行。
- 张天虹
- 关键词:量刑公正可接受性公开性
- 消费信贷中的合同诈骗与欺诈被引量:2
- 2003年
- 1998年以来 ,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内需严重不足 ,为了刺激内需并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 ,我国决定施行个人消费信贷。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消费信贷体系。可是在个人消费信贷的施行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利用信贷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 ,严重干扰了消费信贷顺利进行。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这种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在现实中认定和避免诈骗行为。
- 张天虹于晋
- 关键词:消费信贷合同诈骗合同欺诈行为个人消费信贷借贷合同买卖合同
- 食品安全犯罪的制度成因及其防控
- 2014年
-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刑法制度、食品保障制度和监督管理体制的瑕疵,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根源,也是造成食品安全犯罪的制度原因。对此,应严密刑事法网,将食品安全犯罪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提高法定刑,增设持有危险食品罪,转变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加强行政监管的相关治理。
- 郑凌之张天虹
- 关键词:食品安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