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是重要的海洋环境参数,它对港口建设、海上航行、油气田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 PERTURE R ADAR,SAR)是目前大范围测量海浪的主要工具,用它来估计海浪主波系统的波长和传播方向比较好,但要定量的提供海浪的振幅以及SAR图像强度与实际海面的关系是相当困难的,而且由SAR图像获取海浪方向谱也比较复杂。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A LONG-T RACK INTERFEROM ETRIC SYNTHETIC A PERTURE R ADAR,AT I-SAR)是在平台飞行方向上安置两根天线的双天线合成孔径雷达。相对于合成孔径雷达,真实孔径雷达调制传递函数对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图像的影响很小,因此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更适合测量海浪。详细介绍了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海浪遥感的成像机制,为进一步反演海浪方向谱奠定了基础,最后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使用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OS(AMSR-E)的海洋产品数据海表温度、风速、大气水蒸气、云液态水,通过遗传算法建立其与近海面气温和比湿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行近海面气温和比湿的实时反演。反演结果与The Tropical Ocean-Atmosphere(TAO)和The National Data Buoy Center(NDBC)的浮标实测资料进行比较,实时近海面气温和比湿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8℃和1.36g/kg。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采用AMSR-E海洋产品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演近海面气温和比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