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大学英语
  • 6篇英语
  • 4篇大学英语教学
  • 4篇英语教学
  • 4篇教学
  • 3篇身份
  • 2篇东方主义
  • 2篇殖民主义
  • 2篇双重身份
  • 2篇黄玉雪
  • 1篇大学校园
  • 1篇大学英语视听
  • 1篇大学英语视听...
  • 1篇大学英语视听...
  • 1篇大学英语自主...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辅助
  • 1篇印度之行
  • 1篇英语角
  • 1篇英语视听

机构

  • 13篇集美大学

作者

  • 13篇张春梅
  • 1篇王艳萍

传媒

  • 5篇集美大学学报...
  • 4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广州广播电视...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被引量:3
2011年
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整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既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明显提高,使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本文以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纲领性文件,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如何发挥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避免劣势,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张春梅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听说能力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语音问题探索被引量:3
2013年
语音、语法和词汇是构成一门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语音是语言的表达手段和最基本的形式,是首要的。然而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却一直偏重语法和词汇,对语音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聋哑英语"的产生。提升教师的语音水平,增加教学内容,精选语音教材,开展语音教学研究,可以增强语音教学效果。
张春梅
关键词:语音教学非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露丝·杨的美中双重身份操演——论《接骨师之女》的身份流动性
2024年
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女主人公露丝·杨是典型的“ABC”,在美国化的道路上,她首先操演美国人的身份,抛弃自己的华人文化和身份,结果遭遇种族歧视,成为西方社会的边缘人、他者,陷入文化身份寻求的危机。为了走出人生低谷,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同时,露丝转而寻根华裔文化,对自己的华裔身份进行操演,从而达成融合,重建美中双重文化身份。运用朱迪斯·巴特勒的身份操演理论分析《接骨师之女》,能清楚地看到,主人公露丝·杨从抛弃华人文化身份到建构美中双重文化身份的过程是社会建构下的族裔身份操演,它解构了身份的本质主义,体现了文化身份的流动性,有助于增进族裔和多元文化的大融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
张春梅王艳萍
关键词:谭恩美《接骨师之女》族裔身份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既要加强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在阅读、视听说、词汇和语法等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加入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适当避免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
张春梅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印度之行》中殖民意识的悖论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在殖民主题上,《印度之行》是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最重要的作品。表面上,福斯特把小说里的印度和印度人民描写成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典型"他者",让人觉得他是一位坚定的殖民主义者。但是深入解读文本,发现他还具有浓厚的反殖民主义意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遭到了抵制。这是具有殖民主义意识的反殖民主义斗士福斯特对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批判,也是对殖民体系崩溃的预言,更是寄予印度人民的殷切希望与祝福。《印度之行》是一部充满着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话语的现实主义小说,福斯特是一位集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于一身的人文主义者。联结是他一生的创作主题,也是他在文本中要表达的思想:在混乱的世界上寻求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结的秩序。
张春梅
关键词:福斯特《印度之行》殖民主义反殖民主义
中西合璧——黄玉雪的双重身份的认定
2008年
许多背井离乡来到美国的华人发现自己陷入了困惑:他们有时被白人称为"黄祸",有时又被"誉"为"模范少数族裔",因此他们的人生也相应地成了为寻求并保持适当的身份和归属的一场战斗。归属感,尤其是对于散居世界各地的少数族裔来说,变得必需而又迫切。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身份、如何定位自我是散居族裔的共同困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要寻求身份认定与归属的华裔作家们。
张春梅
关键词:黄玉雪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大学英语教学被引量:3
2011年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有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即反拨作用。本文基于测试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语言测试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语言测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张春梅
关键词:语言测试反拨作用教学质量
精心引导 活跃大学校园英语角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论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 ,要弥补这一不足之处 ,设立、引导、活跃大学校园英语角有其必要性 ,并对如何引导。
张春梅
关键词:大学英语校园英语角交流环境
从二元对立到第三空间杂糅——奥立维亚的双重文化身份认定之路被引量:4
2012年
美国当代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百种神秘感官》具有浓厚的后殖民主义特色,尤其是东方主义的神秘色彩。其女主人公奥立维亚是中美混血的"香蕉人",为了全力美国化,她否认自己的华人文化身份,但是美国主流社会却将她视为"他者",二元文化冲突使她陷入文化身份危机。困境中的奥立维亚放弃了对立的二元文化,接受自己的华人文化身份,用双重文化重塑自我,走出文化身份危机,进入了文化身份的第三空间杂糅,获得新生。奥立维亚的文化身份寻求之路经历了从东方主义的二元对立到第三空间的杂糅,是"他者"的典型身份寻求之路,这个文学人物的心路历程,对越来越多的流散族裔的寻根现象和文化认同经历具有案例价值,为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研究提供借鉴。
张春梅
关键词:文化身份东方主义二元对立
《百种神秘感官》中的他者被引量:3
2009年
《百种神秘感官》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三部小说,具有浓厚的后殖民主义特色,为当今漂泊异乡的现代人提供了精神慰藉。从后殖民主义文艺批评视角出发,对作品中的他者现象进行解读,探讨通过文化交流和杂糅方式得到人类普遍友爱,彰显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流散民族的文化身份寻求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启发和借鉴。
张春梅
关键词:东方主义他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