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非
- 作品数:25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深切缅怀贺祥麟先生
- 2013年
- 2012年5月12日,广西政协原副主席、广西民进原主委、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贺祥麟先生走完了他九十二年的不平凡人生。半年多过去了,我们仍然难以相信这样一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的前辈已经离开了我们。一想到学术界失去了一位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学者,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为人师表的教育家,我们失去了一位值得崇敬和信赖的良师益友,心情的沉重实在难以用语言表达。贺老的音容笑貌,与他交往几十年的往事也一一浮现在眼前。
- 黄介山张明非
- 关键词:思维敏捷为人师表良师益友语言表达
- 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被引量:1
- 1999年
- 为使研究生适应未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指导学生系统的有计划的读书,并撰写读书报告这种边读边写、读写结合的方法,是提高研究生读书效率。
- 张明非
- 关键词:古代文学读书报告文学现象诗歌流派读写训练
- 唐代粤西生态环境与贬谪诗
- 2013年
- 众所周知,文化产生、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文化的创造者人类,及文化发生地域的生态环境。文学则是环境与作家双向作用的艺术结晶,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样式之一——诗歌,也不例外。因此,研究诗歌,除了诗人主体,对特定区域生态环境的关注亦必不可少。本文拟以唐代贬谪诗为个案,考察粤西生态环境与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关系,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粤西生态环境对诗人的心态、创作动因及诗歌风格有何作用,二是当诗人处于粤西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其诗歌创作在题材、风格等方面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张明非
-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贬谪诗唐代诗歌创作古代文学诗歌风格
- 论李商隐诗的象征艺术被引量:7
- 2008年
- 李商隐不仅在写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段,而且在象征艺术方面有许多创造。他能娴熟自如地运用整体象征手法。个性化和朦胧化是李商隐象征喻象的重要特征。李商隐诗"深情绵渺"的独特诗风和诗歌"多义性"特征的形成,都与其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有密切关系。此外,李商隐诗中的象征还与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抒情手段存在密切关系。理清这些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李商隐诗象征艺术成就和特点的认识。
- 张明非
- 关键词:象征艺术
- 唐代粤西生态环境与贬谪诗
- 2012年
- 就文化的产生、发展而言,文化的创造者——人类,与文化发生地域的生态环境是两大基本要素。诗歌是环境与诗人双向作用的艺术结晶,研究诗歌,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与诗人主体是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对诗歌有着不容忽视的多方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粤西生态环境对诗人的心态、创作动因及诗歌风格的作用;二是在特定生态环境下诗人主体,具体包括诗人的文化素质、文学水平、心态等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文学是人学,诗歌更是诗人丰富心灵世界的外化,只有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与诗人主体之于诗歌创作的双重作用,才有助于深入了解地域环境与诗歌的关系。
- 张明非
- 关键词:文学是人学创作动因诗歌风格生态环境贬谪诗诗歌创作
- 李白谗逐说质疑赘论
- <正>天宝三载(744)三月,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离开朝廷。其因由众说纷纭,概而言之有两种:一日他人谗谮;一日太白狂傲纵酒所自致。前者除见于李白诗文外,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
- 张明非李翰
- 文献传递
- 论王绩的田园诗被引量:2
- 1990年
- 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出现,无疑是晋宋诗坛的两大创获,盛唐时期崛起的山水田园诗派即可溯源于此。但如果考察它们的源流便会发现,从晋宋到隋唐的一百几十年里,这两种题材的发展并不平衡。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经由南朝诸多诗人尤其是谢朓和何逊、阴铿等的继承及不断丰富,逐渐蔚为大观;而陶渊明的田园诗却仿佛从诗坛上消失了似的,在诗作甚丰的南朝居然只有鲍照描写田家生活的一首《拟古》和"善于摹拟"的江淹的一首《陶征君潜田居》,此外便无人问津。这样一种与山水诗发展很不相称的寥落局面,是由于王绩的出现才被打破的。由隋入唐的王绩,是唐初三四十年间最出色的诗人,他现存的一百二十多首诗,
- 张明非
-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山水诗《拟古》谢灵运
- 新时期李商隐研究的突破与期待
- <正> 新时期以来,李商隐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绩。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诗文笺注疏解、选本、评传和研究著作在内的各种李商隐研究专著,多达30余种,为中国古代作家研究中所少见。论文数量也颇可观,以近6年为例,共约126篇,平...
- 张明非
- 文献传递
- 柳宗元诗艺术风格刍议被引量:5
- 2005年
- 柳宗元以为数不多的诗而在文学史上自成一家,对柳宗元诗的艺术风格似乎已有定评,如近年来通行的几种文学史,都用“冷峭简淡”、“清峻简洁”等作柳诗的考语;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宋代以来影响最大的却是苏轼关于柳诗“枯淡”的评论。文章着重探讨这两种不同评论如何产生,以及如何看待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并由此引发对如何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作家艺术风格的思考。
- 张明非
- 关键词:清峻冷峭
- 唐代诗人李商隐与桂林——兼忆首届李商隐研讨会在桂召开
- 2014年
- 秀甲天下的桂林自古便以得天独厚的自然形胜闻名于世,引来无数游客慕名前往,其中有不少文人墨客,他们或游历、或客居、或任职、或贬谪来到桂林,留下大量与桂林山水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的诗文。以古典诗歌臻于鼎盛的唐代为例,从初唐到晚唐的三百年里,不断有诗人寄情于这一方土地,
- 张明非
- 关键词:桂林山水唐代诗人相得益彰贬谪诗文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