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医
  • 6篇辨证
  • 5篇药疗
  • 5篇药疗法
  • 5篇医药疗法
  • 5篇中医药
  • 5篇中医药疗法
  • 5篇痴呆
  • 4篇血管
  • 4篇血管性痴呆
  • 4篇辨治
  • 2篇心肾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证论治
  • 2篇治疗血管性痴...
  • 2篇免疫
  • 2篇肝炎
  • 2篇白塞氏
  • 2篇辨证论治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学院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作者

  • 13篇张志真
  • 3篇刘慧林
  • 2篇周德安
  • 2篇刘军
  • 2篇盛丽
  • 1篇黄如彬
  • 1篇袁盛榕
  • 1篇王家骥
  • 1篇刘薇
  • 1篇李郁英
  • 1篇刘进学

传媒

  • 7篇北京中医
  • 2篇中国医药学报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2
  • 1篇198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虚与临床表现被引量:1
1982年
脾虚在祖国医学中是一个专用名词。脾虚系指因脾气(阴)不足而出现的脾胃功能失调,并影响到其它脏腑和有寒湿痰饮热积等诸邪丛生,使邪正交融,合而为患。因此,在临床上也相应地出现一系列的综合症候群,为说明它的生理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张志真王家骥
关键词:脾虚脏腑脾病辨证脾不健运脾气虚祖国医学
对少阴病证心肾不交的病机探讨
1993年
本文阐述了在少阴里虚的基础上因心肾虚损导致的心肾气化失调而出现的心肾不交,本病证病理变化以原著少阴病证辩治演变过程为依据,试从虚寒正治简要、阴阳相交转化、不交发生条件等三个方面予以揭示说明,并结合阴阳、脏象学说进一步阐述心肾不交是以肾虚、命门水火不足为本证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将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序和丛邪滋生等综合原因导致发生的心肾不交的病理基础之探讨。
张志真
关键词:少阴病心肾不交病机
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的再认识与思考被引量:38
1999年
认为血管性痴呆应归属于脑血管病范畴之中 ,“神志痴呆”应与传统认识中的中风后遗证相并列 ,成为中风四大后遗症之一 ;发病机制着眼于对“年老体衰”、“发于中风”、“病变在脑”这三个特点的综合考虑 ;辨证根据邪正转化辨析两证 。
张志真刘慧林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
中医治疗白塞氏病分期辨证与思路被引量:1
1998年
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ymdrome)亦称白塞氏病,或眼口生殖器综合征,于1937年由土耳其医生Behcet首先报道。白塞氏病是以眼、口腔、生殖器症状为主并使全身各系统受累损害的一种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的特点,多见于20~40岁的青...
张志真
关键词:白塞氏病中医药疗法分期辨治
疏调益智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张志真周德安盛丽刘慧林刘军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医药疗法
中药疏调益智方及针灸元神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张志真周德安刘慧林盛丽刘军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医药疗法
血管性痴呆临床辨治初探被引量:10
1998年
血管性痴呆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逐渐发展的,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的器质性病变,多由脑组织弥漫性萎缩和退行性的改变而引发。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多种类型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与老年性痴呆(AlzheimeydisedseAD)和AD与血管性混合型痴...
张志真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医药疗法辨证施治
蚁皇口服液抗衰老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蚁皇口服液抗衰老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翟志瑞,卫明,郭昌明,张志真,黄如彬,王泽生,潘颖,袁盛榕,刘进学,李郁英关键词棕褐沙林蚁,蚁皇口服液,抗衰老1前言衰老是机体随时间演进而逐步退化的结果,即是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它是不可逆转的,而又要...
翟志瑞卫明郭昌明张志真黄如彬王泽生潘颖袁盛榕刘进学李郁英
关键词:抗衰老
蚁皇口服液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附440例临床观察报告被引量:1
1994年
蚁皇口服液是以吕梁山脉盛产的优种蚂蚁——棕褐沙林蚁(Formica Sinae Emery)为君药配制而成的免疫增强剂,经临床350例乙型肝炎和90例HBV携带者治疗观察(设对照组78例),发现该药对乙型肝炎和HBV的清除有显著疗效,乙肝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乙肝病人HBsAg阴转率为60.2%,HBV携带者HBsAg阴转率为61.1%,这个治疗结果明显高于目前临床应用的同类药物。
张志真翟志瑞卫明郭昌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
蚁皇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0
1995年
不同剂量的蚁皇口服液对正常小鼠的DNFB性DTH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并能拮抗Cy所致的小鼠DTH的增高或降低,使其趋向正常化。能显著抑制和提高小鼠PFC的形成,提高脾淋巴细胞特异性抗体(IgM)的合成和分泌,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的吞噬功能和增加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较大剂量、长时间给药时,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减轻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和坏死;促进慢性肝损伤的白蛋白合成,减轻肝组织纤维化。
袁盛榕李郁英刘进学王广第庄碧琼黄如彬翟志瑞张志真卫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功能肝损伤保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